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短篇小说 > 林则徐:十无益
本书标签: 短篇  传统文化  家规家训 

八、妄取人财,布施无益

林则徐:十无益

俗话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一般的理解都是说一个正直的人,喜欢财物,他会有正当合理的途径来获取,也就是说我们正当途径去赚取自己需要的钱财。

其实这句话不仅仅是告诉我们,赚取财物要用正当的手段和途径,引申的意思是说一个人能有多少财物,其实是与德行有关。其实就是厚德载物的意思,你有多少德行,你就会承载多少财物。德行不够深厚,那你的财物自然就少。

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妄取人财,即是不义。

如果用不正当的手段和途径获取到了财物,那就是不义之财。《大学》里有句话:“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这就告诉我们不义之财你得到了,也留不住,一定会出去的。

如果得到不义之财, 还妄想留住,想着用布施、做公益来求得心安,那也是无益的,到头来还是一场空。何不踏踏实实努力奋斗,用正当的手段获取财物,那才是心安理得。

我们自古就讲无功不受禄,如果你中饱私囊,顺手牵羊,这都是不义之举,也是不义之财。

现在的社会,人人都想发财赚大钱,人人也都有机会发财,但财富也可能随时消失。正是因为人心不足蛇吞象,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互联网时代,很多人靠网络发财致富了,但是很多都是不义之财。淘宝一姐薇娅直播带货,有人说赚了上百亿几十亿,但是偷税漏税,最后还不是受到了法律的惩处?她也做了很多公益事业,但是靠不义之财去做公益,这不是善行,只是一种伪善,是一种自我欺骗而已。

心中有信仰,为信仰去布施,这是善举。为了大众利益、公益目的而捐赠,我们都应该应该鼓励和倡导,也应该去赞美。如果得到的是不义之财,想用这样的善举弥补自己的过失和消除自己内心的罪恶感,那只会适得其反。因为布施和捐赠无法为你赎罪,作恶了,那就一定会有恶的报应,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功是功,过是过,功过不相抵。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其实后面还有一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这就是因果循环,天理昭昭。

我们伟大的领袖***曾经在《讲堂录》写到:货色两关打不破,其人不足道也。

货,就是指的财物。钱财是身外物,仗义疏财,自古都是英雄豪杰的行为;而爱财如命,终究难成大器。***一生不爱钱、不拿钱,不碰钱,领袖之风,后人真是难以企及。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唯利是图,必将会给自己带来灾祸。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不会因为你做了所谓的善事就会改变。

现实中很多这样的例子,我们在网上一搜就有很多这样的例子。电视剧里也有很多这样的情节,有一部电视剧我忘记是什么名字了,里面就有一个企业家,依靠做假冒伪劣奶粉发家致富,为了包装自己,就去做了很多慈善事业,捐款捐物成为名人,以为就这样可以免除惩罚,最后还是一样落得锒铛入狱。

所以,我们一定要谨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更要懂得妄取人财,布施无益。

上一章 七、时运不济,妄求无益 林则徐:十无益最新章节 下一章 九、不惜元气,医药无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