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穿越大唐我不想当太子
本书标签: 历史军事  实力护短  爽文   

第318章:太子最后的机会

穿越大唐我不想当太子

魏王府。

李泰看着岳父和唐俭,郑重其事地说道:“岳父,我希望明日的朝堂,你们能跟我保持一致,反对关陇系的领兵出征!”

“我知道你们把陇右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可陇右对朝廷的重要性你们知道!任由关陇系去破坏陇右丝路现有的繁荣,朝廷会被直接打回原形。”

“我可以向你们承诺,服务型官府是我做的最大一件事情,如果有一天我能做到那个位置,只是在天下推行皇兄服务型官府的理念。”

“服务型官府理念,其实对士族的既得利益损害并不大,只是大家在做事方面必须得更加认真一些。”

“难道作为朝廷的官员,连这点认真都不愿意付出吗?”

“而陇右和岭南的变化我会限制在这两地,绝对不会让这种剧烈的变革扩展到整个天下!”

“两地,加上半个改变的益州,承担朝廷财税来源,而你们的利益也不会损害,未来的朝廷双轨并行。”

“这是我的底线!如果你们不答应,今夜之后,我们一拍两散,本王没有你们的支持,就去投靠皇兄,帮着皇兄做天下剧烈变革的大事情!从此我们就是站在对立面的敌人!”

王珪和唐俭对视一眼。

他们一直对李泰的种种所为感到不安。

今天李泰算是表明了心意,彻底地和他们摊牌了。

双轨并行。

这个想法让他们感到惊奇。

而李泰成则和,不成则就此彻底分割的决绝,也让他们震惊。

这无疑表明,眼前辅佐这个皇子,是有一套自己独到想法理念的人,是不受他们左右的。

现在是,将来也是。

这种人的许诺能够相信?

沉默许久,王珪才点头道:“魏王,这一次我们答应你。”

李泰明白,这是一种有限度的答应,还要看他后续的表现。

李泰笑着说道:“岳父,我跟皇兄别的或许学了个半吊子,可是敦信守诺还是学会了。”

随后,唐俭与王珪联袂离开魏王府。

唐俭拧眉询问道:“魏王的话可信吗?如果可信,他提出的双轨并行,保留陇右和岭南为朝廷创造财税,天下的革新止步于服务型官府,也倒不是不能答应,服务型官府其实对我们的实际利益损害并不太大。”

“现在并州也已经半推半就被迫的开始推行了,大家还是能够接受这种束手束脚,低声下气的改变,可我就是担心,他这个人不守信用。”

王珪沉默许久,一直出了魏王府,扭头看了眼王府,上马车之际,才说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且行且看!”

王府内。

王婉从后面走出来,看着得意笑着的丈夫,嗔怪道:“你这么欺骗我父亲,还要我一起跟着欺骗,将来我怎么见娘家人。”

嗨嗨……

李泰像极了李恪一般,痞笑着说道:“且行且看,岳父大人忘记了一句话,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愿赌就要服输,将来我真的能够坐上那个位置,如果时机合适,我当然要全面改革,不合适就双轨并行,择机而动。”

“别生气了,一起跳一支恰恰恰,然后我们赶快就寝,今天晚上看着父皇疼我那侄子,我是羡慕嫉妒啊,皇兄和皇嫂还在我们之后成婚,他们都有孩子了,我总结分析了,就是因为他们经常跳恰恰恰的缘故。”

……

翌日五更时分。

崔莺莺起身伺候服侍李恪穿衣服。

李恪站在镜子前面,不停地打着哈欠。

崔莺莺瞧着不由莞尔一笑,双手捧着李恪的脸,娇声说道:“你今天可是要去打仗的。”

李恪笑了笑,摇了摇头,驱赶昏昏沉沉的睡意,神色变得严肃郑重。

崔莺莺看着有些出神,这一刻的李恪,有些棱角峥嵘,让人看着痴迷。

“有把握吗?”崔莺莺询问道。

李恪平静说道:“退而求其次,迂回达到目的。”

崔莺莺不懂,猜不透丈夫想要做什么,她亲自把李恪送出府门,看着丈夫骑马在路灯的映照中渐行渐远。

她自言自语说道:“你能让这黑夜变成白昼,我相信,只要你想做,一定能做成。”

……

“参见陛下!”

“免礼。”

朝堂之上,君臣礼毕,李世民瞟了眼李恪,朕的这个儿子,他今天要如何来与关陇系争呢?

思及此,李世民收回眼神,郑重说道:“今日早朝只议一件事情,关于朝廷如何应对高昌国在西域挑起战争之事!”

“臣主战,臣要弹劾吴……”

“父皇,儿臣主战!”温彦博刚开口不久,李恪忽然声音洪亮的大声说道。

“咦,吴王主战?”

“吴王改变策略了,温彦博他们就不能用吴王一己之私污蔑攻击吴王了。”

……

温彦博等人全都诧异地看着李恪。

李恪走出来,大声说道:“儿臣举荐陇右军府段玄志将军为征讨西域的大将军!”

“从陇右直接调用府兵,可以省关中抽兵的琐碎,而陇右府兵出身陇右,他们更加珍惜陇右现在的成就,会小心维护,尽量不会让战争这只猛兽在杀敌的同时伤己。”

“而段玄志将军为首的陇右军府,与陇右地方官府这些年相处配合融洽,战争开启,全面军管河西走廊,无论是抽调徭役,还是粮草的就近征集补充,都不会因为相互的陌生而产生矛盾。”

“军管地方也可以尽可能地避免对地方的破坏!尽可能确保不会因全面的军方节制,而造成地方的萧条。”

温彦博等人的脸色变得十分难看,李恪举荐征讨人选,把其中利弊都分析得一清二楚。

段玄志的确比他们推选的侯君集更合适。

“陛下臣赞同!”杜如晦站出来,第一个表达支持:“军方全面辖制地方,按照以往的经验,的确会造成地方大腿步萧条,陇右军府和河西地方这些年相处融洽,的确能够尽可能避免军管地方,倒退萧条的程度。”

“臣也赞同!”

“臣附议!”

“臣赞同!”

……

惊奇的一幕出现了,让关陇系感到十分棘手。

不但房杜、褚亮、魏征、高季辅这些人站出来表态赞同。

就连并州系的王珪和唐俭也赞同。

长孙无忌眼神余光看着李恪,深深地叹了口气,他准备了许多,只是没想到李恪竟然转变了,从开始的用其他手段平息西域,到现在的支持。

更提出由段玄志领兵。

这个提议,得到了除关陇系和关陇系交好的士族朝臣以外所有人的支持,就连并州系都不知为何转而支持。

昨夜并州系可不是这样的。

关陇系的同僚面对这种情况,只能黑着脸沉默。

他们再也无法用李恪为一己私欲来攻击李恪。

因为李恪很明确地承认,他就是担心战争这只猛兽造成地方的萧条,他支持开战,并且提出了更合适的人选。

在这种情况下,谁能说李恪还是为一己私欲!

长孙无忌看了眼外甥承乾,心中无奈暗道:差远了。

昨夜东宫之事,他事后全都了解了,于宁志的想法,外甥应该支持的。

长孙无忌心中感慨万千,缓缓走出来,朝中所有人被他的动作吸引。

在众人的注视下,只见长孙无忌来到殿中央,撩起衣襟,跪拜而下。

“这!”

“辅机这是做什么?”

“辅机……”

……

众人惊的面色都变了,下跪都用上了,所有人都为长孙无忌的举动而感到震惊,李世民都不由惊地想要起身。

不过他注意到长孙无忌从袖中拿出一道折子,又按捺住心中惊愕,耐心地等待着……

“皇兄,咱们这个老狐狸舅舅想要做什么?”李泰不知什么时候凑到李恪身边低声询问。

李恪翻了翻白眼,瞪了眼李泰,没有说话,看着似乎一下子显老,动作缓慢的长孙无忌。

这是一种故意做出来的行为!

上面的李世民看着心中十分肯定的猜测道,亦不由苦笑。

这种行为举动,能够博得许多故交好友的同情。

那怕是现在政见不和,看到长孙无忌现在这幅举动,恐怕都会想到昔日相交的种种,心中生出恻隐之心。

看一看,昔日秦王府的老兄弟,杜如晦等人神色怅然的模样,就是最好的证明。

李世民目光扫视殿内群臣。

遍观站在殿内的群臣,论这种手段,没有人能够胜得过他这位妻兄。

长孙无忌被誉为老狐狸,就是因为他能在任何时候,做出最有利于达成自己目的的行为。

手段可圆润,可犀利。

“臣有本奏!”就在所有人的关注下,长孙无忌举着奏折大声说道:“臣恳请陛下,再给太子一个机会。”

“准许太子领兵征讨西域,侯君集、温彦博辅佐。”

此言一出,温彦博不由微微诧异,他十分费解,为什么连他也要随太子征讨西域。

朝中大臣更是面露诡异,打量着太子、温彦博、侯君集三人,上次征讨高句丽,先锋就是这三人的组合。

已经失败过一次的组合,还能再重蹈覆辙?

所有人都沉住气,等着长孙无忌接下来的解释。

“太子身为储君,吐谷浑之败,高句丽冒进,如今朝野对太子议论纷纷,太子是陛下选出来的储君,是臣的外甥,臣是陛下亲自任命的太子之师。”

“臣身兼舅舅、太子之师的身份,却让朝野内外,对太子多有非议,臣罪该万死。”

“大唐还未到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安享太平的时候,周边尚有高原吐蕃,西域诸国、西突厥、还有不断向东拓疆扩土的阿拉伯帝国。”

“未来的大唐君主,没有军事才能,如何能够带领大唐强盛不衰?”

“故而大唐未来的储君必须是文治武功样样出色之人。”

“臣舍下这张老脸,求陛下再给太子一个领兵机会,如果太子此番失败,臣将第一个奏请陛下,废太子,另择贤明!”

这话出口,朝中诸大臣闻声色变。

废太子!

这话竟然从长孙无忌口中说出。

足可见为促成太子再次领兵,长孙无忌下的赌注有多么大!

“温彦博、侯君集辅佐太子,若此番再重蹈高句丽冒进之覆辙,臣请陛下杀之!”

“废太子之后,臣亦会请辞!”

“臣一生心血均倾注于太子身上,于太子之教导,胜过臣之亲子,臣伏微圣恭,请陛下恤一片执着不甘之心,深念陛下经年信任,臣不胜感激涕零!”

言及最后,长孙无忌话音哽咽,以额触地,双手高高举起。

哎!

上一章 第317章:以战争谋划陇右 穿越大唐我不想当太子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319章:长孙无忌的算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