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影视同人小说 > 综影视:退休泡汤的我只想摆烂
本书标签: 影视同人  张起灵  终极笔记解雨臣     

陈情令(30)

综影视:退休泡汤的我只想摆烂

“网动了!”突然门生的声音打断了魏无羡与蓝忘机交谈。

果然,网绳急剧一阵抖动。

水草般的浓密长发在数十艘小船边齐齐翻涌,一双双惨白的手掌扒上了船舷。蓝忘机反手拔剑,避尘出鞘,削断了船舷左侧十几只手腕,只留下手指深深抠入木中的手掌。正要去斩右侧的,一道红光闪过,魏无羡已收剑回鞘。

水中异动止息,网绳也重新平静下来。

几名门生撑蒿而划,用网去追逐那水中黑影。那边水中也是一片黑影一翻而过,数只细舟拖着网飞驶而去,却是什么也没网住。

“这水祟未免过于奇怪了些。不像人形。而且忽长忽短,忽大忽小……蓝湛你船边!”魏无羡出声提醒蓝忘机。

蓝忘机背上避尘应声出鞘,刺入水中。片刻之后,又锐啸着从河中飞出,带起一道水虹。却是什么也没刺中。

他握剑在手,神色凝肃,正要开口,一旁另一名门生也飞出长剑,朝河水中一条倏地游过的黑影刺去。

可他这一剑入水之后,却再也没有出来。催动剑诀,再三回召,也没有任何东西从水里被召出。他那把剑竟像是被湖水吞了一样,消失得无影无踪。

那名失了佩剑的门生当即脸色不对,年长一些的门生对他催剑入水觉得不当。

就在蓝忘机二次催剑入水挑起一件衣服之时,船已经快慢慢飘至碧灵湖。

天缥色的长剑飞来一剑直接斩断了河道的水,让所有船只止步不前。

“是明华剑。”在场姑苏蓝氏的人对这剑再熟悉不过了。

碧灵湖的湖水已经不是墨绿色了,而是接近黑色。尤其是接近湖中心的地方,仿佛翻腾着一股汹涌的墨泉。十几只船正在原地打转,四周不知不觉生出了一个巨大漩涡,缓缓旋转。船只边转边往下沉,就像要被一只黑色的巨嘴吸下去!

突然水柱冲天而起,登时出鞘声铮铮响成一片,各人陆陆续续御剑而起。

水柱冲着他们袭去,可明华的剑力却硬生生挡下了这一击。

方才那名驱剑入水的门生苏涉站的船板已被吞下了碧灵湖,他双膝过水,满面惊慌却也没出声呼救,不知是不是吓到了。

而他顺手就拖住了一旁原本要御剑的江澄。

应柳手中的长练缠住两人往上带。

宁晴熙凌空踏步而来,明华剑飞回她手上。

一行人御剑迅速撤离碧灵湖,落到岸上。

“叔母。”三人一齐对宁晴熙打过了招呼。

“没事就好。”宁晴熙也并未多说什么,只是她的脸色实在也算不上好看。

“湖中邪祟是水行渊。”蓝忘机淡淡地道出事实

“水行渊”这个名字一出来,众人哪里不清楚是什么,碧灵湖和这条河道里最可怕的不是什么水鬼,而是在里面流动的水。

有些河流或湖泊因地势或水流原因,经常发生沉船或者活人落水,久而久之,那片水域便会养出了性子。就像被娇惯了的小姐不肯短了锦衣玉食,隔一段时间就要有货船和活人沉水献祭。如果没有,便要作怪自行索取。

彩衣镇一带的人都熟谙水性,从来极少有沉船或落水惨事,这附近不可能养得出水行渊。既然水行渊在此出现了,只有一种可能:它是从别的地方被赶过来的。

水行渊一旦养成,那便是整片水域都变成了一个怪物,极难除去。除非把水抽干,打捞干净所有沉水的人和物,暴晒河床三年五载。而这几乎是不可能办到的事。不过,却有一个损人利己的法子可以解一时之忧、一方之患。那就是把它驱赶到别的河流和湖泊里,叫它去祸害别处。

只是,这处的水行渊还不算厉害。

宁晴熙身形有些不稳,险些就要栽倒,方才明华剑一剑斩流水威力之大,宁晴熙有些勉力不支也是正常。

蓝启仁带着门生回来正好撞上宁晴熙他们外出除祟,没想到还未过去就见宁晴熙虚弱地连站都站不住,“哪里受伤了?”

“清谈会未曾结束,你怎么提前回来了?”宁晴熙被蓝启仁揽住了腰免去了真的倒地。

“你们这是外出除祟?怎么自己伤成这样?”蓝启仁并没有解释为什么提前回来。

“叔父,湖中不是寻常邪祟,而是水行渊。”魏无羡也难得神色有些凝重。

“近日可有哪些地方受过水行渊的侵扰?”蓝启仁皱了皱眉。

蓝曦臣指了指天。他指的不是别的什么,正是太阳。

“岐山温氏。”不用明说,蓝启仁也懂了。

仙门之中,大小世家,星罗棋布,数不胜数。然而在此之上,有一个绝对凌驾于它们的庞然大物,岐山温氏。

温氏以太阳为家纹,意喻“与日争辉,与日同寿”,仙府占地甚广,可比一城,名为不夜天,又称“不夜仙都”。据说城中无黑夜。说它是庞然大物,因为无论门生人数、力量、土地、仙器,其他家族都是望尘莫及,没有能与之抗衡者。不少修仙之人都以位居温氏客卿为无上荣耀。

以温氏行事的风格,彩衣镇的水行渊,极有可能就是他们赶过来的。

虽然已知此地水祟根源,众人却反而默然了。若是温家人干的,无论怎么控诉谴责,也是于事无补的。首先他家不会承认,其次也不会有任何补偿。

————————

倾君公子这一章大多是走原著设定,不喜可以跳过,我拿它来加速一下剧情而已。

上一章 陈情令(29) 综影视:退休泡汤的我只想摆烂最新章节 下一章 陈情令(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