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影视同人小说 > 盛世行(龙巡续)
本书标签: 影视同人  古风  古风架空     

国主回宫(上)

盛世行(龙巡续)

游历民间近四载的司马玉龙国主御驾回鸾,寻回了她的母后,只是,带回的是太后的棺椁。

太后薨逝,天下缟素,二十七日内,民间停嫁娶,朝中停宴乐,以表国丧悲泣。

与阖宫大臣行完国丧之礼后,楚国国主司马玉龙披麻戴孝,于太后梓宫前守灵三日,后太后与先王司马浩天同葬王陵。

太后与先王,亦算是生同寝,死同椁。

因司马玉龙身为国主,肩负神器之重,边关之事未决,朝政亦不得荒废,于是他于第四日入紫宸殿上朝。

他着帝王衮冕,上衣为玄衣,以象天,下裳为黄裳,以象地,上下绘有章纹,日、月分列两肩,星辰列于后背,意味身担“肩挑日月,背负星辰“的国之重任。

黑发束于顶,着冠加冕,冕延前后均匀地垂有12旒五彩玉珠,玉珠轻摇间更显他的侧颜俊美无俦,一举一动间尽显龙行虎步之姿,龙威飒爽,气度不凡。

台基上燃着上好檀香,烟雾缭绕。

此刻,他已不是那位笑踏山河的翩翩公子楚天佑,而是立于九重俯视天下的至尊国主,司马玉龙!

司马玉龙一步一步走上台基,转身坐于阔别已久的金漆雕龙宝座上,台下的文武百官顿时齐齐跪地,虔诚朝拜:

“天辅有德,海宇咸宁,圣躬万福! ”

声势浩荡,金殿回响,震撼九霄。

天佑唇角微扬,展臂虚扶:“众卿平身!”

“愿圣躬康泰,国泰民安!”众人再拜起身。

众臣本应呼喊万岁,但因国主早先有旨,认为万岁之事过于虚无,遂废除万岁之呼,改成了这更务实的八字。

汤乐抬眸一看座上之人,尽管他一如当初那般面如冠玉,目如朗星,眉眼间却不同于初登王位之时给人一种“鲜衣怒马少年时”的感觉,宸冕之后的俊秀容颜庄严凝重,更显成熟沉稳,想必这位年轻的君王于民间游历,定是经历了几多艰难坎坷,思及此处,汤乐不禁暗自唏嘘。

“本王亲行天下,寻访我母后,视民之疾苦,暗察官吏之良莠,据今日,已近四载岁月,如今我母后,”天佑顿了顿,敛去眼底的凄苦,“我母后下落已明,已与我父王安寝王陵,本王于民间游历,深知民生多艰,尔等定要东坡画扇,约己爱民,以解倒悬!”

众人皆躬身俯首,聆听国主训示。

眸光流转,天佑一扫殿中众臣,发现了许多新面孔,唇角不经意间勾起一丝笑意。

那些新选拔出来的官员皆凭才学品性位于士大夫之列,朝廷确该引进新鲜血液,除尽那些尸位素餐之人,当然,还有潜在其中的屠龙会逆党。

天佑继续开口,声音钟磐泠然:“如今,朝中奸佞虽除,然,边关未定,屠龙会头目叶麟尚未授首,不知尔等有何见解?”

“臣启禀国主,”兵部尚书手持象笏首先出列,“臣以为,国主应再次集重兵攻打勾奴,收复失地,以显我天朝威仪.....”

天佑颔首,已不似先前那般急于反驳那位耿直的兵部尚书。在国内遭逢大旱之时,这位兵部侍郎郑炳秋亦是主战,朝中多数大臣赞同郑炳秋的想法。只是天佑认为征战必会增加百姓税负,那些受灾的百姓本就生活艰难,实不再忍征税征兵,使百姓缺衣少食,饥寒度日。

或许,是他错了,才造成如今的局面。当初他或许不应与勾奴和谈,维护这一触即破的短暂和平。

以仁为本,方可安定社稷,归尽天下民心。此言不错,却也有错。

天佑曾于宫城之外高悬一道圣旨,旨意中历数叶氏父子滔天罪行,且对及时悔悟之人既往不咎。未曾想,他的一念仁慈竟让朝野内外的逆党余孽贼心不死,故而引起这接连的祸事,饷银被劫,广利失陷,他的母后也...

或许,他真的该狠辣一些,效仿秦朝始皇帝,对所有与屠龙会与叶麟有关之人处以五马分尸或是株连九族的惩罚。

忽而转念一想,他不应如此。

昔日的秦国虽靠着商鞅变法逐步强大,一统六国,但秦因戾深暴虐终不过二世而亡。

思及边关仍未平息的战事,也不知青山原野埋葬了多少将士的亡魂...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归梦里人。

这一切,确该尽早结束,还楚国子民以和平安宁。

只是...

收敛思绪,待兵部尚书有理有据地讲完,天佑才平静地开口:“郑卿,你所言有理,只是我如今怀疑齐国与勾奴有所牵连。”

郑炳秋不解:“国主何出此言?”

天佑轻抚宝座扶手上的鎏金龙纹:“齐国,勾奴,楚国三国互相接壤,广隶北部便是齐国。勾奴骑兵为何能神不知鬼不觉的进入楚国疆域而其余边城毫无察觉?”

郑炳秋一怔,略作思索后继续问道:“国主,依您之意,勾奴骑兵兴许是借道齐国,经由齐国长陵峡谷直接攻入我国广隶?”

天佑清浅一笑,笑容确有些冷冽,正对上郑炳秋的双眸:“如若不然呢?”

郑炳秋双目微瞠:“国主您是说...”

天佑沉静的眸色闪过一丝忧虑:“不错,如若勾奴再与齐国联手,此时贸然出兵,我楚国将会面对勾奴联军近七十万兵马,到那时...”

众人恍然。

“国主英明,是臣未有远见。”郑炳秋又是一揖,眸中含着钦佩之意。

天佑摇首,冠冕上的玉串随之澜动:“不,爱卿护国之意本王如何不知,我大楚尊严,确然不可践踏半分,我楚国疆土,确然不可分裂半寸,只是此事需从长计议。”

“是,国主!”郑炳秋已躬身退回殿侧。

虽一向与郑炳秋于政事上有些龃龉,但天佑知他刚正耿直,一心为国,心下对他颇为敬重,不过天佑不知,在郑炳秋心目中,座上的国主司马玉龙心胸宽广,仁民爱物,是难得的仁慈明君。二人的政见难能一致,此刻他们皆有吁咈都俞之感。

上一章 鸣金收兵 盛世行(龙巡续)最新章节 下一章 国主回宫(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