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碎星谣
本书标签: 穿越  玄幻言情  穿越架空 

第十七章 考教

碎星谣

  烨国属火,皇宫内外皆以红色为主,红墙红瓦,只有御花园的一抹翠绿点缀其中。湖心亭中,烨皇也是一身大红色的皇袍端坐于中,衣上用金线秀着团簇的祥云。星落一看便知,这是星氏百货的工艺。

  烨皇身后,大皇子岑墨垂手而立,正是星落进城那日里茶楼上的锦袍男子。

  父女对烨皇行了大礼,星落抬头之时,见了烨皇面貌却是一愣,烨皇说道:“小姑娘,岫海城外西山一别,已有几年未见,你已经出落的如此了。”

  星落莞尔一笑,说道:“没想到当年无意救下之人居然是陛下,当时小女子年少懵懂,真是对陛下无礼了。”

  “陈年旧事,不提也罢。”烨皇给星落父女赐了座,才从内侍手中的托盘里,拿起了几枚箭簇在手中惦着:“端木爱卿,这是城外那作坊刚刚打造的试做之品?”

  端木说道:“陛下,这几枚是初次量产的箭簇中随意挑选的,若说是试做之品也可。”

  “这就是说,已经可以大量出产了?”

  “正是。”

  “九月底可能交付百万只箭簇?”

  “作坊每日至少可出产万枚箭簇,此时尚有三月有余,若是人手物料充足,应当可以交付。”

  “星落你那作坊的出产,总会让人耳目一新。有了机会,真想去你那作坊看看,就比如着箭簇,究竟是如何才能够如此的整齐划一……”烨皇将箭簇在手中仔细端瞧着,却突然拿起另外几枚箭簇放在一起比对,似乎发现了倪端,便说道:“既然已然量产,只是为何这是十枚箭簇之中,有一半的残次品?”

  端木连山将箭簇接在手中仔细观瞧,又在腰间的布囊之中拿出一把铜尺比量,问道:“大小尺寸重量皆与图纸中无异,臣不知陛下所说何意?”

  烨皇拿起另外一枚箭簇说道:“这枚箭簇,尖端尖锐无比,刚刚我触及之时甚至划伤了手指,而你手中这枚为何却无尖无锋?”

  星落听了,在一旁抿嘴偷笑,烨皇猛然又见了那箭簇端面整齐,不像断裂缺失,便又问道:“难道这是刻意为之?”

  星落说道:“陛下,确实刻意为之。”

  “把缘由说来听听。”

  星落见烨皇被提起了兴趣,便说道:“箭簇分两种,一种重箭所用箭簇,重七钱,尖端无锋,只为弓手阵前抛射之用,以军中制式的四力弓射之,五十丈可尽透一分厚的铁甲,但是此种箭簇只对铁甲效果最甚。

  “所以小女子又设计了另外一种轻箭,比重箭轻二钱,尖端锋利无比,使用的四力弓,抛射可达六十丈,直射亦可达三十丈,射程之内身着皮甲或者无防护之敌皆可尽透。但因钢极易折,轻箭对穿着铁甲之敌收效甚微。”

  见烨皇眉心紧皱,似乎有些不解,星落又详细说了为何要将重箭消去尖峰,烨皇听着一直点头,也不知是否真正懂了。烨皇又问:“听说本来工部在城里为你选了一块地建造作坊,可你为何执意要把作坊建在城外?”

  星落说道:“陛下,作坊里的机器都需要水力驱动,城里虽然也有水路,但水力太弱,无法供机器使用,所以作坊建在城内确实不便。”

  “你那个作坊既然为国造器,孤悬在外安全之事便不可小觑。”烨皇向大皇子问道:“老大,你有什么办法?”

  岑墨说道:“父亲,孩儿以为应该在作坊附近驻扎一直军卫负责保卫。”

  烨皇转头看向星落,说道:“你看如何?”

  “小女子谢过陛下了,此番便可可全心关注生产,而不用分心顾及其他了。”

  “恩,那此事就这么定了,老曹,派人去兵部安排一下。”

  说着说着,君臣之间又开始闲聊起家常,谈笑间,星落顺便又与烨皇谈成了一笔供应五十万支羽箭的生意,不知觉间,已是天色渐晚,日落西山了。

  皇宫宫门会在日落之后落锁,自古也没有过皇帝将臣子留宿皇宫的先例,端木连山拜别了烨皇,带着星落离开皇宫。

  看着星落父女离去,岑墨也要离去,烨皇对他说道:“岑墨,你那宫里也没有佳人陪伴,过来陪我坐坐,咱们父子说说话吧。”

  岑墨本想借故离去,可看着烨皇眼神灼灼,也只好应了,烨皇说道:“你看星落这女子品性如何?”

  “才色皆优。”

  “若是许给你为妃,你可愿意?”

  岑墨听了一愣,想起坊间关于皇帝要为这女子指婚的传言,原本只当是传言,这时听了烨皇与自己提及,心中一喜,但是又不敢表露,只好先矜持一番,等到父亲追问之时再应允,便说道:“这个……孩儿以为不妥。”

  “哦?为何?”烨皇听了一笑:“这女子的色便不说了,有才,更有财,若是得了这女子,对你来说难道不是助力?”

  “刚刚一番言谈,孩儿发现这女子思路敏捷,行事果断,又对父亲面无惧色,想必性格定然也是桀骜不驯……,以孩儿的性子,恐怕难以驾驭此女。”

  “你既然这样说,那么此事就罢了,皇子见了都会打怵的女人,我倒要看看最后花落到了谁家。”

  岑墨一听烨皇此话,难免一阵唏嘘,若是刚刚应了就好,但圣命难违,心中也只好作罢,只是想着日后若有机会再去纠缠一番。

  烨皇又说道:“我在十七岁之时便被你祖父立为国储,如今你已经年满二十,可知道我为何至今仍未有立储之意?”

  岑墨连忙回道:“孩儿不知,也不敢妄猜圣意。”

  “我看你是不想说才对。”烨皇将脸沉了下来,说道:“说吧,算是我对你的考校。”

  见父亲脸色有变,岑墨只好说道:“孩儿兄弟六人,父亲只带孩儿一人在身边学习政务,恐怕早已有了立储之意,一直耽搁着……孩儿猜想父亲是在等待时机。”

  “也对,也不对。你知道户部的官员怎么说我?”

  “孩儿不知。”

  “他们说我穷兵黩武,不顾百姓贫苦,每年耗费大量钱财在军备之上,你与苏锡常那老狐狸走的进,想必你也在这里面乱嚼过舌根吧。”

  “孩儿不敢。”岑墨连忙将头脸低垂,不敢正眼看着烨皇。

  “可你们又怎么知道我的苦心!”烨皇说着,拍打着身边烨国的全境舆图,不禁怒火中烧:“想我烨国周边,北有野人瀛,南有土人黎,西南又有蛮人番,东边大海浪高数十丈且无边无际,群敌环伺啊,只因我大烨土地肥沃,风调雨顺。若不能养兵备战,谁知这些饿狼什么时候会一拥而上,将我大烨撕得粉碎!

  “老三老四老五,平日里不学无术,只知享乐,我从未想过将位子传给他们,老六年幼,此时也不在考虑之列。所以,能够接位之人只有你与老二。

  “你性子羸弱,平日里也是遇事不争,若是我死之前能够平定四方,你可为守成之君;若是我死之后,兵乱犹在,你可为百战之君?”

  “无论父亲如何抉择,孩儿都谨遵圣命……”

  听了这个答案,烨皇只能无奈摇头,叹气道:“你去吧,我有些累了。”

  岑墨行礼离去,烨皇仍在亭中坐着,眼神迷离不定,身后的内侍来到身旁,俯首言道:“陛下,起风了,莫要着了凉。”

  烨皇仍未起身,远远看着岑墨身影,只是说道:“老曹,你怎么看?”

  “老奴不知陛下问的是何事?”

  “别给我装傻,你明明知道我问的是立储之事。”

  “老奴不敢妄言国事……”

  “你说若几个皇子争起来,谁最有胜算?”

  “哪位皇子最后得位老奴不敢妄言,只是知道,若是在真的争起来,恐怕天下又是一场大乱。”

  烨皇深深叹气:“我有兄弟六人,姐妹两人,如今只有两个姐妹活着,其他兄弟五人全都死在争储的路上。当年若不是有你们几个相助,恐怕如今我也是白骨一堆了,不知这江山便宜了那个兄弟。”

  “陛下得位乃是天命所归。”

  “屁话,如同现在的勉儿,我也想过做一个悠闲的王爷衣食无忧,可是得位之人却想赶尽杀绝!若不是为了妻儿,我哪来的勇气去夺嫡争储。当年随我争位之人,死了无数,如今活着的只有你,广泓与老常。

  “广泓只想做个闲云野鹤,不问世事。老常……算了不说他了,十几年没有消息,自他出走,也不知现在是否还活着。只有你,一直在我身旁候着,忠心耿耿,闲暇之时,与我说些体己的话儿。”

  “老奴是陛下的家奴,这些都是应该做的。”

  “趁着北方乱事正酣,无暇南顾之时,就让老大、老二,还有外面那三个窝囊废争上一争。话说攘外必先安内,国内尚且不安,如何有心对外?若不能对外,战事不绝如何守成?”

  烨皇目光灼灼,曹内侍看的不禁心惊胆战。

  “任凭国破山河碎,孤自稳坐钓鱼台!”

上一章 第十六章 定 碎星谣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十八章 偷得半日,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