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执墨锦书
本书标签: 古代  国风  架空 

婚嫁

执墨锦书

  桂月临末,金秋悄至,万物皆是秋高气爽。立秋时节,院子里的桂花仍然芬芳四溢,香飘远数里垂花门的一朵至后屋都能闻到。民间有歌谣道:“七月栀子头上戴,八月丹桂满枝黄。”春有桃杏夏有莲,秋桂枫叶冬雪梅,桂花和枫叶是秋天的特景。俗话说,前不在桑,后不栽柳,院中不栽鬼拍手,可没说不能栽枫树啊。顾府的桂花好看,枫也好看,一个淡雅,一个热烈。桂花是一种素净的浅黄色,有点像包裹着菉豆糕的酥皮,顾锦熙想着要不摘些放在簸箕里叫些婆子做成桂花糕?

  此情此景,和桂花产生强烈对比的莫过于如芒耀眼炽热夺目的枫了。这是橙红色的,还有颜色更深的,像是火红的手掌,枫树比晚霞的火烧云还要好看。一片枫叶因风从枝头上吹了下来,随风而落,顾锦熙伸出手接住了它,执起那片红叶子,闭起一只眼睛对着晷景看。阳光在枫叶的边缘渡了一层暖色光晕,中心的脉络颜色深红,逐渐向外扩散至浅甚至有些透明,就像是在水墨画的重水上点了一滴曙红,任由它自己晕绽开。

  顾锦熙接住落叶是个习惯,只所以有这个习惯是因为顾清寒告诉过她:“在枫叶落地之前接住它的人,会得到幸运。”数月前,顾暮云从边塞征战过来,跟两个弟弟妹妹讲述了他在西域听闻的传说。

  传说啊,在西域有一位少年和一位少女,道是爱人有之,姐弟有之,朋友有之,反正他们自幼就陪伴着彼此,从小就生活在西域,没去过外面却依旧快乐自在。少女出落得美丽大方,她很喜欢红色。可是,她的族人犯下了错事,承担这个滔天大错的后果就是永远无法触碰自己喜欢的东西,所以她永远无法穿上一件红色的衣服,这便是她一直想实现的事。少年知道了她的愿望,决定帮助她。有一天,不知少年到了哪里竟给她带来一片橙红色的叶子。虽然不是那么纯正,但少女还是很欣喜:她从来没见过这么好看的叶子,忙问少年哪来的,少年笑而不语。此后每天,少年都会给少女带来一片火红的叶子。少女很喜欢,便把它装饰在自己的衣服上,久而久之,她也拥有了一件红色的衣袍。

  唯一的不完美,可能就是少年不再让少女那么亲密地拥抱他。因为隔着衣服,她不会被喜欢的东西灼伤到,所以她很高兴,却又好奇。所以她决定跟踪少年每天去了哪。她就悄悄随在少年身后,发现他来到了一棵橙红色的树下。在西域,红色的叶子不常见,如此大的火树更少见,少女并没有发现少年到这就不见了,她却是十分着迷地抱住那棵火树,忘却所以,忘却了世间的一切,忘了那句诅咒。她在烈火中消逝,嘴角仍是满足的笑意,在生命最后一刻,瞳孔中最后的倒像不是火树,而是那位少年。

  这个故事乍一听唯美凄凉,实则逻辑不同错漏奇出,不过这传说在北族流传甚广自然也有它的道理。

  把思绪从回忆里拉出来,顾锦熙看到柳鹏元和顾清寒从秩逅轩走出来,顾清寒正拿着一册书卷,顾暮云则跟在他们身后,张望四周草木。

  于是顾锦熙便躲在假山后面偷听。

  柳鹏元道:“你如今才学颇高,就是及冠男子也自愧不如,这次科举定然能一举高中,有你父亲兄长,仕途定然通达,不愁吃穿住行。”

  顾清寒沉默不语,顾暮云上前几步与他并肩同行。

  算算日子,要到殿试了。顾清寒前阵子参加了殿试,得了会元,指不定就能成了当朝的状元,家境又好,更可能成为高官。

  顾锦熙魂不守舍地回到自己的锦晓院,看到花奴和衔蝶两只猫儿在草地里打滚。她顺手把那片枫叶罩在花奴脑袋上,看着花奴笨拙地用自己的爪子伸向头顶,想要把枫叶取下来,憨态可掬的可爱样,顾锦熙忍俊不禁。

  也没笑多久,顾锦熙抱起圆滚滚的衔蝶,想起了那件闹心事,把手放在衔蝶的两只前脚下举起来:“你说二哥哥若是当了官,会不会独立一府,然后再过几年便娶了嫂嫂不再管我了。”

  这还没考试呢,顾锦熙已经担心起顾清寒会不会因为未来的媳妇而忘了他从小疼到大的妹妹。

  衔蝶自然不会回答她,还想伸出舌头去舔舐顾锦熙的手。这些日子衔蝶在顾锦熙这养着,饭量也大了不少,胖了几斤,真的越发柔软,在肚子上一戳跟探无底洞似的。以前钻个树洞灵活敏捷,轻快得很,现在总得卡着半个屁股在外表,笑得顾锦熙连把它抱出来的力气都没了。

  顾锦熙对着两只肥猫嘟囔道:“今天又干什么坏事了?嗯?”

  衔蝶时常跟着花奴作威作福为虎作伥为害一方称霸为王,今天偷馋个糕点明儿抓破件衣服,顾锦熙隔三差五就得给它们收拾烂摊子。不过又能怎么样,自己的猫儿当然得自己宠着,两只主子也是有自知之明的,把自己的地位摸透清楚了,真的是越发肆无忌惮恃宠而骄。自个开心了,完了再买个萌就清了,把顾锦熙弄得气极反笑,万年的“下不为例”。

  晚膳时,一家子其乐融融,唯独顾清寒一语不发,连带着顾锦熙也食不知味。

  突然,顾清寒放下了筷子,郑重其事道:“我不愿为官。”

  气氛一下子便沉寂下来,众人皆是无语,厅堂之上景鸦雀无声。好半晌尹大娘子才笑着来圆场:“云鹤大了,有自己的主见了,可想好了?”

  “嗯,想好了。”

  “你先前不是说过愿意且已经参与了科举吗,怎么突然又不做官了?”

  顾清寒道:“我明白了,我只去参加考试,不入官途。”

  他的声音虽然尚且没有顾暮云那般浑厚得铿锵有力,语气却极为坚定,有了几分顾暮云在军中有一不二的架势,让人有一种想不答应也不行的感觉。

  顾清寒不过志学之龄,便文才斐然,才华横溢,以《辞云赋》一诗文名动京城。他三岁可吟诗,七岁便可指物作诗,十二岁时的《辞云赋》更是让他变成京城家喻户晓的少年才俊。顾清寒样貌美若花玉,身姿修长挺拔,仪态从容闲适,文采出类拔萃。若是论文,繁繁京城没多少人能超过,也无甚人敢挑战他,估计是今年年龄最小也最让人害怕的考生。

  顾时荣是大相公,顾暮云是骠骑大将军,顾清寒也是天生一副好样貌,人又温柔识礼,若是及第混个五品官都不成问题。再过个几年,京城哪家姑娘不想嫁他?这么好的条件顾清寒居然会选择放弃仕途,也是不得不让人叹息了。

  “决定好了就行,接着吃饭。”顾时荣说,自己便先动起了筷子。见主君都这样了,其他人也不敢再多说什么。

  也只有尹大娘子对顾清寒说道:“你若是下定决心了,回头悔了也别怨我们。我们做父母的,能做的只有把选项放在你面前,选不选,怎么选那都是你的事,错了怨不着我和你爹。”

  顾锦熙问道:“不走官路是个错误?”

  尹大娘子想了一会,道:“也不能这么说,万事对与否由天定,谁也不知是对是错,选了不就知道了。目前只是说,仕途是最捷径且最多人走的一条,阴暗鲜少人走的多半累,娘也不愿让二郎受苦受累,实在不行继了你爹的爵,反正你大哥哥如今也有了地位,啥都不愁了。云鹤,你记住,阿锦你也听着,你们都是我顾家的儿女,万事都有顾家担着,不管你们想要做什么背后都有爹娘给你们撑着,只管自己喜欢的就是了。”

  顾暮云揉了揉鼻子,对尹大娘子的话不敢苟同:“话也不能这么说啊,我也是顾家的儿女。”

  既然顾清寒心意已决,纵使顾时荣和尹大娘子再不愿也不行,选择是他自己单位,强扭的瓜不甜。

  “哈哈,阿锦明白,二哥哥你坐过来些,别挤着大哥哥了。”

  顾锦熙觉得自己很幸运,前脚想着二哥会不会离开自己,后脚顾清寒就宣布誓不为官,也算是心想事成。

  此后顾锦熙就时常去栩华院,虽然知道顾清寒不会走,但陪伴陪伴哥哥给他点考前鼓励也是行的。顾锦熙也会有点担心会不会是顾清寒猜到自己的想法,因为自己才放弃了那么好的前途。

  顾清寒是说:“我只是因为我自己,我不愿为官网不愿将自己与朝廷捆绑。若是可以,我愿隐居避世,不染世俗烟尘,与心爱之人闲游山野,行遍天下,看尽繁华也赏尽花落。当然这都是假设,能不能选上两说,我的意思只是如果真的及第我也不去为官。”

  淡泊一生确实不错,但当今圣人最喜嘉奖人才,指不定就喜欢顾清寒这种的淡泊名利,然后再封个什么官啊的。按顾锦熙对顾清寒的了解,他是真的不想为官,原因是不知道的,但他不喜那些倒是明了得很。他说不喜,那便是真的不喜,他一般不会迎合他人,更不会对自己的血亲兄妹说假,从小到大一说谎准得被拆穿,这也是让顾锦熙无可奈何的地方。

  近日还有件大事,尹青伊一家要来长安居住几些日子,把顾锦熙高兴地一晚上没睡着。

  在尹家到来的那天,顾锦熙起了个早,卯时便候在门口。哪知,尹青伊一下车,便是哭红了双眼直扑向她,倒是把顾锦熙吓着了。

  她连忙把尹青伊扶进后院,关切问道:“我的好姐姐,这是怎么一回事啊,为何哭得如此伤心,说出来妹妹我好帮你教训那厮。”

  

上一章 淡泊 执墨锦书最新章节 下一章 科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