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上海滩(续集)
本书标签: 历史军事  明星明人  电影 

红顶商人(1)

上海滩(续集)

胡雪岩到底有多少钱?

据人们估算,鼎盛时期的胡雪岩,手握两千多万两白银,可谓是富可敌国。不仅如此,胡雪岩还因以自家家底抵押向英国汇丰银行贷款1800万两白银,协助左宗棠一举收复新疆,因而他被清政府授予布政使衔、赏穿黄马褂,带二品红色顶戴,并总办“四省公库”,成为了清末著名的红顶商人。

尽管胡雪岩有钱有权有地位,却最终落得个倾家荡产,一贫如洗,郁郁而终的下场。那么,富可敌国的胡雪岩,为何落得这般结局呢?

表面上看,胡雪岩的失败是因为经营生丝生意出现了问题,可实际上深层次的原因,却是源于胡雪岩自身的弱点。

胡雪岩过高估计了自己的能力,又过低估计了与洋商斗法的难度。清光绪八年,胡雪岩联合华商抵制洋商,试图通过大量购入生丝,掌握丝茧贸易的话语权,为此,胡雪岩一口气购入生丝1.4万包,价值2000万两白银,相当于上海全年生丝交易量的三分之二,一下子令整个上海市场“一丝难求”。

无处买丝的洋商,惊慌之下只得找胡雪岩谈判,提出加价1000万两白银,收购胡雪岩手中的生丝。胡雪岩见洋商求上门来,哪肯轻易松口,他当即告诉洋商,想买生丝可以,但要加价1200万两。

洋商听后,一时颇为犹豫。胡雪岩的要价实在太高,洋商不禁想找找其他门路,看看是否能以更便宜的价格买到生丝。更为重要的是,洋商担心一旦答应了胡雪岩的要价,今后生丝的定价权便全由胡雪岩掌控了,这是洋商绝对无法接受的事情。

就在洋商犹豫之际,突然传来了意大利生丝大丰收的消息,紧接着,中法战争爆发,华商价格同盟不攻自破,胡雪岩手中的生丝,一夜之间身价大跌。无奈之下,胡雪岩只能忍痛贱卖,以亏损1000万两白银的惨痛代价离场。

这场中外大商战,最终以胡雪岩落败收场。究其原因,一方面是胡雪岩在商业领域取得了非凡成就,让他轻信自己在与洋商打交道时也能占尽便宜,殊不知洋商的背后都有财团支持,胡雪岩相当于以一己之力,与整个西方财团抗衡,其难度可想而知。

另一方面,胡雪岩忽略了国际市场对国内大宗商品的影响,缺乏相应的风险预案,导致其在市场剧变后无力应对,只能止损离场。

除了低估洋商的实力外,胡雪岩自身眼光的局限性,也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他的失败。

胡雪岩与洋商斗法的时代,恰是工业革命后,西方纺织业大发展的时代。英、美等国先后建立了机器缫丝厂,通过工业化生产,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当时一台机器一天的生产量,相当于同样时间内,30名工人持续劳动所产生的效益。然而,纵使机器生产的效率奇高,胡雪岩为了维护江南养蚕人家的生计,依旧坚持手工生产,并且拒绝了人们让他低价收购蚕农们蚕茧和生丝的建议。

如此一来,胡雪岩手中生丝的成本便一直居高不下,偏偏欧美发生了金融危机,对生丝的需求量锐减。上海生丝主要出口国家法国,生丝进口量下降了53%,而另一重要的贸易伙伴美国,丝绸进口量也减少了46%。重重迹象表明胡雪岩面临着崩盘的危机。

上一章 抬棺西征 上海滩(续集)最新章节 下一章 红顶商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