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长安青阳
本书标签: 古代  公主  历史     

后记(正文和番外的过渡)

长安青阳

这是作者第一次尝试写连载的言情小说。

汉武帝这一时代,是一个风起云涌的时代,涌现了一个个让后人铭记的人物:刘彻、陈阿娇、卫子夫、卫青、平阳公主、霍去病、卫长公主、刘据……他们的命运可歌可泣、可悲可叹。因此汉宫题材的小说也算是屡见不鲜,而世人卫青与平阳公主这对CP的关注度也不算太冷。

在作者有限的人生经历中,将卫平恋推上一个热度高潮的当是2004年左右的《汉武大帝》,可惜我那时候年纪太小,根本不可能去看;再次被搬上银幕貌似是2014年左右某个讲大汉贤妻卫子夫的电视剧吧,可惜彼时我因为上学,也没来得及看。近些年关注卫青平阳的热度渐渐过去了,但是我还是要把人生中第一部比较长的小说奉献给他们,作为一个不追星不八卦的人,我喜欢的CP也只能在历史中去寻找了。大概在十年前喜欢上了卫青平阳,进而也迷上了那段历史,所以即便是拾人牙慧,或是秉承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也仍然想真正用自己的文笔去贡献一点对他们的敬意。

汉武帝一朝,汉朝达到鼎盛,他的国号成了一个民族永远的名字。如今我们称自己为“汉族”,也一定程度上归功于汉王朝统治疆域广大,影响深远,声名播于海内外。作为一本文风比较正的言情小说,自然不会仅仅写两个人的爱情。我一直很喜欢这个时代,汉武帝是一个雄才大略的皇帝,而他的功业很大程度上与卫青大败匈奴的七次战功有关,而向汉武帝贡献了两位大将和一位贤后的平阳公主,也是间接上功不可没。所以我更是想要写一个时代,希望用自己的文字,记录下对他们的敬意和对历史的思考。

起初萌生写小说的念头,是因为觉得目前看到的影视文学作品都与历史有不少差距,本着考证的想法,想去还原一个卫青平阳真实的爱情。可真正动笔去写时却发现史书留给女人、留给爱情的位置太少太少,需要推测和脑补的事情太多。而我的正文基本按照史书(略有混乱的)记录去写,也是有不少束缚和迷惑。我不禁反思,究竟什么样子的文学作品才是好的?是一丝不苟地遵循史实,还是加入自己的演绎更为动人?因此我又写了后面一些扯淡的番外,这是后话。

关于卫青平阳,有三个问题是必须考虑的:一是他们成亲的时间,二是他们的感情问题,三是他们的年龄差。

对于第一个问题,主要纠结于平阳公主到底有没有嫁给汝阴侯夏侯颇,以及卫青的三个儿子是前妻留下的还是姬妾所出。这些史书上都没有明确记载的,这也没办法了……

对于第二个问题,政治联姻肯定是有的,但如果我仅仅持政治联姻的观点,也就不会有这部小说了。从两人最后合葬以及平阳帮助卫伉袭爵来看,他们婚后的感情一定是不错的,经历过大风大浪的两人能在人生最后,携手度过一段平静的时光也是不错的。而平阳是卫青从前的主人,这就是引人遐想之处,既然司马迁老夫子也没有记载,那就任后人浮想联翩了……

对于第三个问题,很久以前忘了在哪里看到有人推测,平阳比卫青大6-15岁。我觉得15岁过于夸张了,这在古代就是两代人了。两人的年龄都没有记载,与他们相关之人也只有刘彻和霍去病的年龄已知。要推测男女主的年龄,恐怕需要通过刘彻和卫子夫的年龄来推断。

作为一个与数据打交道的理工科学生,闲得无聊对刘启的十二个儿子作了一个总结如图(数据来源与百度):

刘启的妃子受宠期基本是短暂而连续的,没有出现跨度很大的交替。而他的皇子基本是线性增长,那么中间八九年的空档期他也不可能闲着,那这段时期出生的就只可能是王娡的三个公主女儿了。所以长女平阳公主比刘彻最多也就大7-8岁,不太可能相差十多岁。

霍去病出生那年,刘彻十四岁。注意霍去病是个私生子,能生孩子而且是私通,想必他的母亲卫少儿年龄不会太小,再考虑到卫家母亲的风流秉性,卫子夫和卫青也不会比卫少儿小很多岁。所以,平阳公主二十岁左右时卫青七八岁就显得荒谬了。

我的推测是卫子夫和刘彻同岁,卫青比他们小一岁,比平阳公主小六岁,于历史说得过去,于感情上也能接受这样的姐弟恋。由于古人计算年龄与日历都和现代不同,出生即算一岁,过新年之后再增加一岁。所以在正文里我也懒得仔细算这些人物的年龄,可能有一两岁对不上那也就凑合一下吧。

在开学前的暑假完成了这部小说,仓促之下多有思虑不周之处。感谢诸君的支持或拍砖,也欢迎与我一样的卫平粉或考证党一同探讨。写完之后也对《红楼梦》的开篇诗有了更深的体会: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我真的很喜欢这两个人~

上一章 第五十三章 死生魂梦与君同 长安青阳最新章节 下一章 番外一 时空错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