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穿越大唐我不想当太子
本书标签: 历史军事  实力护短  爽文   

第322章:奖赏制度

穿越大唐我不想当太子

在长孙无忌等人看这份陇右官员表现分级的折子之际,李恪继续说道:“对于表现好的,如同武威郡守郝瑷,吏部的建议是将其作为刺史的储备人才,在接下来刺史空缺出现后,首先要考虑吏部历年考核最出色,被列为储备刺史人才的这些地方官员。”

“另外,朝廷是不是对这些表现良好的官员进行一定行的奖赏呢?”

杨宏礼拧眉打断李恪的话:“殿下,奖赏是不是有些过了,百官拿朝廷俸禄,做得好是他们的本分,做不好是他们的失职,难不成还要给他们封侯封公?”

李恪进门就打了戴胄一个耳光,压得大家喘不过气来,现在总算找到了能够稍微还击一下的借口了。

“杨宰辅误会我的意思了。”李恪仿佛没有察觉杨宏礼话中带刺,笑着解释道:“这种奖赏不涉及物质,更多是一种荣誉。”

“我介意朝廷设立一定行的勋章,就是用贵重金属,比如金银制作而成的牌牌。”

“可以分等级,根据县令、郡守、刺史等每一个不同级别,选取其中最优秀的赐予他们勋章。”

“这能很好的激励大家更好的为百姓服务,造福一地不是吗?”

刘洎暗暗撇了撇嘴,不就是一块牌牌吗?想用一块一文不值的牌牌,就让大家死命效力,简直就是笑话。

“臣赞同,殿下这个提议实在是太好了,朝廷不需要太多的支出,就能达成效果,臣首先赞同!”刘洎立刻附议道,声音之高,所有人都被吓了一跳。

一直保持沉默的杨师道瞥了眼刘洎,暗暗摇头,他才不相信,只有这么一块牌牌这么简单。

有着他们杨氏贵血的皇子做事,他是领教过的。

果不其然,只见李恪灿烂笑着冲刘洎点头,似乎感谢刘洎第一个赞同,继续说道:“当这种勋章获得到一定数量的官员辞世后,由朝廷商讨为其定美谥,比如文忠公之类的,将其生平事迹记录在地方志中,让朝廷的史官也把他们的事迹记录下来。”

杨师道再次瞥了眼刘洎,看着刘洎一脸愣神,暗暗摇了摇头。

死后封爵,这是朝廷的一种认可,将来在九泉之下,英灵是能够享受朝廷香火的!

地方志、朝廷史官记载,这是能青史留名。

这三样,虽然没有任何的利益,可足够让绝大多数官员听闻消息后激动,继而卖力地去做事。

杜如晦心中好笑刘洎的冲动,点头赞同道:“这个办法好,我原则上是同意的,勋章如何设计,还需要仔细地商讨。”

“嗯,到时候把阎立本叫过来。”房玄龄已经开始为勋章的设计出谋划策了。

“我也认为可行。”褚亮点头表示赞同。

王珪和唐俭看向长孙无忌,心中对刘洎有些恼怒,一张大嘴巴,不等吴王李恪把话说完就跳出来带着嘲讽同意。

温彦博不在,十一位宰辅,等于是有四位表示赞同了。

“当初在益州的时候,长孙冲就跟我说过相同的设想。”杨师道忽然不轻不重开口说道:“在金钱爵位奖赏之位,设计一种对朝廷来说,负担更小,却又能起到效果,荣誉方面的奖赏,长孙冲与吴王的想法不谋而合,我有限度的表示赞同。”

屁!

杨宏礼等人听了杨师道温温吞吞的这番话,气得恨不得在杨师道的脸上啐几口吐沫。

你杨师道入中书省就当小透明,现在想要表达支持,你还拉出了长孙冲为借口,还有限度地表示赞同。

你这就是臭不要脸!

长孙无忌心中苦涩极了,先是盟友跳出来急急忙忙的同意,言语不乏嘲讽之意。

紧接着杨师道这位入中书省的透明存在,打着他儿子当幌子表示支持。

“我也原则上同意。”长孙无忌满嘴苦涩的说道。

这事情,简直就是一个大乌龙。

别提让人多郁闷了。

“同意!”

“同意!”

……

长孙无忌表达了同意,剩下的人纵使感觉想吃了苍蝇难受,也相继跟着表达了赞同。

李恪笑了。

“多谢各位宰辅支持我。”李恪连忙拱手感谢道。

“还有一事与大家商量。”此言一出,刘洎戴胄等人下意识抿了抿嘴。

吃一堑长一智,这回李恪不说完,大家绝不表态了。

房玄龄瞧着,暗暗一笑,倒不是这些人蠢。

而是李恪的策略得当。

入门在老兄弟杜如晦的配合下,让戴胄吃了个暗亏,刘洎等人心生不忿。

紧接着勋章之事,前半段听起来有些儿戏。

毕竟在一群先家后国的人面前将精忠报国的荣誉感有些可笑。

心中憋屈,又加认定儿戏,刘洎就迫不及待跳出来了。

表态同意,其实就是嘲讽轻视,等着看笑话。

可李恪真正的杀手锏在后面。

死后封爵赐美谥,地方志记载,朝廷史官秉笔春秋!

这些可都是实打实的。

刘洎说出的话,自是不可能再吞回来了。

李恪看了眼刘洎,心中冷笑,又拿出一张折子,继续平和说道:“另一个事情就是继陇右之后,在天下其他各地进行考核。”

“我们吏部选定了四地,分别是关中、并州、岭南、益州。”

“为期半年时间,对这些地方的官员进行一次考核,庸者下能者上,对于品级在丁级的官员,郡守贬职为县令,县令直接革除官职,刺史贬职为郡守。”

戴胄忍不住想要开口,这太狠了!

只是想到此前的事情,他又忍住了。

“前三个月,我们准备从益州和关中开始,先益州后关中,来年前三个月,进行并州和岭南的考核。”

“当然这个顺序可以调整,总之今年马上就要到年底了,距离要尽可能地短一些,岭南不适合,岭南来来回回折腾,恐怕就到了年底了。”

“所以要么是益州……”

奸诈!

无论是关陇系及其盟友,亦或是并州系的王珪等人,均都忍不住在心中暗骂李恪一句。

派出岭南道,三选二,分明就是让关陇系和并州系无法在这件事情上达成同盟。

选择明年被考核,大家可以准备,也可以观望形势。

无论是并州系,还是关陇系,在考核的大势所趋之下,都想列在明年。

而且给出的理由也很合理,现在距离年底,的确不到三个月,而且年关临近,会有很多的事情,选择岭南道太远不适合。

“岭南道的确不适合,至于考核,这是我们当初确定下来的事情,没什么争议了。”房玄龄点头赞同道。

王珪委婉说道:“吴王,关中和并州刚开始推行服务型官府,现在考核,是不是对两地的百官不公平呢?”

咯噔!

长孙无忌心中道了一声不好,看向王珪。

李恪笑着赞同道:“的确,因为推行进度的不同,对两地似乎有些不公平,这样吧,考核还继续,关并两地,考核为丁级者,改为由中书省联合吏部,发官文训诫,给他们改过的机会,丁级一下,依次惩处!”

“给他们两年时间,三年一考核,第三年考核就不再留情。”

“同样,对待潼关以东的中原、江南各地,也按照这个办法来处理,诸位宰辅以为如何。”

这又是一个捆绑兜售。

说着关并两地,顺势就将天下各地捆绑进去了。

“殿下,关并两地都有三年的时间,对潼关以东各地,一样是三年时间,潼关以东的地方官员心中会有怨言的,毕竟关并两地今年就已经开始推行服务型官府了。”戴胄已经不敢在李恪面前言辞激烈了,说得十分委婉谨慎。

李恪摇头说道:“益州推行服务型官府是从贞观十四年开始,现在这是第二个年头,益州会不会有怨言呢?”

“益州有这样的觉悟,为什么其他各地三年的时间都还不够呢?”

“关中开始考核,潼关以东各州府,至少要明年年中考核,他们差不多有一年时间的缓冲和准备,足够了。”

“如果一定要避免怨言,我觉得关并两地的时间缩短为两年吧,向益州看齐如何!”李恪这话带着一丝丝的锋芒。

“我原则上赞同殿下的计划,今年就从关中、益州开始吧。”唐俭忽然发言。

典型的死道友不死贫道。

谈话进行到现在,大局势下考核已经成为了不可更改反悔之事。

那么就抢先为本派系谋求最有利的条件。

并州系不做,关陇系一样会做。

杨宏礼等人暗暗用眼神余光犀利地扫视着唐俭。

王珪也面色不变的点头道:“我也同意。”

“同意。”

“同意。”

……

王珪唐俭,再加上房杜褚三人,李恪就得到了五个人支持。

罢了,罢了!

长孙无忌感觉这次的商讨很难受,从一开始,杜如晦暗示了李恪在陇右的影响力,他们就落入下风了。

反对?

他看了眼不说话的杨师道,这个人不能信任,恐怕会在关键时刻,再次赞同李恪的。

一旦杨师道赞同,就是六比五,他们反对也没有用,与其如此,不如大大方方的应下,至少确保陇右不起波澜。

“我同意!”随着长孙无忌的再次表态,其他人纵使无奈,也都表达了同意。

啪!

李恪激动抚掌,起身郑重作揖感谢道:“多谢各位宰辅,前辈们支持我,现在好了,中书省全员通过,只要呈送父皇盖章正是成文即可。”

“大唐的繁荣,就是有各位精诚团结的宰辅们,请各位宰辅受我一拜!”

房杜褚三人点头会心一笑。

可论事占了便宜,死道友不死贫道的王珪、唐俭二人,还是长孙无忌等人,均都笑的有些勉强。

不过李恪最后这几句话,勉强让他们心中舒服了一些。

杨师道看着李恪随后离开的背影,不由暗暗为李恪喝彩。

戴胄跟着长孙无忌出了官房,懊恼道:“辅机,难道就这么一直忍着他?什么时候征西胜利,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反击?”

“在一些无关痛痒的事情上忍着吧。”长孙无忌无奈苦笑。

“可是我担心这次关中的考核,我们有人会是丁级一下,不合格。”

上一章 第321章:陇右考核结束 穿越大唐我不想当太子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323章:蝶变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