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上海滩(续集)
本书标签: 历史军事  明星明人  电影 

梅津美治郎

上海滩(续集)

陈公博这一日忙了起来。自打上次在崇明岛好许文强会晤后,他自认为发现了一个高级人才,随急委以重用,要许文强做自己的工作秘书兼日语翻译。

中秋节之前一日,陈公博带着许文强来到杰斯菲儿路79号,日本驻上海领事馆,拜会驻地领事梅津美治郎。

那看门的日本宪兵见陈公博的车进得大院,上前替他开车门,只见陈公博穿了套藏青色的西服,外加一件银灰色风衣,打了条黑色领带,脚蹬老人头皮鞋,头发向后梳得一丝不苟,摸了把摩斯,苍蝇都站不住脚。陈公博身边站了为穿褐色西服,头戴灰尼的宽边礼貌,个头在一米八,手提一只黑色的鳄鱼皮公文包,脚踩褐色的皮鞋,打了条黄色的领带,给外扎眼。

许文强对那开门的日本宪兵说了句日语。

许文强“哈吉买马西道,多坐!”

意思是初次见面,请多关照!那日本宪兵立正敬礼,用日语回了一句:“嗨衣!多着”意思是请!

梅津美治郎正在客厅泡着一壶福建的铁观音茶,一排做工精细的景德镇小茶器,上好的古檀木做的茶几,坐旁放了个焚香的铁炉,一缕青烟从那炉子了寥寥升起。梅津美治郎穿了套黑色带白花的和服,宽大的腰带束在肥胖的腰上。这和服穿着宽松,并不显得人胖。旁边一个漂亮的日本侍女正往那炉火中加木炭,煮茶的壶里冒出一股沁人心脾的茶香。

其实日本茶道在日本是一种仪式化的、为客人奉茶的最高礼仪。原称为“茶汤”。日本茶道和东亚茶仪式一样,都是一种以品茶为主而发展出来的特殊茶文化,但内容和形式却有别。从源头来看,日本茶道源自中国。日本的煎茶道以及东南亚其他地区的茶道大部分源自中国广东潮州的工夫茶。而日本茶道分为抹茶道与煎茶道两种,“茶道”一词在日本,所指的是较早从中国功夫茶发展而来的“抹茶道”。日本茶道是在“日常茶饭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它将日常生活行为与宗教、哲学、伦理和美学熔为一炉,成为一门综合性的文化艺术活动。它不仅仅是物质享受,更多的是通过以茶会友,从喝茶中学习茶礼,待人接物之道,陶冶性情,培养人的审美观和道德观念。

梅津美治郎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法学系。早年对中国文化颇有研究,汉语说的流利,可以说是个中国通。战前从曾来过中国,二战爆发后,近卫文磨把他调回东京,委以重任,先后出使美国,珍珠港事件爆发时,他正代表日本和美国谈判。日本人背信弃义,一边谈判,一边偷袭美国海军基地珍珠港,使美国损失惨重,罗斯福总统被迫对日宣战,梅津美治郎回国,被调往上海工作。

许文强和陈公博来到梅津美治郎的客厅。早有警卫报告这位上海领事。梅津美治郎站起身,喝了口面前的小杯茶水,清了清嗓子。就见陈公博已经进入客厅的门。

陈公博哈巴狗似的对梅津美治郎笑道:“哎呀,梅津先生真会享受生活啊!这一大早就喝功夫茶。”

一旁的许文强用流利的日语翻译了陈公博的话,倒是引起梅津美治郎的注意。其实,梅津美治郎是完全可以不用翻译听懂陈公博的话。只是在正式的外交场所他还是要摆点架子,用日语叽里呱啦的说。

梅津美治郎掉头对许文强笑道:“哦,这位先生的日语说的很地道啊!可是留日的?”

许文强“是啊,以前大学就是学日语的。”

梅津美治郎呵呵一笑。“这次我看陈先生找对人啰。”

上一章 日本人的中秋节 上海滩(续集)最新章节 下一章 茶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