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校园小说 > 回眸,回眸
本书标签: 校园  暗恋  校园生活     

第十八章

回眸,回眸

路两旁树木的树干大致呈棕色和白色两种颜色,白色是先锋树种白桦,棕色以山杨和樟子松等为主。在我国的寒温带中,越往北,针叶树越多。

在一处针叶林边,同行的教授招呼司机靠边停下,将大家带下车,仔细地数着林边小树的年龄。

行进至漠河北极村,我们一组同学在“神州北极”石碑前合影,走到村北黑龙江的河滩上嬉水。在江畔的树林中,时而蹿出一只小松鼠。

看到滚滚黑龙江向东流,想起外兴安岭与库页岛失去的历史,还看今朝,我感到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北极村的民居屋檐低小,午饭后我们几位同学走入一家农户,与老乡交谈,调查他们的生活现状。老乡很热情,送出两条黄瓜,坚决不要钱。

告别老乡,我在最北邮局寄一张明信片回广州的家,以此为纪念。

晩八点半后太阳才落山。在晴朗的夜晚,遥远的夜空中,繁星点点。带队老师指着星星为大家讲述其中的奥秘。偶然有流星划过,惊起一阵呼声。虽然太阳已在地平线下,但远处尚有微弱的光亮,此为晨昏蒙影之美。

眼下是小暑节气,周围环境的温度仅有11摄氏度。而据天气预报,晚上最低只有9摄氏度,我穿了三件衣服,头一次在7月感到快冻僵了。

凌晨三点半,窗外已经比较明亮。

 

据说漠河县人口密度不足每平方公里5人,这一点我深有体会。在大兴安岭北部林区的几天,我坐在车上向外望去,往往是看不到其他车辆的。

离开漠河,我们就要前往本次东北边疆之行的最后一站——满洲里。这一段的车程依旧如之前一样漫长。

在一块裸露的山坡前,带队老师指着上面的沉积岩,讲述大兴安岭地区地质史,引导我们聆听岁月的的回声。

进入内蒙古后,公路旁边的森林里隐约出现了铁路,铁路和公路时而平行,时而交叉,彼此靠近。我们在根河住一晚,次日探访敖鲁古雅这个森林里的部落。部落里的帐篷高高搭起,有饲养的狍子和驯鹿。树上的黑松鼠与人们混熟了,时不时从容地去景区的摆摊上找东西吃,人们对此早已默认。 在景点短暂参观后,行程继续,呼伦贝尔大草原就在前方不远处。

 

当最后一棵树木消失时,展现在眼前的是呼伦贝尔大草原。草原边缘有的地方被开垦为耕地,种上小麦、油菜花、土豆等。小麦还未成熟,那青色麦浪,与远方被风吹拂的草原融为一体。

早期的蒙古牧民过着传统意义上的游牧生活,据说他们一生只洗3次澡,出生、结婚、死亡各一次。改革开放后,1982年,草原和广大农村一样实行“大包干”制度,把草原用围栏划成若干块,根据人口分给每家牧民。分得最大的那一户人家的草场能从远方左边的山头绵延到右边的山头。

其实蒙古牧民很有钱,他们拥有大量值钱的牛羊。现在新一代的蒙古牧民用通过牛羊赚来的钱去城里买别墅享受,用约1.8万元的月薪雇汉人放牧。只有老一辈的牧民坚持传统的游牧生活。

人们仍旧遵守着古老的规则,不准在河流内洗澡洗衣服,像爱护自己的生命一样爱护草原,况且那么大一片草原,也不可能都被撒上化肥,所以说这里的牛羊很幸福,吃的是中草药,喝的是矿泉水。

上一章 第十七章 回眸,回眸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十九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