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明星同人小说 > 陌上——九世情缘
本书标签: 明星同人 

朱正廷(古篇四十五)

陌上——九世情缘

朱正廷一日观尽前陵碑的消息传遍了天书陵里,那些曾近抱团凑在一起看他笑话的人现在都笑不出来了,在这个时候,他们才不甘心的承认,这个少年是真的很强,无关运气。

天书陵外,也同样有人在注意着这个从西宁镇上来的少年,在离宫的深处,那位教宗大人正在给一盆长的正好的盆栽浇水。

拿着剪刀细心的裁掉旁枝,黄教士将天书陵中的事都传达给了教宗大人,他并未表现出惊讶的神色来,教宗虽不在天书陵中,但对于里头发生的事也算了如指掌,想必这个消息能够传到他这,宫中那位更加尊贵的人应该同样也知晓了。

甘露台上的夜明珠依然璀璨如昼,天海圣后独立于高台,身后的石桥上站着女官莫离,她将朱正廷一日观尽前陵的消息告诉了圣后,圣后伸出手,似在抚摸头顶那片无垠的星空,高贵美艳的脸上平静无波。

“模仿前人,终究是无法超越,这世间,也只会有一个陈独夫了。”

这句话,莫离并没有听懂,她只知道,在她还是朱正廷这个年龄,尚未通幽,哪怕是当时年龄最小破格进入天书陵观碑悟道的弟子,她读碑的速度都不及朱正廷的三分之一,圣后娘娘却说,他不过是在模仿前人,如若每个人都能像陈长生那般模仿前人读尽前陵碑,岂不是大周之幸?

这个疑惑,圣后不会给她解答,在这个世间,能明白这话中深意的,也没有几人了,而这几个人,也早都活到圣后的境界,成为这片大陆数一数二的强者。

曾经,要追溯到很久以前,天书前陵十八碑,而这最后一座碑,在当时被陈独夫毁去,谁都不知道他为什么要毁去最后一座碑,有人猜测他在那座碑上看到了什么,却不希望后人同样发现这个秘密,所以重返天书陵将最后一座碑毁去,从那以后,天书陵的前陵,就只剩下十七座碑。

后来再也没有人知道第十八座石碑上写了什么,除了陈独夫。

朱正廷的确很强,从他能够一日观尽前陵碑就显而易见,可是再强,也无法超越陈独夫,因为第十八座碑已毁,他无法参悟其中的秘密,也就无法知晓这个藏在天书陵中的秘密。

如果说这世上有一个人对于朱正廷能够一日观尽前陵碑毫不惊讶的话,那就是此时正在草屋中做饭的落落,因为她相信他,无论在前世,亦或者今生。

我答应给先生做一道红烧排骨,虽然食材简陋了些,但不影响其味道,只是惊呆了一干围观的人等,吴阳和轩辕他们最先回来的,折袖随其后,接着便是离山剑宗的几人。

这段时间里一直呆在草屋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朱正廷却反倒成了最后一个回来的人,关飞白和七间作为年龄稍小的弟子,显然没有师兄那般襟怀,闷闷的坐在书桌前专研着荀梅前辈留下的笔记,想试图看出朱正廷究竟从这本册子里看出了些什么。

苟寒食在帮着曦瑶殿下择菜,吴阳比较闲不得,不停的拉着轩辕和折袖讲朱正廷方才解碑的事迹,若是有山中恰好路过的其他弟子,还要提高分贝重复说上几回,生怕有人不知辞新学院的朱正廷一日观尽前陵碑的事情。

朱正廷回来时,便看见这样一副场面,屋子里闷头看书的两个少年,身上穿着离山剑宗简单的道袍,应是关飞白与七间二人,吴阳因为太过呱噪被折袖用一个刚蒸好的馒头塞住了嘴,他好不容易挣脱出魔爪,拿着馒头长吁短叹,自己作为汶水吴家的大少爷是如何的金贵,竟落得一个馒头就被打发的下场,语毕还咬了几口。

轩辕正帮忙端菜,看见他进屋脸上露出憨厚的笑容,“是先生回来了!”

于是他的眼中跳动起一抹红,轻快明亮的,少女黑色的长发在空中虚无的晃了下,露出一张清艳动人的脸,眼中带着分明的笑容朝他奔来,他下意识的张开手敞开胸怀去迎接,直到那柔软的身躯落入怀抱里。

“先生!”她扬起沾到了面粉的小脸,朱正廷含笑伸出手,用袖子给她擦了干净,“总是弄的和小黄似的。”

我一听,就撅起了嘴,小黄是百花巷中里头的一只流浪猫,这只猫脾气高傲的很,只有到了饭点会准时出现在辞新学院厨房里,一副等待投喂的样子,吃饱喝足了就拍拍屁股走人,完全没有点猫在屋檐下的自觉。

夜晚,朱正廷同草屋里的几人分享了一下自己观碑的感悟和心得,他用实践证明了自己的观碑法是可行的,然,现几人都已或多或少的解开了碑文,找到了自己的方法,若是遵循朱正廷的方子那又只能重头再来,并且,朱正廷的解碑法并不一定就适用于他们,是所谓修行在个人,便是如此。

第二日清晨,秋日山中起雾,天凉如水,我起早打算和先生一同去观碑,他今日要重头再解天书碑,第十七座天书碑后,前陵碑中还有一座断裂的石碑,第十八座碑文,在前陵一个险峭的悬崖之上,那座碑已经被毁,无法解读,自然没法彻底参悟其中的天道,不过这其中的奥妙先生很快就能自己参透,我也无需多言,今日,我也得解几座碑才行,否则,我恐怕就要成为这天书陵中唯一的一座碑都解不开的人了。

就在昨夜,一直困扰在朱正廷心头的一个迷雾解开了。

这些天来,他观碑文上的线条走向,山中光影变化,它们都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产生不同的形状或联系,物体是不变的,但位置是相对的……这句话!

在陈独夫的笔记中也曾提到过!

凌烟阁静思那晚,他曾阅读过陈独夫的笔记!并在其中看到了一副不完整的星图,那星图的线条似乎就是天书碑化繁为简重新组合后过的形状!

原来,天书碑竟然是一副星图?

难怪他一直觉得自己的解碑方法出现了差错,因为星图本身就是不完整的,天书碑也是不完整的!

照晴碑前,再看到朱正廷,先前态度傲慢轻蔑的其他各院弟子,都收敛起了脸上的神色,他们不解的是,为何朱正廷还要再到第一座碑来,他不是都已经解开了所有前陵碑了吗?

“那我先到前面找吴阳他们玩去啦先生!”我不想打扰先生思考,和他打了招呼,摸了摸碑面,一阵清风徐来,人影已失。

这个画面这些天来就像是噩梦一般萦绕在那些苦苦研读照晴碑不得解的人心中,天赋之间的差异就好像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阻隔了强者和弱者。

他们不知曦瑶殿下如何解碑,先前她一碑不解,想必就是在等自己的先生,现在朱正廷已经解开了前陵碑,她当然就不需要隐藏实力,轻轻松松的就解开第一座碑往前走了,并且在走前还留下一句“我是去前面找人玩”的字眼,于她而言,解碑就像玩一样轻松……真叫人又气又恨。

我在第四座碑前遇到了吴阳,他见我来并不惊讶,我拍了拍他的肩,他随口问我一句,“朱正廷呢。”

“先生打算重新再解一次碑。”

碑前悟道的众人陷入了诡异的沉默之中,这是何等令人匪夷所思的行为?

明明已经将前陵碑尽数看完,竟然还要重头再看一次?

辞新学院的这个少年脑子里到底都在想些什么?

“先生说他之前解碑的方法还不够好,所以再重新试试,我走了。”交代完事,我走到碑庐里拍了拍碑面,消失在碑前。

这对师徒……都是天赋异禀的怪物吧。

听说罗子豪和阿妩已经到了第十五座碑,我站在第十六座碑前的一颗树下,静静的等待那两人的到来,也没有很久,就有青光落下,带来两道人影,果然是这些天形影不离的罗子豪和阿妩。

阿妩没想到能在这见到我,清瘦的脸上露出惊喜的笑容,“曦瑶。”

我笑着和她招手,眼神落到罗子豪身上。

这人穿着白蓝的道袍,更显得仙风道骨,不食人间烟火,他抱剑同我行礼,手中的长剑剑柄漆黑龙身,龙头衔铁,被收入鞘中,正是龙吟宝剑。相比起上一次见到秋山,这一次,他身上的剑意更加的强大了,不愧是离山剑宗天赋最高的弟子,如果照这个趋势继续修行下去,未来继承离山那个剑圣苏离衣钵的,八九不离十就是罗子豪了吧。

“你们还要继续往前?”我问到。

阿妩点了点头,她要助罗子豪修行,自然要将前陵碑的碑文都一一解读,我见阿妩点头也不意外,和他们挥了挥手就留在了第十六座碑前,我本就不需靠观碑修行,读碑是做给外头的人看的。

朱正廷在照晴碑前打坐,识海中是前陵十七座碑上无数的线条组合,它们飞入星海,化为一道道星星之间联系的线条,简单些……再简单些……

当那些复杂又毫无意义的线条被摘去,星空中的某个星域正在闪闪发光,它周围的星星之间出现了一条隐形的线将整个星域包围,变成了一副星图!

朱正廷再睁开眼,只感觉有一道清风落入他的识海,沉入那干枯的土地,悄悄的滋润了他断裂山脊之间小溪流。

而旁人只看到朱正廷身上似乎环绕着一层柔和的光晕,然后化作点点星光,带着朱正廷消失在照晴碑前……

紧接着,第二座,第三座,第四座……第十五十六十七座碑前都发生了这样的一幕,那些观碑的尚未明白发生了什么,那道光就已经消失不见。

天书陵前陵,山势越发陡峭之地,有一处断崖,崖下有云海怪松,不见万物,崖边唯有一巨石,因为风吹雨打,自然形成了奇怪的形状,在这巨石中,插着一截黑色的碑,碑面不像其他天书碑那般完整光滑,而是充满缺口裂痕,这就是前陵最后一座碑,一座已经被毁去的碑。

朱正廷从无垢剑中取出了一块黑色的石头,这块石头来自于凌烟阁顶陈独夫笔记中遗落的石头,那日他并不知此为何物,只是将其妥善收藏,但现在,他站在天书碑前,还不知道这是什么,那恐怕真就是傻了。

这块黑石许是受到了感召,在朱正廷的手中微微发光,纯黑色的石面上显现出它曾经拥有的纹络,巨石中的天书断碑同样也开始发光,那些断裂的纹络像活过来一般,从断碑上飞出,在山间,有星光汇聚,化为一座虚空里的碑,这就是第十八座天书碑的碑文!

朱正廷紧紧盯着碑面上的碑文,很快就将这些线条都化繁为简,归入识海里的一副星图,那片星域终于完整的呈现在他的眼前,蕴含着强大的生命力,比他见过的任何一颗命星都要耀眼,更让他震惊的是,这片星域就落在甘露台附近,他忽然想起了陈独夫笔记中记载的星盘大阵……难道星盘大阵就藏在这大周皇宫之中?

前陵第十八碑已解,天道得悟。

霎时遮云蔽日,星星漫天,有无数的星星在天书陵上空闪烁,那光芒就好像要将天书陵照亮一般,气象引来陵外普通的京城百姓争相围观,而离宫中的那位教宗和皇宫里的圣后娘娘,都坐在窗前,看着这犹如流火万千的天象,距此景上一次出现,已有百年了。

当年的陈独夫,也是这般,引群星汇聚,星光三日不息。

朱正廷坐在断崖边,任由那些星光像雨点般落在他的身上,识海里的幽府正以看不见的速度吸收着这些星光,九截断裂山脉中的一道,溪流汇集,一路干枯的土地都被滋润,本寸草不生的土地上隐约可见有绿色的青草正在缓缓发芽……

受朱正廷悟道引来的星光,碑前的弟子都纷纷开始打坐,点亮自己的命星修行,本来就璀璨明亮的星空更多的繁星出现,有山风吹来,这些星光就像烟火落下的尘埃,又似星河流萤落在天书陵中的每一个角落。

正南神道上的亭中,有一位守陵人缓缓睁开了眼,他的铠甲破旧,目光却干净凌冽,犹如一把刚开刃的刀,他在看天上美丽的星辰,像欣赏百年前拥雪关的落雪。

吴阳是这些人中受到最大影响的,他本就即将突破通幽境,在星光的加持之下,那道幽府之门终被开启,无数的真元汇集在识海之中,就连折袖,轩辕都受星光指引,修为更上一层楼。

天书陵中,有人观尽前陵碑得悟天道,有人突破通幽,有人突破坐照,甚至有人……开始聚星。

这个人,不是别人,就是在十七座碑前的罗子豪。

天光乍破之间,一颗强大的命星在星河里分外的显眼,金光闪烁。

龙啸之声响彻山林,似要引九天雷动,周围散落的星光都像有意识般往那处飞去,在最绚烂时消弭,然有风过长林,听龙吟不息,修为较浅的弟子都马上封闭五感,否则恐被这龙吟之声震伤。

辞新学院的屋顶上躺着一个男人,黑衣墨发,眸如深渊幽火,他抱着一坛上好的花雕,即便是白日里也时常醉生梦死的,平日里或跑去梨园听戏,又或者茶馆中听书,这位活了许久的龙王大人对人间这些茶余饭后的乐子很是感兴趣,偶尔会遇到一些初涉修道的毛头小子,他们坐在茶馆里,如何的雄心壮志,豪情万丈,立志要做这大周名垂青史的强者猛将,会好心的临走前拍拍他的肩膀提点道:“我观你资质平庸,命中无大运,还是回家随你爹卖卖豆腐好活计。”

此时他单手枕着头,另一只修长的手,五指随意的敲着,口中还不成调的哼着梨园的曲,眼中不息的深蓝隐约是一丝笑意,青龙之啸吗,倒真的是有千年不曾再听过了。

上一章 朱正廷(古篇四十四) 陌上——九世情缘最新章节 下一章 朱正廷(古篇四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