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短篇小说 > 经典加经历
本书标签: 短篇 

张爱玲传4:母亲对张小姐的人格塑造的影响

经典加经历

还记得上一章提到的“我抗争,所以我活着”的敏感而又顽强的张爱玲吗?或许正是这份敏感让她意识到留在父亲家中的危险性。所以她在病中也要逃出来。然物极必反,这份敏感既成就了她,也伤害了她。

张爱玲逃到母亲家中,由母亲供给生活与教育费用。在母亲家中她不像一个受尽委屈,终于回到温暖母爱中的女儿,倒像是来到贾府中的那个“步步留心,处处在意”的林黛玉。她的母亲现在也是在窘境中,她的出现无疑增加了她的母亲的负担,所以她才感到母亲是作出了牺牲。她三天两天向母亲伸手要钱,却使母亲渐渐地不耐烦了。小时,她站在父亲的烟炕前面要钱买钢笔或交学费之类,父亲躺在烟炕上吸鸦片,她久久地得不到回话;如今,她在母亲那里感到的不耐烦让她尝到了另一种“琐屑的难堪”。或许正因为她对向父母讨钱时感到的那份羞辱难堪有着过于分明的记忆,张爱玲后来一再挑战式地特意宣称她对金钱的直率立场。

当然她同母亲之间的隔阂不可能光是因为零用钱。母亲一去七八年,这段时间正是张爱玲性格成长中最重要的时刻,也是可塑性最大的时期,而且母女二人天各一方,过的是全然不同的两种生活,当她归来时,她在女儿心目中诚然还是——至少暂时还是——那个“辽远而神秘”的形象,但女儿已经不是她记忆中的女儿了。她母亲多少有些失望,因为女儿没有如她期望的那样成为一个淑女。

这正是问题的关键所在。以她的敏感,张爱玲不可能意识不到母亲的失望,以她原先对母亲一贯的仰慕艳羡之情,她当然想让母亲满意,甚至暗中非常希冀得到母亲的赞许,但是她力不从心。更糟糕的是,因为得不到母亲的任何鼓励和嘉许,她不断地意识到母亲一再流露出的失望、怀疑和不耐烦,这使她感到紧张和慌恐,就像一个在考场上使尽浑身解数仍然屡战屡败的小学生登上考场一样。对于学做淑女,她再也没有幼时那种跃跃欲试的劲头和游戏的心境。她只是一次又一次地想到,“我不该拖累了她们”,并且更加意识到自己的无能。

张爱玲母亲的淡漠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性情的索然寡味。她属于张爱玲后来反感的那种被各种定型感情和生硬的条条框框所拘囿的人。她成了一个对姿态比对内心的感受更感兴趣的人,几乎丧失了对于本然的情感的体验能力,包括对母爱的体验。当她尝试对女儿实施她的淑女培训两年计划时,她的这一面愈发暴露无遗。她不体谅女儿的苦衷,只是一再用她刻板生硬的“淑女”标准,用她不时流露的怀疑,用她的不耐烦提示女儿的不合格。事实上,她的那一套标准已经成为对张爱玲天性的压抑,而那一番训练对于张爱玲也成了一种不折不扣的痛苦折磨。如果张在父亲家的遭遇是一枚苦果的话,那么她在母亲家里尝到的仍是苦果,而且不见得比那一枚更易于吞咽。重要的是,母亲的苛责使她在心理成长的这个决定性时刻丧失了她最需要的东西——自信心。

在学校,张爱玲的懒散、生活自理能力差虽然在同学中传为笑柄,但她的优异成绩,尤其是写作方面的天赋却令同学佩服,且得到老师的称道;在父亲家中,她虽然得不到家庭的温暖,但父亲对她在写作方面的天赋是引以自豪的,而且不吝于鼓励和褒奖。张爱玲别无所长,可以说那段时间里,她的优异成绩和写作方面的天赋是她的“日益坚强”的自信心的全部源泉。

但是她母亲更关心的显然是她是否具备了淑女的风范,而对她的写作才能毫无兴趣。

她对女儿在应付淑女环境时的笨拙、迟钝一再流露出来的不耐则无异于暗示张爱玲,她的那点才华没有什么了不起。张爱玲自己的一套人生见解和生活方式那时还未形成,她没有有意识地抵抗母亲对她施加的影响,也无力抵挡这种影响。而一旦采取母亲的立场(哪怕是部分地采取),她的自信便岌岌可危,又因为处在情绪最易波动、最容易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的时期,自信甚至很快地走向了它的反面——自卑:她所自恃的一切现在被认为是不足以凭附的,那么除此以外她还有什么?她发现自己一无是处:“我发现我不会削苹果。经过艰苦的努力我才学会补袜子。我怕上理发店,怕见客,怕给裁缝试衣裳。许多人尝试过教我织绒线,可是没有一个成功。在一间房里住了两年,问我电铃在哪儿我还茫然。我天天乘黄包车上医院去打针,接连三个月,仍然不认识那条路。总而言之,在现实的社会里,我等于一个废物。”

当然,不论是在哪一个家,环境加予她性格发展的指向都是一致的:朝着内省、敏感、自我封闭的路上走,而孤独与寂寞则不可避免地成了她早年生活中最重大的情感体验。张爱玲的寂寞与孤独中包含的内容是多重的,而安全感的匮乏构成了它的核心。她把自己从父亲家放逐出去,可是因为做不了合格的淑女,也不能顺利地走进这个新家。所以她在家庭生活中是个边缘人,关键是自她年纪稍微大一点,比较懂事之后,她一直没有找到一种家的感觉。她有家,而且这个家可以供给她优裕的物质生活,但是在心理的、情感的意义上,这个家等于不存在。家通常具有的避风港、庇护所的意味对于她都很快地消失了,在自己的家里她反倒更尖锐地感到缺少安全感,像她自己描述的那样,她觉得她是“赤裸裸地站在天底下”——用“赤裸裸”来形容得不到保护的感觉实在是再准确不过了,所以她一再陷入自怜与自卫相混合的奇特心态。

要重建自己的信任,要重建自己的安全感实在艰难,尤其是她养成了内省、多疑的习惯之后。她在一首诗中写道:曲折的流年,深深的庭院,空房里晒着太阳,已经成为古代的太阳了。我要一直跑进去,大喊:“我在这儿!我在这儿呀!”这里面有一种疏离的性质,不安全感几乎要发展为梦魇式的恐怖。虽然可以有更广大的解释,但它无疑也贴切地传达出她感到自己被遗弃的真实感受,这种感受最初是由她的家庭让她领略到的。日后她将把她的不安全感发展成为某种对人类普遍处境的认识: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时代重压下的无家可归的孤儿。

好了,本章就分享到这儿。读到这里,我很心疼张爱玲,爹不疼妈不爱的她终于还是在她那过分敏感得性格下走向了自卑且缺乏安全感的性子。当然,这其中影响最大的还是来自于环境,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人是如何渐渐地失去自信的。当外部对我们的评价只有唯一的评价体系,而我们的优势又有没有办法符合这个评价体系的时候,就会渐渐变得自卑。就像张爱玲的母亲无视张的写作天赋,只盯着她的淑女计划,最终导致张变得越来越自卑。同样,有时候我会想,处在高中时期的我们为什么这么容易自卑,我想其中很大一个原因是成绩是唯一的评价体系,当我们的优势不是成绩时,而我们的成绩一时半会又跟不上的时候,我们自然会变得越来越自卑。这样自卑的处境下,张的选择是什么呢?她又是如何重获自信的?亲爱的,希望你也能借他人见自己,从而完善自我。下期我们一起去看看通过读书艰苦奋斗而重获自信的张爱玲。我是preview,我们下章不见不散。

上一章 张爱玲传3:我抗争,所以我活着 经典加经历最新章节 下一章 张爱玲传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