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短篇小说 > 浑元剑经
本书标签: 短篇  短篇完结 

飞仙剑

浑元剑经

飞仙剑,乃含形随应致变之剑,亦当暗暗纯习,克造其极。皆从他力取法,要在心空灵,而手灵妙,猝变无心动中徨徨之色,动静皆自然,非勉强也。自然之力,由于习惯也。尔等能潜神熟炼,自可时至神知,山人亦必从而默为诱劝、比较,何患剑术不成也?

飞仙剑法,含形随应致变之剑。这与刺猿剑法,至妙变化之自出。此两者比较,不在剑招上的区别,而在用法上的不同。刺猿剑,乃至妙变化之自出。飞仙剑,乃含形随应致变之剑。一个是至妙变化之自出,一个是含形随应致变。前已说明刺猿剑法好似“养灵根而动心者,敌将也”之法。那飞仙剑法好似“固灵根而静心者,修道也”之法。这正是本剑经所言“剑法之妙,妙难尽言。剑分先天与后天。

先天之剑,灵活自然。敌剑未动,而我先知之,一目了然,便可应变通权。彼进我退,彼后我先,彼低我高,彼左我右,彼直我横,彼提我伏,列此数端,可以类明”。此段分清先后天之剑,先天剑法,顺随为法,重在神机,是说“飞仙剑”法的。

而“倘然他来得快活,我速伏退守,乘虚再攻其不备,彼必忙中失色。此败以伏胜之法,亦一破十二连宫之法。乃后天之剑,机在于肩,为发转之源;枢在腕,为曲直上下左右之宫”。此后天剑法,亦顺随为法,重在形之枢机,是说“刺猿剑”法的。

并说,明白了此“先天剑法”和“后天剑法”之异同处者,是名“青白眼”。

飞仙剑法,乃含形随应致变,即随其变化示神奇的功夫,就当暗自纯习潜修,用心在沾连粘随之法上。并要克己之欲而要登峰造极,达到神化之功。

此时自然无法,而无法有法,此法从何而出之,从他力取法。即借他人之力的方法为法。或顺从以为进退的四两拨千斤;或逆力以为揭献的借力打人。此即无法为法之法,无法是法之法。此法最难。但有是法。唯是法最佳。

从他力取法之法,要求自身具备条件:“要在心空灵,而手灵妙,猝变无心动中徨徨之色,动静皆自然,非勉强也”。即自身全体透空,听探敏捷,顺化灵妙。即便猝然之变,也无动于心,只因意在人先,柔化刚发,动静变化自自然然。顺势而用,随势而变,因势而发,全凭听探真切,顺化恰机,故胜敌只在接触之瞬间。此乃先天自然之力的功夫精纯者所能为之。

自然之力,由于习惯也。何谓先天自然之能力也?即:阳刚的健之体,阴柔的顺之体。二体合之至也的德之体,谓之太和一气,而此太和一气所表现的能力,称为“自然之力”。

先天者,人之先天尔。修炼而至太和一气之境,谓人之天也。此乃先于人而存,故曰先天。

此“天”之能为何?古云:“天之知物,不以耳目心思,然知之之理,过于耳目心思”。

所以说:具备自然之力的能力者、功夫者,自有知人之能,顺化无迹无形无象之妙。拳家将此列为拳道合一之艺境。描述其自然之力的攻防能力和攻防功夫艺境时说:放之则弥六合,其大无外;卷之则退藏于密,其小无内;卷放必得时中,丝毫无差。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独知人,故英雄所向披靡。是有关学力之真实功夫尔。

然具此自然之力的功夫者,并不神秘。自然之力,由于习惯也。说明是正确方法修炼而自然出现的能力,使之成为习惯,习惯成自然。什么是正确方法?即建中立极,顺随为法,沾连粘随。不丢不顶不扁不抗之习惯成自然,自然之力也就逐渐自然形成了。

尔等能潜神熟炼,自可时至神知,山人亦必从而默为诱劝、比较,何患剑术不成也?

此“飞仙剑”法,就是“神剑”。神剑修炼的就是“自然力”的功夫。只有建中立极,尚意不尚力,顺随为法,沾连粘随为技,随彼伸屈,不自妄动,潜心修炼,自可熟而自然,自然而然,时至自然神知境界自然而来。穷神知化,与天为一。存神以知几,德滋而熟,所用皆神,化物而不为物化,此作圣希天之实学也。神化者,天之良能,非人能,岂有己能勉哉?乃德盛而自至尔。

自己明理知法而潜修,再有山人(老师)经谱必从而默为诱劝、比较,还怕剑术修炼不能成功?不能登峰造极?

此段先天神剑修炼之论,正是传统手战之道修炼之“无为”法内容,故可达“无不为”之艺境。而关键在于对“自然力”的理解、认识上。知者,便可循法而能登峰造极,达到神明艺境,具备神化之功。而自然之力的培养,必须“从他力取法”才是正途。于此可知:神剑、神拳,关键在一个“神”字。只有穷神化鬼,方可与天为一。即天人合一之艺境成矣,此乃无上艺境。修炼者之正果,能至此则功德无量矣!

上一章 飞罡文和内外篇 浑元剑经最新章节 下一章 浑元小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