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酒余小记
本书标签: 古代  古风言情  短篇合集   

江上涟漪(上)

酒余小记

1

  成晏来找姜潋时,她正倚在贵妃榻上看话本子:

  “你又来了?”姜潋笑着坐起来,“这次又要买什么?”

  璇玑楼的交易,只要价钱足够高,便什么都可以买到,辟如,人命,再辟如,权力。

  “苏锦儿的命。”成晏说的是三皇子生母,当今圣上的锦妃,“她害死了我的母妃,理应偿命。”

  姜潋咧嘴笑道:“上一回你花了千金买了你母妃的死因,这回便来买人命的?璇玑阁的人命,不是你买得起的。”

  “三万两黄金够不够?”成晏开了口,他的舅父是富可敌国的元乾,一个商贾,与海外尚有贸易往来。

  “也罢。”姜潋饶有兴趣地打量眼前的少年,“楼中杀手大多派去出任务了,我亲自替你走一趟吧。”

  锦妃死在了上元节放河灯时,当时皇帝同她正在放河灯,锦妃起身时眼前一黑栽入了河中,救起来时已心悸而亡,宫人皆知苏锦儿有心悸之症,也无人去追究。

  “母妃,晏儿为你报仇了。”锦妃入棺时,成晏在自己住处对母妃的灵位上了香。

  有脚步声近:“我若是你,一开始便猜出杀人凶手了,何必再花费千金买一个真相。”

  成晏讶然,问玄衣而至的姜潋:“你怎么进来了?”

  “区区一个皇宫,有什么难进的?”姜潋四下打量,这哪里像是皇子的住所,连一个小采女的居处也不如,“皇帝一定不关心你吧。”

  “我自幼只有母妃待我好,因为锦妃处处打压,父皇并不待见我。”他淡然道,“我只想找出真凶,不管是谁我都不想错判了一条人命。”

  难为他长在宫中还有一颗良善之心。

  姜潋点点头,取出一封信纸:“里面是治水之计,权当是送你的,你父皇日后也对你会多些照拂。”

  2

  治水之计果真让皇帝对成晏刮目相看。凡有事也会与他相商,成晏蹈光养晦多年,如今正是大放益彩的时候。

  青池不解,问楼主:“您一向不做没有回报的交易,怎么白白将治水之计给了他。”

  “他身为皇子,总不能做一辈子皇子吧。”姜潋翻看着璇玑楼账本,“他心存良善,会是一个好皇帝。”

  “而且,我没有说不要回报。”

  成晏再次来找姜潋已是深冬。“好久不见。”姜潋看着眼前意气风发的少年,比上一回更多了些贵气。

  “帮我剪除三皇子一党,多少钱我都出得起。”

  “你想当储君?”姜潋一眼识破他的心思。

  三皇子有丞相与兵部尚书的支持,而他的身后,除却商贾元家的财力,再无势力。

  “三万两黄金。”她开口。

  三皇子成华企图谋反,伙同丞相等人尽数收监。

  据说有人送上了他同璇玑楼交易的证据,五万两黄金买成晏性命,五万两黄金买皇帝性命,证据确凿,不容他反驳。

  “那三皇子也不分辩一下?”青池奇怪,为何成华没有否认。

  “因为那手书本就是他写的。”姜潋抚弄鬓角,“你以为除了成晏,别人就不会来找璇玑楼了吗?”

  “你是不是想说,我拒绝了成华十万黄金的交易却只收了成晏三万两黄金?”

  “还是那句话,成晏心存良善,不曾要杀他的父弟。”姜潋道,“我不会看走眼。”

  青池沉吟片刻:“楼主,您的性情变了许多。”

  3

  成晏册封储君当日,有人往璇玑楼抬来了三万两黄金。

  “我家主人说了,多谢楼主相助,除了三万黄金外,还有一盒点心当做谢礼。”成晏心腹捧上锦盒里的点心,“宫中御厨做的,宫外是买不到的。”

  送东西的人走后,青池才笑出来:“太子殿下怕是不知道楼主每回偷潜入宫都会去偷吃点心吧。”

  姜潋拈着一块点心,嗔道:“多嘴。”

  璇玑楼养着的杀手完成了任务回来,姜潋想了想,放他们去休养几天。

  姜潋每日也乐得清闲,她那柄玉峰剑也有一阵子没用了。

  “楼主好生清闲。”信步走来的少年让她心中一动,“你不来宫中,我便过来看看你。”

  “所以,你这次来不为交易,只为看望故友?”

  “故友?”成晏笑了起来,“对,是故友,那盒点心可合味口么?”

  “还不错。”姜潋沏了杯茶。

  成晏见她一向慵懒的态度,也习惯了:“你同我一起住在东宫,便可天天换着花样吃。”

  “别了,我还是吃我璇玑楼的粗茶淡饭吧。”她抿了一口茶,“什么时候想吃了,潜入宫中就是。”

  成晏无奈地摇摇头,他头一回见这样洒脱随性的。

  姜潋右耳下有一首疤,成晏今日才看到:“伤的时候一定很痛吧。”

  “这是我还是璇玑阁杀手时伤的,后来做了楼主,功术精益了,任务也很少出,也就很少再受伤了。”

  “女孩子少打打杀杀的好,叫人看了心疼。”

  心疼?姜潋头一回知道,也会有人为自己心疼。

  她笑语:“我这璇玑楼凭打打杀杀的生存,若不然,全喝西北风去?”

  “我如今已是太子,待我登基,足够养你们一个璇玑楼了。”成晏说的一脸认真,有那么一瞬间,让姜潋觉得,这样倒也不错。

  4

  三皇子党失利,朝中便大多倒向成晏,皇帝亦对他器重有加,却迟迟不肯将兵权交给他。

  没有兵权,只能受制于人,等算皇帝西去登基成皇,亦处处受到牵制。兵权在镇南大将军安元生手中。

  “殿下可知,安将军幼女?”侍从对他道,“生得一副好容貌,二八年华,求娶之人络绎不绝。”

  成晏明白他的意思:“即便父皇赐婚,安小姐也未必会应下。”

  “凭殿下之才貌,任哪家女子皆会动心的。”

  安依依受歹人劫持,自幼养在闺阁中的她吓得魂不附体,一脸泪水,成晏便恰好救了她。

  “在下见此地清静,不想偶遇姑娘受歹人劫持。”成晏转身问那歹人,“你为何劫持这位姑娘?可是受了人指使?”

  那“歹人”忙磕头:“小人父母尚在,穷得活不下去了,见这位小姐衣着不凡,便想抢几个钱来使,也不至于饿死。”

  成晏正要吩咐人押他入宫,被安依依拦住:“他也是生活所迫,如今我既无恙,公子放了他罢。”

  那人千恩万谢的去了,只留下安依依同成晏一干人等。

  “小女安依依,安元生将军之女,今日蒙公子相救,必定重谢。”安依低眉,拿余光悄悄看成晏。他生得剑眉星目,果真叫人心动。

  “原来是安将军家小姐,在下黄子晏,大恩不言谢,何况举手之劳?”成晏拱了拱手,“小姐日后莫再来此无人之地,免再遭祸事。”

  5

  安依依回到府中向安元生提起此事:“那公子走得急,落下了玉佩,也不曾说明身份。”

  “黄子晏?”安元生端详那块玉佩,上头是储君才可用的蟒纹,“皇子成晏?原来救了依儿的是太子啊。”

  安元生携女来太子东宫时,成晏一脸讶然,旋即道:“安将军今日怎么得空来本殿这里?”

  “殿下救了小女还故作不知?”安元生递来玉佩,“此番若不是太子相救,小女早已不测。”

  成晏接过玉佩,轻笑:“我说怎么不见了,原来那日落下了。”

  安元生对殿门外喊道:“依儿还不快进来见过你救命恩人。”

  安小姐面若桃花,双目含羞地进来,轻声道:“见过太子殿下。”

  “依依小姐不必多礼,那日相逢也算与你有缘,何足挂齿?”

  这一拜一回,倒让人看出些小儿女情态。

  次日早朝,皇帝赐婚安将军幺女安依依于太子成晏。

  那安将军也非等闲之辈,与太子结亲也是对他有益。

  将军嫁女,太子纳妃,是国之大事,京城无人不知,婚期就定在十月初六。

  成晏去找姜潋时,她刚接了一单任务,吩咐下去才对他道:“殿下刚做太子便又有美人为妻,真真是圆满了啊。”

  “这话怎么听着酸酸的。”成晏打趣她:“怎么,见我成亲,酸了?”

  姜潋瞪了他一眼:“安家手握重权,兵符又在安将军手中,那安小姐平日被安元生当眼珠子疼,的确是个不错的人选。”

  聪慧如她,一眼便看破了他的心思,这样八面玲珑的女子,若为男子必定是一朝权臣。

  “阿潋,”他温和地唤她,“我会是一个好皇帝,届时,你可以陪着我吗?”姜见承认,那一刻,她动了心。

上一章 莫入深宫 酒余小记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