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太祖孝慈高皇后马秀英
本书标签: 古代 

无题

太祖孝慈高皇后马秀英

王喜姐(1564年-1620年),原姓黄。浙江省绍兴府余姚县(今浙江省余姚市)人,生于北直隶顺天府大兴县(今北京市)。明神宗朱翊钧的皇后,荣昌公主朱轩姨之母。

万历五年(1577年),时年仅十四岁的王喜姐被选入宫中,册为皇后。万历九年(1582年)十二月初四生皇长女荣昌公二十四年(1596年),抚养李贵妃的二子惠王朱常润、桂王朱常瀛。王皇后善于规劝调和,多次在神宗面前保护时为皇太子的明光宗朱常洛,褒奖贤良正直的大臣。又时常分出自己的用度赈灾以及发军饷,是以她的美名遍及四海。主朱轩媒。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抚养李贵妃的二子惠王朱常润、桂王朱常瀛。王皇后善于规劝调和,多次在神宗面前保护时为皇太子的明光宗朱常洛,褒奖贤良正直的大臣。又时常分出自己的用度赈灾以及发军饷,是以她的美名遍及四海。

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四月初六午时,王皇后崩,时年五十七岁,谥曰孝端皇后,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最久的皇后。光宗即位,上尊谥日孝端贞恪庄惠仁明媲天毓圣显皇后。熹宗即位,偕神宗合葬定陵。

姓名:王喜姐

出生日期:1564年

去世日期:1620年

享年:57岁

家世:明神宗朱翊钧皇后,荣昌公主朱轩姨之母。

籍贯:浙江省绍兴府余姚县(今浙江省余姚市)人

丈夫:万历帝朱翊钧

谥号:孝端贞恪庄惠仁明媲天毓圣显皇后

人物生平

闺门淑女

明太祖朱元璋为预防女宠之祸,外戚乱政的现象形成,进而危及皇权,于是做出了规定:“凡天子、亲王之后、妃、宫嫔,慎选良家女为之”。也就是说,只要女子品行端正容止美丽,就有资格被选为后妃。至于女子的出身门第,则不再作为入选条件。事实上,明朝后来在后妃的选择上,更侧重于清贫之家的女子,以希望借此辅佐皇帝陪养节俭勤政的美德

万历五年(1577年)正月,仁圣皇太后陈氏和慈圣皇太后李氏下诏礼部为明神宗朱翊钧举行选秀,王喜姐入选。当时的选秀范围在京师及北直隶等地,共四百五十余人参选,最后选出王喜姐及另外一名同龄女子陈氏,又经过严格的相貌生辰言行家庭身世等对比之后,最终选择了王喜姐,而落选的陈氏亦未入宫为妃。按照明朝选秀一后二妃的惯例,同时还选中了刘氏与杨氏,即后来的刘昭妃与杨宜妃。而当初最有力的竞争者,却放回娘家了,如若当初选择的不是王喜姐,历史则会是另外一个走向。

珠联璧合

万历六年(1578)二月十九,年仅十五岁的王喜姐与朱翊钧正式举行大婚仪式,被册立为皇后。时张居正曾向两宫太后上书提到明神宗和王喜姐大婚年龄过小。

皇后册文:朕惟天地职覆载之常,乾元必资乎坤顺,君后理阴阳之教,国治盖本于家齐。故呐嫔虞,光启重华之运;涂山翼禹,诞开文命之基。惟宗桃之重计攸关,肆昭代之彝章具在。咨尔王氏,星轩降秀,沙麓兆祥,躬淑哲以天,体安贞而应地,上副慈闱之简,下孚泰笨之占,宜表正于宫廷,用登崇其位号。兹特遣使持节,以金册金宝立尔为皇后,主领长秋,母仪函夏。尔尚明章阴教,嗣续徽音,帅六壶以式万方,懋端一诚庄之行,奉两宫而承九庙,服孝慈仁敬之规,鸡鸣儆戒以相成,麟趾繁昌而益衍,用笃邦家之庆,永流图史之光。钦哉。

芳生令德

王喜姐与明神宗伉俪弥笃,长期关系甚佳。王皇后千秋节时,百官为她行庆贺礼,且收到了各王府进的庆贺表笺一千余通。且万历每年为后妃们采办珠宝宝石花费一百二十八万两[10],允许王皇后使用有着“万寿”字样的簪子。在万历二十四年宫殿失火后,明神宗与孝端皇后共同移居启祥宫,虽然同居一宫,但王皇后依然不能常伴明神宗侧,于是京中盛传中宫久病,遭皇帝苛待的传闻。虽然王皇后不得万历青睐,但未免外界猜测,神宗也给予王家应有的待遇。

月坠花折

万历四十八年(1620)四月初六,与神宗同起居的王皇后崩,年五十七,谥号孝端皇后。悲伤的明神宗很快病倒,同年七月晏驾。明光宗即位后,上孝端皇后尊谥日孝端贞恪庄惠仁明媲天毓圣显皇后。明熹宗时,与神宗皇帝合葬定陵

上一章 无题 太祖孝慈高皇后马秀英最新章节 下一章 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