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战国霸业之燕昭王
本书标签: 历史军事  架空历史  王朝争霸 

诸侯们的反应

战国霸业之燕昭王

一石激起千层浪,燕赵两国联盟的消息一经传出。

不到十天,邻近的韩魏齐三国的间谍便把盟约的复制版本呈递到他们君王的手上。

韩国宣华殿内,韩语翻看着手上的竹简嘴角露出轻盈的笑意。

自从姬职离开韩国后,韩语便通过韩国的谍报网络时刻关注他的一举一动。得知他竟然拉到了魏宋两国的赞助,虽然颇为赞赏,但也在意料之中。

可今日这个燕赵联盟的消息却让她诧异了。原先韩语猜测姬职拉拢魏宋两国,不外乎就是要跟赵王雍讨价还价避免成为赵国的附庸。

可着实没有料到,他竟然会跟赵王雍达成了联盟:“你总是这样,每次都能出乎我的意料。”

侍女雪轻蔑的说道:“确实出乎意料。没想到,他竟然成了赵国的附庸。”

韩语闻言哭笑不得:“傻丫头,你何以见得他成了赵国的附庸?”

侍女雪不忿地说道:“这不是明摆着的事吗?赵国强,燕国弱,联盟定然是以赵国为主,您看燕国不是把边防要地蒲阴陉跟军都陉都割让了吗”

虽然燕赵两国对联盟的政治、军事内容进行了保密。但关于蒲阴陉、军都陉的处置,以及各类经济援助项目都进行了公开。

韩语说道:“历来都是附庸给宗主上供。你可曾见过宗主给附庸援助的?也确实难为他了,竟能说服赵王雍跟燕国平等相处。”

不同于韩语的轻描淡写。魏王嗣收到消息后却是坐立不安:“先生,燕赵联盟后,赵国实力大增,会不会图谋我大魏国?”

丞相公孙衍却宽慰魏王道:“王上多虑了,燕赵联盟并不是附庸关系。燕王要与我魏国交好一起围堵齐国,怎会与赵国一起攻魏呢?”

魏王还是不太放心:“先生认为这燕赵联盟于我大魏国是福是祸?”

公孙衍权衡了片刻说道:“利大于弊。燕赵联盟一出,天下将会大致分为五股势力。燕赵,韩魏,

秦、齐、楚。韩魏两国被他们夹在中间,任何一方做大,韩魏都会第一个成为其吞并的目标。

依衍看来,参与逐鹿中原的势力越多,越有利于我大魏国纵横捭阖。”

魏王又问道:“那先生认为燕赵两国是要谋秦谋齐,还是谋我魏韩?”

公孙衍沉吟许久,猛地眼神一亮,说道:“燕赵联盟虽然不可小视,但毕竟是两国,逐鹿中原,于燕无利。

表面来看,燕赵两国与齐国皆有冲突。似乎是要针对齐国。但衍却觉得,他们更有可能是针对暴秦。

因为齐国经此一事,三五年内不会对燕国有想法。燕国当务之急是休养生息,没有必要跟赵国联盟招惹齐国。

但衍却想不明白,他们为什么要针对暴秦?”

魏王也想不明白,只好叹口气说道:“赵雍姬职,都不是易与之辈。还是让密楼的人多关注一下燕赵两国的动向吧!”

公孙衍应道:“诺。”

齐国王宫。

齐王看到燕赵联盟的密报后,并没有想象中的愤怒。精通人心算计的齐王明白燕赵暂时没必要惹自己。种种迹象表明,这个联盟针对他的盟友中山国的意思更多一些。

齐王把密报丢在一边,朝身边的弟弟田婴问道:“上次寡人听你所言,给燕国立了一个新君。

如今燕国各处乱局依旧难以平息。你怎么说?”

田婴从未亲临前线,他也实在没想到燕人对齐国的仇恨已经到了这种地步:“是臣疏忽了,请王上降罪。”

齐王挥挥手,说道:“罢了,你也是一心为国,何罪之有?”

田婴闻言松了口气,他还真怕齐王借机搞他:“谢王上宽宥。”

齐王自顾自地问道:“难道燕国真的守不下去了吗?”

田婴一听便知齐王对燕国仍旧存有幻想。可齐国实在是快拖不起了,为了支援前线,国库已快被搬空,齐王最近又加了一次税,下面的人意见越来越大,再这样下去齐国内部恐怕会出乱子:“燕国之事,关键在于匡章将军能否击退四国联军。

若匡章将军能够大获全胜,我齐国或许还有时间亡羊补牢。若连匡章将军都无能为力,还请我王当机立断。”

齐王心想,也只能如此了,就看匡章能否为寡人再创一个奇迹吧。

齐王又问道:“巴蜀的密谍传来消息,巴王巴蔓子快顶不住了。若我大齐最终与燕国失之交臂。寡人是否该拉楚国一把?”虽说当初楚王写书信辱骂田氏让齐王暴跳如雷。但经过这段时间的冷静后,齐王也想通了。楚国上下现在就是一群傻子,跟他们计较实在是掉份。

田婴心中计较一番,说道:“天将灭之,孰能救之?我大齐还是依时势而定吧!若救的人多,我们也拉一把。若踩的人多,我们也跟着踩一把。”

齐王心中盘算了一下,应该还是踩的人多。当下便明白了,田婴还是主张对楚开战。但他也无奈,田婴的办法确实是最好的选择:“那寡人便依时势而定吧!”

与消息滞后的齐、韩、魏君王不同。

在燕赵两国结盟当日,住在邯郸驿馆的张亮便兴高采烈的把消息告诉了好友庄乔:“现在你应当再无疑虑了吧?”

庄乔温柔地抚摸着手中古剑,喃喃自语道:“先祖庄王曾持此剑问鼎周室,乔自先父手中接过此剑,便苦心为大楚绸缪再次问鼎中原之策。天不佑大楚,芈(mǐ)氏之剑竟要为姬氏子孙所执吗?”

张亮明白他心中还有一道坎,当年周灭商之时,楚部落的首领鬻熊不远万里赶赴岐山投靠,被文王尊为老师,然而周朝建立后却无视了楚人的付出,只给了一个最低等的子爵封号。周成王时召开全国人大,楚子熊绎前去参会却被安排与东夷鲜虞国国君一起在门口看火盆。楚人视之为奇耻大辱,历代先王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就是为了要出这口恶气,直到楚庄王问鼎周室才为老祖宗报了一箭之仇,但芈氏跟姬氏的梁子算是结下了。

张亮只好劝解他:“宝剑之哀,莫过于蒙尘。既遇明主,何拘于姬芈?昔日鬻熊献谋,救文王出羑里。以君之才,亦可救燕国于水火。后世之人谁敢不敬重芈氏。”

庄乔长叹一口气:“罢了,就便宜了燕国吧!”

“我们现在便去求见公子职?”

庄乔摇头说道:“不,还要再找一个人。贸然求见,岂能不送上一份大礼?”

张亮心头一动,问道:“是谁?”

庄乔却故意卖了个关子说道:“你最近不是跟他往来密切吗?”

张亮听出了他所说何人:“他?他能帮上什么忙?公子职身边有无盐氏,还用得上他吗?”

庄乔说道:“虽说都是商贾,但他有无盐氏所不及之处。走吧,相信他会很乐意与我们同行的。”

上一章 谈判3 战国霸业之燕昭王最新章节 下一章 霸国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