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短篇小说 > 野花入川途
本书标签: 短篇  日常生活  温馨治愈   

枸杞辫儿(1)

野花入川途

宁夏有五宝“红、黄、蓝、白、黑”,它们分别是:枸杞、甘草、贺兰石、滩羊皮、发菜 。

今天我就要说说我老家的第一宝:枸杞。枸杞这个名称初始见于中国二千多年前的《诗经》。明代的药物学家李时珍云:“枸杞,二树名。此物棘如枸之刺,茎如杞之条,故兼名之。”

  枸杞是木本植物,新鲜的枸杞过儿呈鲜红色,形似纺锤,更似红玛瑙坠,是宁夏的传统名牌出口商品,以皮薄、肉厚、籽少、品质优良驰名中外。

  我从小就认识它,因为我们村家家户户都种它。宁夏的地大部分是盐碱地,盐碱地里种不出粮食,种水稻?做梦!一没水,二苗死。种小麦?矮黄不结穗!种大豆?长长也秃了。哎~

  而枸杞这种植物是非常耐盐碱性的植物,同样也是耐寒性、耐旱、耐贫瘠能力超群的矮树,作为一种全身是宝的枸杞,有果实收益,根部也是著名中药“地骨皮”,嫩叶可以制茶、作为蔬菜烹饪,是一种用途很广的植物。

这枸杞子树小苗的时候就显示出了它顽强的优势。枸杞育苗大多是扦插培育,就是折一段大枸杞树的枝埋在好一点的土里,让它生根发芽。不过村人们为了让苗苗活好一点,会将大枸杞树的树枝压埋固定在土里,在土里的那节枸杞枝就会发出苗根系,等着它长得绿条条就可以剪短

段母枝,小枸杞苗就会茁壮成长。

我与枸杞树结下的不解之缘是在小学二年级的时候,虽然村里大户人家都种了枸杞,但是我家并没种。没种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枸杞需要人手,要家里家外都有人的家户才能顾好,那时候不流行分家,一个太公传下来的几支爷爷辈都是家户相挨着的,有个什么事情好扶帮。

而我家,爷爷去世的早,奶奶靠着当年在兰姨奶奶那里学到的缝纫技术,养活着七个嗷嗷待哺的孩子,男丁少,人力少容易被欺负,所以不种枸杞树。当时的我羡慕有枸杞树家的娃,因为他们父母总是会给他们一两毛零花钱。

在我七岁那年,央求着妈妈让我去摘枸杞,去摘一斤是1毛2分钱,我当时很会算题我想着摘到十斤,那我就能有1元两角钱啦!

妈妈看着我眼睛里有许多复杂的东西,最后点头同意了,于是七月初星期六放假的一天,我拎着篾竹编的小筐子,开开心心跑着追上骑自行车的人们,一路向着滩上枸杞园去。路上没有自行车的七大婶,六大姑还有几个小伙伴见了我打招呼:“小丫,你不学奶奶绣花,也来摘枸杞子啦?”

我开心回答:“嗯!我妈说了,我要是摘到两块钱,她就给我买糖冰棍吃!”人们哈哈大笑,开心地走着说着,那时天才麻亮,五点左右的样子。

到了枸杞园,那一树树枸杞整齐的排成一行行,园子主人在网子口喊:“都拿筐号行子!进了园子打架,碰坏了树,我可是要你们赔的!”

“号行子”是老家话,就是有经验的摘枸杞农,会在园子外走一圈,选哪枸杞子又大又密,而且没有蜜虫的一行枸杞树,把筐扔进那行树定下来,这是她的一排树。

园主话音落了,人们就开始行动,有听天由命的婆子,自己站的脚下就放了筐;有货比三行的媳妇,瞅瞅探探,挤了别人占了地儿放筐子,更有人拎俩筐占行;还有抹不开面,傻不愣登的姑娘,随便选一行摘。

我旁边是军婶子,她可是把我大姐姐挤走占的地方,所以我大姐姐瞪了她,站在了我后头那行。开始摘枸杞,大姐姐教我拿起一辫子枸杞,拎着轻轻一抖,那红玛瑙一般的红枸杞果儿就都垂下来啦,手握开拳,食指中指无名指并拢,大拇指指肚开合,一把就把红枸杞摘下来了。

为什么叫它枸杞辫儿呢?枸杞树不高,大概一米三四左右,它的树形和垂柳很相似,枝条全部被修剪的垂下来,枸杞树很能结果子,一颗颗枸杞果儿红彤彤的就把树枝压垂了。红的果、青的果、绿的叶、粉白紫的小花,杂糅在一起,就像一根用五彩绳子编成的漂亮辫子。

我努力摘着枸杞,隔壁的军婶子速度飞快,很快就转到一棵树,而我连一棵树的四分之一都没摘道,她很快就到了前面去了,我摘到第二颗树的时候,抬头一看军婶子竟然跑到我这行的树来摘了,那棵树枸杞果儿又大又红。我不知道怎么办,叫道:“姐,她摘错了!”姐姐走来看见她不虞说道:“婶子你摘错了!回你行子里去择果子!”

军婶子一边抬头看着我,一边扯着树辫儿,一个劲向自己筐子里扔枸杞。我姐看了气不打一处来喝道:“总是这副德行!”军婶子回嘴:“妹子小呢,婶子帮忙择,快一些呀!”

大姐姐拿她没法,支使我:“你这傻妮!快去和她抢那大颗果儿!”我也心急,拎起篮子跑到军婶子旁边,就着她的手旁边逮着枸杞辫儿摘。就这么闹闹看看一天,最后园主称斤,摘枸杞的人们眼巴巴看着那杆称稍起落。

这第一次摘枸杞我得了1块8毛5分钱,攥着这一把毛票加钢镚儿,我的心百般滋味,有喜、有累、有伤、有怨。喜的这是自己第一笔钱!累的真是满头大汗,肚子咕咕叫;伤心的是就差1毛5分钱,我就两元钱,上交妈妈后会得个糖冰棍;怨那军婶子贪得无厌,将我的大果子摘走了!

上一章 香蕉梨 野花入川途最新章节 下一章 枸杞辫儿(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