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玄幻奇幻小说 > 灵武神域
本书标签: 玄幻奇幻  邀请驻站 

第三十章 离

灵武神域

学习差就差,我认了,大不了我养她一辈子,这种爸爸,靠谱吗?

 

武汉香如故

5小时前 · 优质育儿领域创作者

文 香如故 欢迎关注 转发 感谢!

电视剧《小舍得》里有一集是这样的,当着孩子的面,夏君山与南俪发生了激烈地争吵。

夏君山说:“学习差就学习差,上不了大学就上不了大学,我认了,我养他们一辈子。”

南俪说:“你能不能别那么幼稚啊,三十多岁的人了,你拿什么养他们一辈子呀,他们凭什么要靠父母养一辈子?”

夫妻二人的争吵,源于孩子的成绩不理想,作为爸爸的夏君山不想给孩子太大的压力,于是便说出了这番话。虽然他是心疼孩子,但是这样的做法却是有问题的,孩子在听到这番话后,内心会起着很大的变化。

有些孩子可能会认为既然爸爸都这样说了,那么我学不学习就没有多大关系,甚至于有些孩子还会养成好吃懒做的习惯。他们认为家里有金山银山,有爸爸妈妈可以给自己提供好的物质条件,自己不需要努力学习。

1、溺爱孩子就是害了他

对于孩子来说,过度的溺爱其实是会害了他。多数的父母认为自己现在条件好了,家里完全有能力给予孩子更好的生活,他们不希望孩子太累,更不想孩子承受太大的压力,于是便会非常的纵容和溺爱孩子。

可是这样做的后果就是让孩子失去独立自主的能力,同时在该学习的时候不好好学习,一旦走向社会,孩子对于父母其实还是会有埋怨。他们甚至于会质问父母当年为什么不逼自己一把,弄得现在连最基本的谋生技能都没有。

溺爱看似为了孩子好,实则是会害了孩子的一生,让孩子在父母的呵护下,失去了独立生活的能力。父母总有一天会老,当有天你再也无法照顾孩子的时候,你难道就不担心孩子今后的生活吗?

2、不要对孩子有弥补心理

很多父母在自己小的时候,可能是家庭条件不好,便会想着等自己有了孩子一定要对孩子好。这是一种弥补心理,它是源于自己的童年过得不幸福,就认为孩子一定就要让他幸福。

可是所谓的幸福不是无条件地对他好,更不是宠爱和溺爱,而是要让孩子懂得做人的道理,同时要教会他谋生的手段。然而现在有太多父母都有这种亏欠和弥补的心理,认为自己小时候没有的东西,现在一定要让孩子拥有,小时候没有享受到的待遇,现在就一定要让孩子享受到。

这样的一种心理实则是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父母不能将自己的感受转加到孩子的身上。对于孩子父母还是要正确的引导,让他们拥有积极的心态,正确的三观,只有这样才是真正的爱他们。

3、爱孩子更要让他独立

爱孩子的父母都懂得要让孩子独立,他们不会过度地宠爱孩子,更不会凡事为孩子包办。他们也不会像夏君山那样,口口声声地说要养孩子一辈子。他们懂得孩子的人生应该由他们自己负责,身为父母没有谁能为孩子负责一辈子。

很多聪明的父母都会在孩子不同的阶段,让孩子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他们知道这样才是对孩子好,才能够让孩子最终拥有幸福的人生。相比起那些要养孩子一辈子的父母,这样让孩子独立的父母才能最终收获到优秀的孩子。

我身边也有很多父母,他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也会刻意让孩子独立。用他们的话来说孩子如若不独立,父母即便是老了也会跟着担心一辈子。这话我是赞同的,父母如若有一个事事都依赖自己的孩子,真的是就算老了,都会跟着担心一辈子。

所以说父母一定要让孩子拥有独立的能力,拥有谋生的手段。不要认为自己条件好,就可以为孩子的一生负责,这样的父母其实是最不靠谱的父母。最终他们不仅会害了孩子,更会害了自己。

作者:朱凌 笔名 香如故 报纸杂志写手

作品散见国内各大报刊

累计发表文字五百万

著有图书《自律的孩子更成功》

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 删除

搜索

不爱学习的孩子怎么办

高管爸爸辞职养儿子

男孩一般多大开窍

史上最渣父亲

致父亲经典语录

荒唐一生的父亲图片

青未了|麦收记忆

 

齐鲁壹点

4小时前 · 齐鲁晚报官方账号

麦收记忆

自退休后,多数时间在外地照顾孩子。今年五一放假期间,有空回到了老家,在一个阳光明媚,风和日丽的上午,有兴推出自行车到县城周边转转。沿着中山大街南行,宽敞的街道和繁茂的绿植让人心旷神怡。路旁小树林里坐着一些老人,树上挂满了鸟笼子,小鸟清脆的叫声让人心醉。老人们凑在一起啦着家常,有的还在谈论着国家大事,他们在安享着晚年的幸福生活。

进入南外环公路,我的眼前突然一亮,绿油油的麦田一眼望不到边,麦浪滚滚,是那么的亲切和熟悉,我毫不犹豫的骑着自行车走上了低洼不平的乡间土路。来到麦田边,我用手抚摸着那沉甸甸的麦穗,个个都有十多厘米长,大大的麦穗有的已经扬花,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

我继续前行,看着大片的麦田我的思绪一下子回到了五十多年前。那时家乡的土地贫瘠,麦子长的棵稀穗小,产量也低的可怜,我们家五口人每年能分到一百多斤麦子,只有过年过节的时候才舍得吃上顿白面,想想过去,看看今天真是天壤之别!

看到麦子自然就想到了麦收。我的老家在农村,那个时候我才十几岁,一到过麦的时候学校就放麦假(那时候不放暑假),让我们参加麦收。小学生拾麦穗,大学生参加割麦子,这样的活我是当之无愧的参加,因为家里需要挣工分,那时生产队的分配政策是人七劳三,就是分配时人口占百分之七十,劳动工分占百分之三十,人们都拼命的多挣工分好多分点粮食、分点钱。

那个年代,一年忙到头年终分红也就是几十块钱,家家户户都过的特别拮据,我念书每次给母亲要钱买纸张、铅笔的时候,母亲都是皱着眉头,着急的说:“又要钱哩,别念了!”,我最怕母亲说这样的话,虽然能体谅到母亲的难处,但我每听到这句话心里都非常难过,直至现在这句话还仍然记忆犹新,割麦子挣工分多,虽然又脏又累我都不怕,积极参加,多少年里我都是捡最重的活,和大人一样挣工分,边干活边读书,断断续续,最终还是坚持读完高中。1977年恢复高考后我如愿考上了德州农校。

那时的农村,家家都养鸡。自己舍不得吃鸡蛋,攒下鸡蛋卖了“换”油盐酱醋等生活用品,所以流传着“红薯面子当细粮,鸡腚眼子是银行”的说法。春天尽量留点鸡蛋腌上,到过麦的时候捞出来吃,那时候没有什么比咸鸡蛋更好吃的食物了,薄饼卷咸鸡蛋也是收麦子时候唯一好吃又有营养的美食,能吃上一顿这样的“大餐”也是孩子们盼望已久的事。

收麦子早晨天不亮就得下地,这时候天凉空气潮湿,麦子软扎手轻,人们干起活来更加得心应手,在漆黑的夜晚只能看到大片黄黄的麦田,收麦子的队伍伴随着鸡鸣狗吠声埋头苦干,没有人交头接耳,个个争先恐后,这时只能听到唰唰的割麦子声。开始,人们都穿着棉袄,这个季节昼夜温差比较大,棉袄是黎明前麦收用的必备工具之一,因此民间流传着“吃不了五月的粽不能把棉袄送”的说法是很符合实际的。等天亮太阳出来气温增高,特别是快到中午的时候大家是又热又累,就把脱下来的棉袄放在地下往上一躺,所以农村人都说“破棉袄”最疼人。这时候大家才顾上说话聊家常,个个兴高采烈,有的拿出自己种的土烟叶在卷纸烟,我们年轻人就捡没熟透的麦穗搓搓吃,吃着是又甜又香,现在再吃嫩麦子怎么也吃不出那样的感觉!麦收也是一年当中最高兴的时候,春天人们都过的很艰难,主要靠吃国家分给的统销粱,有的饭量大也是吃了上顿没下顿,就盼着麦子熟了能吃上饭,有的把分的麦子舍不得吃卖了换成粗粮吃。

过麦最累的活不是用镰刀割麦子,而是用手拔麦子。拔麦子不剩麦茬子,每年生产队要抜十几亩麦子来种谷子,听大人说种谷子留麦茬子容易生蝼蛄。抜麦子是力气活,我叔叔抜的快,叔叔个子高,脾气大,当过兵干活利索,拔麦子这活是我最不情愿干的,因为太费力气了,每拔下一把再往鞋底上摔土疙瘩,灌的鞋里全是土,不一会就得脱下鞋来倒倒土,特别是浇过水的麦子地特别硬,简直拔不动,累的脸上泥一道汗一道,最后还是力不从心落在大人们的后边。每到这个时候就非常期盼着有个人替我拔一段,叔叔拔的最快总是第一个先到地头了,他先去接他儿子也就是我堂弟,堂弟比我还小两岁,第二个接的保准就是我,不管离地头多么远叔叔从来没接错过,这时我特别感激叔叔,所以至今记着这件事。

每年过麦我的两个手磨的全是水泡,泡破了自己就用手帕把手包上继续干活。我记得当时父亲也是干活能手,他个子不高,力气没有叔叔大,可是割麦子他是一直在最前面。父亲说的一个笑话叫我至今不忘:有个院里的孙子媳妇干活很利索,那个时候她又是刚嫁到我们村干活不甘落后,割麦子紧跟父亲身后不放松,到家后吃饭的时候,父亲给母亲说那个孙子媳妇真厉害,一直是跟在我后边叫我连个屁也不敢放!我们全家当时哄堂大笑!五十多年后的今天想到这些还是觉得有些好笑,那时家里有父亲母亲姐姐和弟弟,还有叔叔一家,虽然日子过的不富裕但全家人也其乐融融,那是多么美好的回忆啊!如今我父母叔叔婶子都已经不在了,每想到这些心里总是酸酸的。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发展,农民再也不用镰刀割麦子了,大型收割机过去就是一大片,麦粒直接给送到家里去,收完麦子接着种玉米,玉米的种和收也是机械化。并且每亩地国家都拿出钱来补贴农民,这是多么幸福的生活啊!这都是我们党坚强领导的结果!看看我们强大的祖国繁隆昌盛,国泰民安,现在农村几乎家家都有小汽车,在我小时候上学一直是走着,连个自行车也没有,所以现在的年轻人一定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热爱我们的祖国,拥护党的领导!

随走随玩在麦田边打了一套八段锦,由于空气好,蓝天白云,优美的自然环境使我心情舒畅!回到家已经不早了,今天感觉比出去旅游还有意义,既锻炼了身体又看到了熟悉的农村大地,现已花甲之年生活无忧无虑,要感谢党和政府,珍惜美好的幸福生活!

张玉清夏津县退休干部 电话

壹点号 林源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上一章 第二十九章 散离 灵武神域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三十一章 悔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