话本小说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舜元帝国
本书标签: 历史军事 

风云起天下大变

舜元帝国

郑安国戍边不久,赵王就病重了。

赵王去马恒观察时,误接触病马,身患绝症。

消息传到郑安国营寨中,众将沸腾,有人提议郑安国手握大权,应该速速回赵国都城江都伺机掌握大权,有人认为郑安国应该拉拢孙建,扶持傀儡。

郑安国痛哭了一顿,决定自己回江都奔丧,刘兰山和廖明戍边,洪国刚刚战败,也无法大规模进攻,偶尔的小战斗交给自己兄弟郑安国非常有把握。

郑安国坐在马车里,路上,旁边的四弟庞令和不解。

庞令和大哥,赵王刚刚驾崩,他的儿子们向来不和,正在明说暗夺赵王之位,我们回去一定会被日后这几个儿子牵扯进来啊。

郑安国四弟,听着,你说的清静是暂时的,如果京城局势不受控制,咱们肯定不能自保。此番回去,一是报先王知遇之恩,二是以免不回去吊丧落人口实,三是伺机而动,帮助先王其中一子夺下王位,我们就能一手遮天!再图大事。

庞令和大惊,感叹郑安国的长远目光,暗自想,大哥虽是农民,但胸怀却远高于常人,这样的人如果掌握大权,该多么可怕。

来到江都,城外跪了一地白甲的赵军,郑安国深深疑惑,这么多白甲是如何在大王病重到驾崩五天内置办好的。

进入城中,百姓们全门窗紧闭,王宫中白纸漫天,大臣们都在灵堂前痛哭流涕。

大臣们远远听到郑安国的哭声。孙建扑上郑安国。

孙建你大王不幸,四十而崩,如今王子年幼,我赵国如何是好?

郑安国安慰道。

郑安国忠侯节哀,你我臣子要另立新君,守住我赵国基业啊!

大司马张悦在一旁恶狠狠盯住郑安国和孙建,想必张悦心中已经早有了另立傀儡的想法。

丧事结束,郑安国与大将军孙建,骠骑将军赵胜,车骑将军李庄,金彤太守林傲才,太尉李晋府商议王位之事,因为赵王遗诏不知所踪,王子们都剑拔弩张。

因为长子曹浩是大司马张悦一手扶持的,这几人又和张悦不和,立长子对自己全是坏处,所以郑安国劝说大家立曹璋次子曹谭为新赵王。

众人都纷纷同意,但立长不立幼是不变的规矩,如何是好呢。

郑安国想起早上看到门口几万士兵身穿白甲,就对众人说了出来。

李庄我也疑惑,为何先王驾崩不久,全体士兵都身穿白甲呢,如此多白甲,少说也要一个月吧?

林傲才的确,难道先王的死另有蹊跷?

李晋府各位大人可知这盔甲置办为何人掌管?

赵胜是刘樊负责的!

孙建这刘樊是张悦帐下的亲信吧。

郑安国先王碰到病尸具体细节是什么?

赵胜我当时跟在先王身边,刘樊也在,先王看到一车辎重,上面写着“赵国命脉”,先王好奇打开,却摸到车内病尸,先王就一病不起了。

郑安国定是刘樊所为!

李庄刘樊没那么大胆吧?

#孙建定是张悦指使,看先王壮年,想让自己扶持的王子在他有生之年继承王位。

郑安国大胆张悦,若是查明,我必杀汝!

众人杀!

次日朝堂上,郑安国等人态度突变,对张悦等人毕恭毕敬,并一致立长子曹浩为赵王,张悦大喜,公元416年,曹彰长子曹浩继位,史称赵废王。

郑安国等人查明了曹璋确实是张悦密谋刺杀的,众人急着去昭告天下,但郑安国拦住他们。

郑安国慢,即使先王被张悦所杀,当今王上还在,张悦时刻在身边,此时不能打草惊蛇!

#孙建将军所言极是,应当供奉张悦和王上财宝,我们中一人劝说张悦带王上出宫打猎,我们在城内夺去大权!

一个月后,张悦自领丞相,京城守军将领基本全是张悦的人,孙建被追究马恒首战失利,降为卫将军。

李庄则假意投靠张悦。

李庄进入帐中,张悦道,

张悦将军,来迟了。

#李庄全城安危皆一肩挑,此时已是很早。

随即张悦和李庄每日同枕共席,李庄劝说张悦带赵王去剑陵打猎,显示大王与丞相威严。

张悦带赵王走到城门口,手下劝阻,反被李庄射杀。张悦不顾众人继续前行。

到了剑陵没几日,听得孙建在京城内造反,张悦大惊,随即李庄假意去城外郑安国营寨请求支援张悦京城势力,得以脱身。

郑安国得到张悦命令,于是带兵来到江都城下,守将看到张悦文书立刻放行。郑安国进入城内立刻杀了守城将,带兵直接攻入,和孙建里应外合,控制江都。

郑安国将张悦罪行公之于众,并发表了宣言:

郑安国命倾以向义,安以私慝?本将军乃治天命者,赵王与奸相表里,宜废之,清君侧而立明君!

张悦得知消息,大喊天要亡我,然后杀了曹浩,拔剑自尽。

公元416年,曹璋次子曹谭继位,史称赵安王。

孙建官复原职,郑安国因为他卓越的才能,受到群臣的推举,郑安国达到权利顶峰,官至丞相。

赵国曹氏从此名存实亡,从此郑安国彻底掌握了赵国。

人在哭,鬼在笑,当代赵,无需言。

上一章 韩林孙建斗智马恒 舜元帝国最新章节 下一章 郑安国发兵天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