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他的尊贵白月光(梗合集)
本书标签: 古代  占有欲强  原创女频     

227 素肌

他的尊贵白月光(梗合集)

睿桉像是被他说服,压在心头的石头轰然一下,就似放了下来。

……

而不论少年郎们的情愫如何,但他们终究都会长大。

世间人都是如此,喜怒哀乐,却都在不断往前走,躲不过,逃不开。

直到回到府里,睿桉才回过神,现已临近傍晚,也不知阿姐睡了没有,十一往阿姐院子而去,便见香茵立盹行眠,温泠正手搭腰间长剑,于香茵比肩而立。

(立盹行眠:站立﹑行走时都在睡觉。形容十分疲倦。)

(比肩而立:比:并列。肩并肩地站在一起。比喻相互间靠得很近。)

十一靠近时,温泠才手扶香茵小鸡啄米的脑袋,后躬腰行礼,“见过十一殿下。”她声音偏小,且在纠结要不要叫醒靠她肩睡的少女。

十一摆手,温泠点头,十一轻声问她,“阿姐在内屋?”

院中楼阁一向偏大,上下两层房子稍多,十一以为阿姐在内屋中。

温泠摇头,“公主在阁楼上。”

内阁即是卧室,而阁楼是屋子偏高而专门隔出来的屋顶房,用于储存或居住,居住的人一般会是女子,即也是卧室,闺房。

而元成的阁楼,一半用来藏书,一半用来当卧房(卧房,即休息的地方)。

十一点头,“我去瞧瞧。”他说着便往里走,温泠也没阻止他,不过要给他推门,十一冲他摆手,示意不需要。

温泠撇了眼肩上的人,也就没坚持。

推门而入,十一被股淡雅的香吸引,轻嗅着,他眼带迷离,带上门,往里而入,他直奔阁楼楼梯而去。

因是隔出来的房,所以楼梯并不长,不过十几阶,睿桉便到了阁楼。

很安静,阁楼连翻书声都没听到,睿桉猜测阿姐是在榻上睡着了,越过一众书架,睿桉见着那女子。

床榻靠近阁楼小窗边,榻前放着书案,那花梨木的桌子上摆放着几张宣纸,砚台上搁着几只毛笔,奏折搁置一旁。

少女伏案而眠,见她面容,睿桉既荒唐地想起一首诗。“素肌不污天真,晓来玉立瑶池里。亭亭翠盖,盈盈素靥,时妆净洗。”

睿桉蹙眉,猛地一闭眼,让自己冷静一番,待内心平缓,这才往前而去。

抬手抚上案边,轻滑而过,他随手拿起已打开的奏折,“臣年时高,恐管不严。御下之人,不服教管。望陛下,招其能士,接管一二,臣不甚感激。”

这奏折,是镇守西北的大都督,也就是长公主的外祖郭昕所承。

虽然在外一直听说郭氏隐退,欲避世不出,但真正见到这奏折之前,睿桉是一直不信的,甚至朝堂之上,大多人都不信。

皇帝是个孤儿,幼年饥寒交迫,艰苦成长,后被郭晓,也便是长公主的舅舅所识,接到府中,方能安然成长。

而皇后郭玉,也就是长公主的母亲,即与皇帝青梅竹马,即是皇帝很为重视之人。

而前皇后在军事方面也犹为厉害,是皇帝的军师,尚在前朝乱世之时,便有“得郭氏女得天下”的说法。

按照发展,如若皇帝上位,郭氏一族应当世代传承,发扬光大的,可惜,郭晓在战乱时的战役中与世长辞,帝后悲痛欲绝,以雷霆手段收复河山,创下如今的大周朝。

……

写者:诗来自《水龙吟(浮翠山房拟赋白莲)》

宋代 吕同老

素肌不污天真,晓来玉立瑶池里。

亭亭翠盖,盈盈素靥,时妆净洗。

太液波翻,霓裳舞罢,断魂流水。

甚依然、旧日浓香淡粉,花不似、人憔悴。

欲唤凌波仙子。

泛扁舟、浩波千里。

只愁回首,冰帘半掩,明珰乱坠。

月影凄迷,露花零落,小阑谁倚。

共芳盟,犹有双栖雪鹭,夜寒惊起。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水龙吟(浮翠山房拟赋白莲)》是宋代吕同老创作的一首诗词。诗人通过描写一位美丽纯洁的女子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对她的爱慕之情。

诗中诗人描写了女子的美貌,她的肌肤洁白无瑕,宛如玉立在瑶池之上。她的姿态优雅动人,美丽清秀的面容和素净的颜色使她显得更加娇美。她时常清洗妆容,使得她的美貌更加清丽动人。

诗人进一步描绘了女子被水波环绕,翩翩起舞的形象,她的舞姿优美动人,使人仿佛看到了仙女在水中起舞的场景。水波翻滚,她的舞步渐渐罢休,美丽的形象让人心神荡漾,如同断魂流水。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曾经的芬芳香粉不再,美丽的女子也变得憔悴不堪。然而,诗人却渴望唤回凌波仙子的形象,希望能够与她一同泛舟在浩渺的千里波涛中。

但是诗人在回首时忧愁不已,冰帘半掩,仅剩微弱的光明,明珰纷纷坠落,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思和失望。月影昏暗凄迷,露花飘零,仿佛是小阑寂静地倚靠。虽然曾有共同的盟约,但仍有雪鹭独自栖息,夜间寒冷下惊受惊。

上一章 226 情绪 他的尊贵白月光(梗合集)最新章节 下一章 228 变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