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长安青阳
本书标签: 古代  公主  历史     

第四十八章 一程山水与卿共

长安青阳

清晨的鸟鸣声唤起了一天之初的朝霞。大将军府里,平阳公主仍沉浸在卫青的温存里,她舒舒服服地转转身子,懒懒地睁开双眼,却见到卫青已经穿好了衣服站在榻边。

“大将军起得真早。这才新婚几天,又恢复了行军打仗的雷厉风行了。”她笑着说。

卫青弯腰捏了捏她的手:“娉儿,我要进宫面圣,在家等我。”

“怎么,皇上不是准了你半个月在家陪我吗,这又去做什么?”

卫青神秘地笑了:“半个月哪儿够呀,要休假我们就去休他一年半载好不好?”

“这可不像你大司马大将军说的话……”公主似笑非笑地闭上眼,并不相信他的话。

“多年前在甘泉宫时你曾说,希望我们一起离开长安,在山水自然间逍遥自在。”卫青突然认真起来,他凝望着公主,柔声说,“如今我们终成眷属,又逢战事平息、海晏河清,我陪你去各地游玩,我们一起去看看这世间别样的风光美景好么?”

“仲卿,你真好……”

当刘彻听了卫青的请求后,不禁哈哈大笑。

“卫爱卿对朕的皇姐有这份心,朕高兴才是!这些年你为我大汉出生入死,也该去享享人间清福了。朕准了!”

卫青谢过圣恩,便欲离开。

“卫青,你不向皇后辞别吗?”刘彻在身后说。

“启禀陛下,过几日臣会与公主一同向陛下、皇后辞行,今日……”

“仲卿是归家心切呀!”刘彻脸上露出暧昧的坏笑,“怎么,离开一会儿就惦记上了?”

卫青满脸通红,老老实实地回答:“确实惦记。”

“哈哈哈……大将军难得这般柔情刻骨。你回去吧!”刘彻的笑声响彻宣室殿。

望着卫青离开的背影,那背影早已不再年轻,却有种沧桑的韵味。他想着卫青和皇姐的关系,又忍不住乐了一阵子。他似乎很久没这样开怀笑过了,仿佛又回到年轻时代,把卫青当作手足兄弟,与他打趣逗乐。

数日后,卫青与平阳公主进宫辞别刘彻与卫子夫。卫青身穿藏青色的长袍,平阳公主亦一反往日打扮,光亮的长发简单地挽了个髻,配上淡蓝色的襦裙,别有素雅之美,与身边飘逸儒雅的卫青甚是相配。他们不带侍从奴仆,不乘车驾步辇,两个人,一匹马,一柄剑,一包银子与衣服,便是他们漫游河山的全部行装。不像是大司马与长公主,倒像是一对游侠剑客夫妻。

卫子夫目送着二人携手离开,流露出欣羡而落寞的笑容。若道伉俪情深不属于帝王家,平阳公主的幸福实在是令人称羡的,有一个男人深爱她数十载不曾改变。而她一国之母、大汉皇后,却是许久连皇上的面也见不到,若不是今日送别卫青与公主,皇上早已忘了她这椒房殿吧。

刘彻皱着眉看了卫子夫一眼,似乎是洞穿了她的心事,他并不理会,而是叫住了一旁的太子刘据:“今天怎么没去博望苑呀?专门来送别舅舅和姑母呢?”

“是的父皇,儿臣为舅舅高兴呢!”年少的刘据恭恭敬敬地回答。

“小小年纪,懂这么多大人的事吗?你倒是说说,有什么高兴的?”

“回禀父皇,舅舅一生戎马、杀伐无数,如今可以离开军营,静享安宁。乃舅舅之福,这是其一。”刘据朗朗而对,“大司马大将军卸甲归田,国无戎事,人民安定,乃百姓之福,这是其二……”

“据儿!”卫子夫脸色苍白,急忙打断了太子的侃侃而谈。

刘彻对她挥挥手道:“太子说的有道理嘛,几年前汲黯辞官时也说了这样的话!看来咱们的太子不喜欢打仗呀。”

“回父皇,儿臣以为父皇北伐匈奴、西拓疆土,已是千秋功业。但是好大喜功、穷兵黩武则是劳民伤财,孙子曰:穷兵者亡,正是此理。如今我朝应当内抚百姓,减轻徭役赋税;外绥百夷,友好往来之……”

刘彻的脸上阴晴不定,看不出喜怒,卫子夫默默看着他听完了刘据的回答,拍拍他的肩,然后离开了椒房殿。

却说卫青与公主夫妻二人离开了长安,一路策马飞奔,终日游山玩水,不知不觉已度过一年有余。他们轻装简从,并无人认出他们是当朝皇亲国戚,倒也省去许多烦心事。当是时,四夷来朝、诸侯臣服,万里河山皆为一片坦途。

辽阔宽厚的齐鲁平原、波涛汹涌的东海之滨、长江水灌溉的秀丽吴楚、奇崛险怪的巴山蜀水……一幅幅画卷似的大汉江山在他们脚下展开。他们曾在一望无际的平野纵情跑马;曾在卷着白浪的海水中泛舟,听渔人讲述蓬莱仙山的神话;有时他们牵着马在不甚繁华却新鲜热闹的街市上漫步,卫青总能买到一些民间男女定情信物,系在爱妻的腕上或是腰间;或是游荡于山林,在山洞里避雨,点一堆篝火,依偎着取暖,卫青少年时打猎采摘的本事丝毫没有荒废,有时还会采些山花编成花冠,公主散落的长发配上花冠,她的笑颜更比那花儿娇艳……

巴蜀之地,虽是不乏荒蛮,可那片土地孕育出的山水却是钟灵毓秀。卫青抱着公主下马,见到一棵粗壮的树,弯弯曲曲长了不少枝桠,便抱起公主跳上树。公主有些心惊胆战地轻轻叫了一声,睁开眼睛已经身在半空,稳稳地坐在卫青怀中。他们眺望着远方起伏不定的山峰,聆听着山中泉水的流动与鸟鸣,闭上眼还能听到风声、闻到花香……

卫青向四周望了一阵,却瞥见他们容身的这棵大树上攀附了一根细长的野蔓,他有些狡黠地笑了起来:“娉儿,你猜我想到了一句什么话?”

公主并没有反应过来,问道:“快说,不要卖关子!”

卫青慢悠悠地念起了一句诗:“南有樛木,葛藟累之。乐只君子,福履绥之……”

这是国风周南里的一篇,以藤蔓缠绕树枝来比兴女子嫁给男子,赞颂婚后的美满生活。

平阳公主愣了一下随即嗔笑起来:“从前在平阳府,我让你读些兵书,想不到你却是留意着我的诗书,净念些歪词打趣我!”

“我怎么敢,只是触景生情罢了……”

“也不知是谁,在绢帛上抄些什么,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还有什么,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公主嗤笑道,“现在你可是得偿所愿了,真是乐只君子,福履绥之。”

听她提起数年前的往事,卫青也忍不住笑起来。

“公主,接下来我们去哪里?”

“你知道我最想去哪里吗?”公主冲卫青眨眨眼,“我最想去西北塞外,看一看水草丰美的河朔草原、绵延千里的祁连山、大漠草原的落日。那是你多年征战的地方,我想看看你与汉家将士收复的辽阔疆域……”

他们骑马一路北上数日,终于看到了与中土迥然相异的塞外风光,此时正是初夏时节,水草丰美、百花盛开、河流欢唱。浑厚的大草原伸开怀抱迎接他们,两人静静地躺在柔软的青草间,塞北的猎风裹挟了花草的气息,夹杂着大雁的鸣声,在俯仰天地之间、在蓝天白云下飘荡。

卫青拉着公主的手坐起来问道:“娉儿,接下来回长安之后有什么打算吗?”

“难不成你还有什么花样?”

“我们生个孩子好不好?”卫青贴着她的耳边小声问。

“生什么孩子,我孙子都多大了。想生自己去找年轻漂亮的去,别要我这年近半百的老太婆丢人了。”公主捏着卫青的脸说,“你有三个儿子还不够么?”

“那就生个女儿,像你一样聪明漂亮的女儿。”卫青笑嘻嘻地说,“我真想要一个属于我们两人的孩子。”

听了卫青的话,公主低头不语。卫青托起她的脸颊,突然严肃起来:“娉儿,其实皇后告诉过我……”

话音未落,公主流下了晶莹的泪水:“仲卿,你都知道了……”

那未出世便早夭的孩儿,两个人唯一的骨血,是她心中永远的痛。

卫青紧紧地拥住她,把脸贴在她的脸上,轻声说:“或许我不该提起这件伤心事,但我知道你始终无法释怀,在嫁给我之后更是常常为此暗自伤怀。我想告诉你,我早已知晓此事,这份痛我陪你一同承担……”

公主小声呜咽起来,进而变成了嚎啕大哭。

“想哭就哭吧,有我在呢……”卫青抚摸着她的脊背安慰,自己也伤感不已。

不知过了多久,公主含泪看着他说:“仲卿,你怪罪我吗?”

“不会,怎么会呢。”他吻着这可怜的女人脸上的泪痕,自己也哽咽了,“原本是我不好……都是因为我……”

他把公主发凉的手攥在手心:“娉儿,这些都过去了。以后我们会永远幸福地在一起的,再也不会有这些伤心事了……”

“嗯……”公主对他报之温柔一笑。

“那你答应我再要一个孩子了?”

“这……要看孩子愿不愿意来喽。”她趴在卫青肩头耳语。

上一章 第四十七章 夜烧花烛照红妆 长安青阳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四十九章 欢乐极兮哀情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