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短篇小说 > 野花入川途
本书标签: 短篇  日常生活  温馨治愈   

鹅绒藤

野花入川途

在北方有一种非常常见的小白花植物,它特别好存活,只要是有土的地方,就会开小白花结长角果。鹅绒藤是我唯一查阅资料写的一篇,因为我不知道它的学名叫什么,问了几个朋友,他们认识它,但是也不知道它叫什么。

  用我老家话叫:奶葛子!为什么会叫这样一个奇怪的名字呢?是因为把它的茎、叶、果掐断后,断面就会渗出细小的圆珠类似牛奶一般的白色汁液,所以人们就叫它:奶葛子。

  鹅绒藤属萝藦(mo)科,灌木或多年生草本,直立或攀援。植物名字里一般有“藤”的物种,大部分是蔓生植物,它们有着细长细长的茎,柔软而且坚韧。

  大人们很讨厌“奶葛子”,因为它需要缠绕依附在有杆子的弄作物上生存,而鹅绒藤经常出现在麦田里、玉米地里,果树园里。

  讨厌它的原因是它太能长啦!只要长一株鹅绒藤,就能长出一大片,长来很长很长,全部缠绕在玉米杆上,还很大一堆。藤蔓植物有个最大的陋习:共生。共生就是指它们藤类必须借助外物攀爬起来才能活下来。

  会攀爬的还有爬山虎和菟丝子,小时候老妈要在外墙种一架爬山虎,她觉得这爬山虎长起来绿油油的给房子增添点儿色彩,后来听个邻居说:有一家种了爬山虎,招了蛇过屋里,家里的老太太被吓出心脏病,我妈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而菟丝子这类藤更甚,菟丝子缠在农作物上那可是要命的!菟丝子的茎与大豆、玉米等植物的杆子接触的地方会长出许多细小的牙齿,这些牙齿咬进农作物的经脉里,不仅吮吸着植物根部运输上来的营养,而且还与农作物的叶片抢夺阳光,被她缠住的农作物一般都逃离不了枯黄、将死的下场。

  鹅绒藤不像菟丝子那么惹人嫌,你要是把它种好了那它可是比较美味的一道菜。春天架豆角秧的时候,我妈多插了一排木杆子,豆角种好后,她田埂边去挖来了两颗鹅绒藤,把它们种在了豆角们的最后面。

  鹅绒藤长势喜人,使劲地探头头,沿着杆子攀爬。它的叶子形状像个桃心❤,叶子长得左右对称是一个非常好看的绿桃心,所以它的叶子可以做书签。

  鹅绒藤的花是白色的,小花苞是白色的像个迷你版的朝天椒。开起来的花,花瓣很散,像张开了脚的白色八爪鱼。有些花的花蕊和花瓣是不一样颜色的,而奶格子的花瓣和花蕊都是一色白。花是聚伞花序,聚伞花序就是它开起来像个镂空玲珑球,多花着生,全国均能生存,其中不少种类可供药用。

  它的花有着淡淡的奶香气,特别招引白蝴蝶,白蝴蝶落在白花上,白花飞绕着白蝴蝶。在一从从桃心绿叶中,印着白色的花儿和白蝴蝶,美丽极了。

  花开败落,六月初就开始长角儿。它的果子和豆角一样是长细状,不一样的是,它的果子是冲上竖着长着,是细圆锥状。

  我上小学的时候,每次放学,约着几个同村的小姐妹们一起回家。回家路上有土坡的地方、有田埂的地方都能看到它们,密密的、挨挨挤挤的长成一大片。

  它们没有刺,也很容易采摘,我们这些孩子有些把书包丢在干土地上,有些把书包挂在树枝头上,小来胆子很小,一点儿也不敢冒进草丛去,于是还有些孩子把书包拖给他,他帮忙拎着,孩子们许诺分给他五个奶格子,他就开心地看书包去了。

  摘了许多奶格子,满手都是奶香混合着青草味。一开始这些乳白色的奶渍流在手上是如牛奶一样白嫩,不一会儿在空气中氧化,就变得黏黏糊糊,成了灰褐色,而且特别黏手指。大拇指和食指上都沾染了许多,两只手指捏一捏,揪开始你会感觉到胶着的那种力道,在那个没有很多玩具的年代,我们就这样把大拇指和食指捏捏揪揪,玩的不亦乐乎。

  奶格子还有很多用途呀!老妈脚上长了个鸡眼,我和弟弟好奇的看,她的脚掌底和脚后跟有着厚厚的一层老茧,要用剪刀才能牙出来。那鸡眼长在老妈左脚大拇指与二指中间下部一厘米处的脚掌上。痛的老妈走路龇牙咧嘴,奶奶说要用刀挖出来,我们听了吓得不敢再看。

  后来姨婆说用鹅绒藤乳白的奶汁擦洗鸡眼部位,好的快些。于是老爸和我们姐弟俩,每天都回去大野地里溜一圈,扯一些奶格子给老妈敷脚。渐渐的老妈的脚真的好了很多,没那么疼,结成了个厚厚的壳儿。

  有天中午下着小雨,奶奶来看见妈妈累的睡着了,就看看她的脚,一摸那鸡眼,它就好似要掉下来了,奶奶拿着指甲刀轻轻的剪了一圈,那鸡眼就脱落了下来,解除了老妈的苦恼。

  鹅绒藤每年都长,我也每年路过见着它们就会就几根来吃,那奶香混着草香刻在我的基因里。

上一章 烧穗 野花入川途最新章节 下一章 香蕉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