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短篇小说 > 青山常在
本书标签: 短篇  农村  现代     

第一章

青山常在

舒伟退休了,离开了他工作了四十几年的林业局,这一退休,他也想过好好歇歇,自己六十岁的人了,退休金也够维持,要说荣耀,自己以前还是副局长呢,自己也不是官迷,啥正的副的分的不清,他唯一想做的就是能用自己的力量为家乡种树,为大山种树,能种一颗是一颗。

  有人问他,你有梦想吗?舒伟想了半天。啥是梦想,无非就是做梦时能种所想的,这个时代有多少人还在坚持着理想?他也六十岁的老干部了,也不在意这些了,开始求安安稳稳的过日子,开始幻想着以前从来没想过的时光,比如躺在藤椅上晒太阳、或者是遛狗养鸟、也可以跟小区里的大爷大妈打打拳下下棋,但自己一直不喜欢这些,他以前认为这个不入流,有一次,他来着车出小区,看见一群大爷大妈穿红戴绿的样子顿时开起,他不敢想象同是奔六奔七的老东西就这么荒废人生?对着副驾驶的儿子说道:小王,把这些人赶出去,成何体统?而副驾驶的儿子一脸好笑说道:爸,我是你儿子,不是王叔,再说了,你已经不是局长了,即使是,他们也不归你管啊!

  舒伟这才想起来,继续开他的车,他不是局长了,即使是也管不了他们。

  舒伟打算回老家了,家人们拦不住,说是农村清闲,小区里太闹腾,楼下数学班楼上钢琴班,对面楼还是私营舞蹈厅,街道处还有烤串三角区,一到晚上就烟熏火燎,这么大岁数了也不太爱闻这个味道,虽然以前总请客到串店吃串,与老板关系也挺好,但越老性子越怪,看见串店老板都不搭理了,老板也纳闷,总说:这老爷子退休后还有脾气了!后来家人问他,你以前跟那老板称兄道弟的,今天怎么爱搭不理呢?舒伟轻飘飘的说道:每天如此喧哗,实在扰民,而且对环境污染太重,对健康也不好,对自己的身体也不好,你信不信,他家烤串这么多年,早得肺病了,怎么得的?被烟呛的呗!

  家人们觉得搞笑,这老头,自己不喜欢就不喜欢,怎么还诅咒人家得肺病啊?这要是让人家听见不得找他撕破脸啊!

  家人们拦着舒伟,老家里就一个小儿子一家,四间小房子,小儿子也无法照看着他,自己在砖厂上班,媳妇在农村夜校当老师,总让老头子一个人坐在院子里总不合适,舒伟拧不过妻子和儿女们,只好答应继续待着,可不是这种漫无目的的生活,舒伟开始给自己寻找爱好了,那天给所以开家长会,老师就说了一句理想和目标,舒伟也愣了一下,随后就发笑,现在的年轻人张口理想闭口理想,好不快乐,可几个实现了。听了老师讲的例子,舒伟也做为家长代表讲话了,站了起来说道:老师啊,你说的那几个人都是成功案例,你咋不讲讲失败的呢?老师说即使是失败了就没必要说了,舒伟说不公平,为什么不说,即便人家失败了也是在理想道路上奔袭的人,为什么不能说?这时,老师突然问他,问他有梦想吗?舒伟想了半天,是没有,可好歹憋出一个吧,也是为了面子,说道:有,那就是种一万颗树。

  舒伟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说了这句话,是下意识里就说出来的,连脑子都没过,只记得家长学生都在笑,可能笑他六十的人了竟然要种一万颗树,疯了吧,骨头不得散了?

  回到家,舒伟就在那里抽烟生闷气,也不是生气吧,自己在思考,自己是不是也得有个理想,给自己一个爱好,自己是不是也得干些什么不让人生的最后时间里留下遗憾?可像什么极限运动啊休闲体育啊自己不喜欢,不喜欢那种刺激,打牌下棋觉得荒废光阴,学什么说唱觉得不入流,有些世俗,也当个网红,自己可不喜欢这种在镜头前用夸张的表情和需要表达快乐的做法。这时,楼下广场舞的音乐响了起来,不一会儿,令一边的秧歌大队也崛起了,自己突然想到,要不要跟他们学学跳舞,可一想到一群老太太穿红戴绿的样子就来气,吐了一口口水在地上,呸,得了吧。

  夜晚,舒伟在房间里翻来覆去睡不着,思考自己白天说的疯话,自己去林业局的目的就是搞绿化和保护山林,四十年的时间里退耕还林上百亩,打击乱砍乱伐两百起,还有无数的功绩。以前在村里,他总问自己的父亲,为什么山上的树那么少了?为什么河水不清澈河道变窄了?为什么有泥石流?自己的父亲总会蹲在门口抽烟,一抽就是一下午,说:时代变了,没人在乎了,没人努力了。

  客厅里,大儿子二女儿还有老婆子讨论着这个老爷子目前的状况,讨论来讨论去,最后只得出了一个众所周知的结论:上年纪了,性子变了,变怪了。

  老婆子听了也挺生气的,这用你们说?自己跟你们的爹睡了四十年,这点变化看不出来?

  九点多了,楼下的跳舞音乐声不但没降低反而越来越大了,就看见舒伟的房间门突然来了,然后舒伟骂骂咧咧的走出来了:操你奶奶的,九点多了不让人睡觉,明天老子就回家,谁也别拦着我,谁拦着我我跟谁急。

  你回家干啥啊?老婆子问道。

  ……种树!舒伟憋了半天,才说出一句让人哭笑不得的话,种树,种一万颗树?这恐怕是开玩笑?别说对于一个六十岁的老同志,就是他再年轻十岁,一个人种一万颗树也是不可能啊!可谁知老爷子说道:为什么不可能?想当年八年抗日的时候老外也说不可能,红军万里长征时也被人说不可能胜利,抗美援朝打老美时也被人说不可能,我今天就想种树,别说一万颗,十万颗我也种,首先就把我家祖坟那个山头种上,以前就做梦,我爸爸跟我说山头太秃了。

  舒伟更是展示了老年人的任性,说完就收拾东西说着要回家,三个人面面相觑,不知如何是好,在城市里生活了二十多年,途中也没说过几次要回家啊,以前回去的时候总说村里物是人非,村民喜欢议论人,他不喜欢回去,也就逢年过节回去看看房子烧纸给老祖宗,今天突然因为种树这件事要回去了。

  听老妈妈说道,舒伟年轻时就跟父亲开玩笑,说是要为家乡种一万颗树,当时只是一句玩笑话,众人笑笑也就罢了,可是三十年后的今天,竟然又提起了往事,还要去做。众人见老爷子意下已决,不再阻拦,依了他了,这个时候的舒伟就像一个离乡太久的孩子,突然有一天吵着闹着要回家,谁也拦不住,众人拦不住了,只好由着他,反正回家又不是闹事,让他回去待一段时间也好,吃吃大锅饭,回忆一下曾经的经历,最好触景生情,让他哭一场,时间一长情绪受不了,就会远离这种让他流泪让他怀念的地方,如果非要种树,就让他种,种两天身体肯定吃不消,时间长了,最多半个月累的就腰酸背痛,六十岁的人了,也不是什么大小伙子,难免受不了,也就回来好好过日子了,种一万棵树这件事也就死心了。

  第二天,大儿子开着车带舒伟回家,舒伟的老家是东北的一个乡村里,乡村不大,大约有一百多家,四百多人,两面环山,一面的山下是河,河水很浅,可以说没有多少水,据舒伟的回忆,以前自己的河宽最宽十几米,深就有两米深,河里有大泥鳅、红鲤鱼、青蛙、有时赶上雨水季节,河里鱼的味道更鲜美了,舒伟说,以前总和爸爸来这钓鱼、洗澡,特别快乐,那时河边的垃圾还不多,树一颗接着一颗,特别高,特别壮,现在河边只有苞米地和粪堆了。

  这时大儿子在思考着,爸爸是不是想念爷爷了,奶奶这个人自己没多大印象,但爸爸和爷爷的感情非常好,两个四十岁六十岁的人还经常光着屁股在水库里游泳。

  舒伟没有直接回家,自己的那个老房,他要去后山给老祖宗上坟,大儿子也不拦他,由着他了,把车扔下了,拿些花和纸钱跟在爸爸身后,一路上,舒伟什么都没说,到处看,走走停停,总共就五公里的路程,两个人走了三个小时,到最后上坡的时候,舒伟才坐在石头上,指着不远处的一块地说道:强子,你看,那块地以前是咱家的,我就是在那跟你爷爷说种一万棵树的,我总问他,爸爸,你为啥总计算着山上有多少树啊?你算的明白吗?你爷爷只抽烟,说,算不明白。我说,你总种树,你能种多少,能活多少?他说,活不了也种。我问,为啥啊?他说,树是根本,那是命,那才是宝藏,那才是金银财宝,他希望青山常在,绿水长流,可是,时代变了,青山还在吗?绿水还流吗?那时我是林业局的,我经常搞绿化,可是,咱不得不说,表面上咱风风光光,但我们真的没做什么,四十年,拿的出手的只有退耕还林的一百五十亩,打击了几起乱砍乱伐,可是呢,还不是这样?

  儿子知道舒伟想的是什么了,年纪大了,总会想起曾经的往事,风光的也好,低劣的也罢,一句话一件小事也在回忆着,特别是对自己的父亲,自己总觉得亏欠父亲什么,可亏欠什么呢?真的什么都没亏欠,可舒伟就有了这么一种心理,他好像在在意当年一万棵树的约定没有实现,还有许许多多的事情,当年说的是玩笑,现在却当真了,有时候确实有些搞笑,但又有些让人悲伤。

青山常在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二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