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短篇小说 > 母亲我想你啦
本书标签: 短篇  原创  母爱是最伟大的 

第三章 母亲的过往(二)

母亲我想你啦

时光如利刃割断了过往,在春雨落下的黄昏。

推开门是过往的回忆,相册里是思念的故人。

春来看桃花飘落枝头似蝶舞,夏至赏蜻蜓点水荷尖立;秋去数落叶铺满地,冬雪寂寞那么深。

四季交替,三百多个日夜,没有你陪伴的日子,岁月都少了它应有的颜色。

正值春暖花开的时节,挑花朵朵绽放,娇嫩欲滴,曾有诗云:“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桃花的颜色大部分都是粉色,白色桃花并不常见。今日却得此良机见到一株,雪白娇嫩的花瓣,好似秋季采摘的棉花。

提起棉花,我母亲也是纺棉花的一把好手,可惜我一直无缘得见。

纺棉花,就是把棉絮纺成线,确切地说,应该叫纺线。织绦子,就是把棉线织成花边。

  有谚曰:“南方人喜床,北方人尚炕。”过去北方人的民居,卧室内都建有火炕。火炕除了供人休息和睡觉,还是一个家庭的活动中心。人们在火炕上吃饭、待客、拉呱、学习、娱乐,做剥花生、缝纫、刺绣、编制等活儿。

现在极少数人依然会用棉车纺棉花,大都被现代化机械所替代。要不是存有纺棉车,古人的伟大智慧只能在历史课本上了解一下,影视剧里看到。

我小时候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时,曾在家亲眼到过用来纺棉花用的木制纺棉车。因其奶奶年龄大了,生活条件相对以前有所改善。纺棉车也就被废弃了,但纺织的棉线留存不少,至于纺棉花的过程一直无缘得见。

好奇心驱使下,我一直追问我的妈妈,棉花是怎么纺织的?为什么要纺棉花?

母亲被我问烦了,她皱着眉头说,是你外婆逼着我纺棉花的。

那时候哪像现在用线拿钱直接去买就成,都是每家每户自己在家纺织。那时候种棉花的也多的很,一到秋天到处都是绽开的白色棉花。

太阳下白得晃眼,采摘棉花最好是在早上。经过一晚下的露水,把棉花杆上经过阳光晒焦的叶子打湿,采摘时不容易沾在棉朵上。导致棉朵成色不好,后期处理起来十分麻烦费事。

每天采摘棉花的重任也就里所应当的落到我母亲的头上,更加重了她的劳动力。

采摘棉花后,需要进行二次加工,把棉花从棉朵上取下,在太阳下晾晒。反复进行晾晒直至晾干为止,好坏分开装起保存。

接下来就是纺棉花了,外婆会在屋子里准备好纺车。赶鸭子上架似的让我母亲硬是纺棉花,要是纺慢了还会遭到毒打。天不亮就需要起床做饭喂猪喂牛,洗衣服,吃不饱肚子又要纺棉花,一进去纺织不到月上柳梢头那是不能休息的。

纺棉花会持续一整个冬天,直到把所有的棉花都纺织完才能被放出来。

她出来感受外面风吹过面颊带来的轻柔温暖,清新自然的空气中夹杂着野花的清香。已然是春尾,恍如隔世般不真切。

一毛钱,在当今能买到什么呢?在那个年代可是很值钱的,能买不少好东西呢。

说起赶集,又是我母亲心里的伤疤,小孩都喜欢热闹,她也不例外。

每当想起来她都会恨的牙痒痒。

外婆难得大发善心,让我妈带着四个弟弟,一个妹妹去赶集,一人给一毛钱。

一毛钱在当时能买到一捧瓜子,一捧花生。小孩正是嘴馋的时候,哪里能留得住钱?

他们把钱花完了,回到家。外婆问他们钱花完了吗?买的什么?

都胆怯的不敢说话,外婆随手抄起条子,吓的赶忙把买的东西说了出来。外婆只是微笑着让他们出去玩,把我母亲留下。

二话不说,拿起条子就是一顿毒打,打累了,坐在椅子上喝口水说:“他们几个还小想花就花了,你作为老大,谁让你花钱了?”

好似气不过拿起条子又抽了几条,才解气的走了。

几个弟弟妹妹却在这时进来了,他们并没有安慰母亲,反而是对她炫耀着刚刚外婆给他们分发的糖果。

母亲和几个舅舅的关系并没有多好,很少有往来。

我个人觉得我妈恨外婆,恨的理所当然,恨的对。

她从来没有感受过家的温暖,来自母亲的关怀。有的是无尽的谩骂,毒打。

我的母亲年近五十的人了,外婆见了还会指着她的鼻子一顿谩骂,举着扫帚想要捂她。

俗话说有压迫就有反抗,在长此以往的压迫之下,自然而然的,我母亲学会了反抗。

上一章 第二章 母亲的过往 (一) 母亲我想你啦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四章 母亲的过往 (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