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短篇小说 > 人间烟火气
本书标签: 短篇  愈治  文艺     

无知者有罪

人间烟火气

        自西风渐进,乃至完全被我们中国接受,我便看到了盛唐气象。盛唐是强盛的王朝,十分兼容并蓄,而这海纳百川的胸怀是我们中国的优良传统呀!

        也是因″海纳百川″,我们的中国公民便不只是学西洋了,连东洋也要借鉴借鉴的,毕竟有容乃大嘛!所以,部分中国公民渐渐演化成了东洋浪人,不再走顺当的西洋绅士风了。

       ″唉,西洋绅士有什么了不起,东洋浪人才最酷最浪!″

        于是呢,我陆陆续续瞥见了些新闻,又听得了些关于东洋新潮的消息:一是,深圳女子身着和服上街遭路人诟病;二是,旅顺博物馆前一名女子跳东洋舞。三是,Z君在靖国神社参观。一时间,令我啼笑皆非。我且谈谈我个人的一些看法。

 

(一)

        中国的汉服,其实是和服的老祖宗。自中倭两国往来后,日本就一直在潜心学习中华文化,不光学习制度,连生活习惯也要学的。于是,我们的″华服″也的确是华服,中华的华美汉服也被学了去了。不过,后来的东洋人,一怕不合身,改了样式;二怕不是原创,改了名字,这才有了″和服″。可见,和服是中华汉服的后代。

         而一位中国公民穿着所谓″日本和服″,倒不如看作嫁出去的女儿,改了个姓回来,到底还是穿着,汉服,的后代。我们对于和服的诟病其实是出于文化不自信,把和服看作日本产物,而且把它推上″国恨家仇之象征″的断头台。女子无错,她没有反驳路人的诟病,和服也无错,它只是被东洋人改了面目,成了"国仇"的象征。错的应是东洋人给汉服改名换姓,改头换脸,然而不换血换根;应是他们看到跪下的德国人,然而依旧自视其高。

(二)

        旅顺,历史上的旅顺大屠杀便发生在这里,日本人黄衣利刃下的罪行将会是史册上永久的血痕。而一位中国公民身着日风衣着,在旅顺博物馆前跳日系舞,甚至发布视频在网络上引人耳目。虽然“不知者无罪,闻之者足戒",但是,并不是″不知"就可以作为"无知″的挡箭牌。假如一个小男孩,进了女浴室,这可以称″不知者无罪″,可是,日子久了,小男孩长大了再去便是″无知者有罪″了。而且,有些早熟的孩子机灵得很,明白什么是“不知者无罪”,于是事事皆不知,事事皆无罪。然而真的不知?可想而知。

         如今,这名女子已经在为自己的不当行为悔过了,希望,″闻之者足戒″吧!

(三)

         Z君的人设也塌了,要叹一句贵圈真乱还是贵圈总乱呢?这留给媒体公知之类说去吧。我只能叹一句:″唉,无知者有罪。″

        为什么呢?

      ″不知″是本就没接触过某一方面的事物,而″无知"是不知道存在的客观事实。这不单单是一字之差。

        说起Z君的人设与现实之差,可以用名不副实形容,果然人设终究是人设。假设他爱读书,然而唯独不知道靖国神社,真的不知道?可Z君近年来参拜各路神社不断,总不会不知道吧?我们一搜靖国神社,得到″五谷轮回之所″;二搜节日,得到″日本投降纪念日″,如此看来,Z君用的恐怕不是中华的浏览器。此谓之,″无知者有罪″!

         一面面做东洋浪人,一面面又想删去证据,这大抵叫作″心虚″。

        您现在该悔的,应是不合时宜与″忘了本"。神社,是日本神道教的产物,而日本神道教相信万物有灵,因此,不论妖怪人神鬼皆是他们的神。而靖国神社,客观事实上是″东京招魂社",的确供的不是人,他们收藏了日本对外侵略的光荣战役之证据,摆放了"屠夫″们的牌位,点燃了白蜡烛的。如此丧气之地,生人有何贵干?物以类聚?

        接纳西洋文化已成常态,可是为什么大兴东洋浪人标新立异?我们要做的应该是让中华文化走出国门,而不是让东洋浪人在中国浪。

        有人提起国仇,说经济全球化了,人类命运共同体了,放下仇恨吧。我可以达观看待:"我可以放下仇恨,但我会永远记得,我们中国不能被任何弱国所欺负!"

       

         对于一切无知者,我只送一句名言 :″小的时候,不把他当人,大了以后也做不了人。″

上一章 读书有用论 人间烟火气最新章节 下一章 言传身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