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现代小说 > 杂说故事会——不糟心的日子不是好生活!
本书标签: 现代  成长  校园 

3.理想,直言可耻?(中)

杂说故事会——不糟心的日子不是好生活!

研究生开学后第一次见导师,他再次问了我那个熟悉的问题。

导师卢一一,你未来想去哪儿发展呢?

那时,风吹入秋。吃了两次瘪的我已经学会忐忑与掩饰,可在导师面前,我还是想保留我的真诚。我仍想为我说的每一句话负责。

神说,一语成谶。我希望我口中描述的是我真切的盼望。

所以,我坦白如一。

卢一一北京。

令我惊喜的是,导师没有诧异,他很平静,并皱了皱眉。我想他在思索……

过了一两秒,他继续说到:

导师为什么是北京呢?

导师我记得你是有读博意向的。

导师想过到国外读书吗?

刹那间,我愣住了。这次,轮到我诧异了。到国外读书?太意外了!我英语那么差,怎么会想到国外呢?

故而,我诚实回答。

卢一一老师,我英语不好,从没想过。

老师点点头,似乎是想到了我的六级成绩,叹了口气。

导师所以,你想到北京读书?然后留到那里?

我点点头。

导师为什么会是北京呢?我有好多学生都想留在北京。你的师兄师姐们也是,刚来的时候谈话,一问就是北上广。

导师我不是很理解,怎么大家的思想那么统一?

导师这不是应试教育里的填空题,没有标准答案的!

导师而且,北上广里的任何一个地方,都不是单单凭借“喜欢”便能立足的地方!

导师人生,可以轻松一些的。

导师你们现在的思路太单一了!固定,僵化。

导师就像我问你们未来想从事那方面的工作,十个里九个回答都是考公。咱这是学术教育啊!为什么你们的未来选项里没有学术方面的选择呢?

导师学硕,是搞研究的。如果你们一开始便笃定要从实务,压根就不要读研!不要走这条路!

刹那间,我有些茫然。我不知道为什么我会和师兄师姐的想法那么契合,但这本来也不需要我了解。我只是做我自己的决定。

接下来的一段谈话里,老师谈论了北京的以及考公的很多问题。社会压力、父母压力、未来压力、女性压力,等一系列词汇融入我的脑海,独独缺了我的个人兴趣。从他笃定的眼光里,我仿佛意识到在他的观念里,受中国文化影响至深的“我们”是没有自己的喜欢的。就像,我们的大学志愿不是我们的,是社会的,是父母的……

他说,我们不是我们的。

可我却很肯定,我是我的。

我想我的未来继续是我的。

我想关于我的理想的谈话里,我收获的是鼓励,不是冷水。

善变的社会,不安分的我们,令我时常恍惚。理想能保持多久?我不知道。但我万分笃定,我想要温暖。

于是,我开始撒谎……

阳光下,我笑得如冷风里颤抖的花。我说:

卢一一可是,老师,我喜欢的人在北京呢。

卢一一他还在等我。

卢一一我想…试一试。

刹那间,导师愣了一下,似是一瞬间的恍惚,紧接着的便是态度的一百八十度大转弯。

我不知道,那一刻的光景里,老师的脑海里究竟浮现了那些场景,回顾了多少人生经过,以至于他可以展开下面一段话。我只是,单纯的感受到了无以言语的震惊与诧异。

我想,或许是中国传统文化里“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婚”的思想发挥了作用,他宛如“月老附身”,变得异常兴奋。

他说:

导师其实北京也没有那么难!我有好几个同学都在北京发展的很好,风生水起!

导师虽然咱是理工院校里的文科,不受重视,专业能力也弱一些,但我还是有信心培养你进入北京高校的。

导师读博,也不是什么难事嘛!

导师第一步,打基础,研一的时候,你先input……研二的时候,集中精力发论文,output……

于是,我听到了关于未来发展的详细计划,顷刻间,我的灵魂热泪盈眶。我不敢相信,我竟从老师的语气与眼神里读到了“胜券在握”。

这是很温暖的一幕,鼓励与信任包裹下的我热情高涨,冲劲十足。可我始终无法释怀这一切来源竟是一个从不存在的人!

从前,我年幼,以为谎言是沉重的。如今才发现,原来真正沉重的,是不加修饰的诚实。

有些讽刺,是不是?

在老师生动的演说下,我似乎嗅到了一丝“现实”的成分。那个不存在的人,从我口中脱口而出的刹那,将我那遥不可及的梦想,白日做梦般的幻想,从“神坛”扯下,降落地面。它生根、发芽,成为外界不可撼动的专属我的归途。

上一章 2.理想,直言可耻?(上) 杂说故事会——不糟心的日子不是好生活!最新章节 下一章 4.理想,直言可耻?(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