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短篇小说 > 野花入川途
本书标签: 短篇  日常生活  温馨治愈   

银柳(下)

野花入川途

兰姨奶奶有了奶奶给她的插花瓶,更加开心,每次干完活走回家,兰姨奶奶都会在路边采野花,带回去插在花瓶里。

  她啊,最喜爱的就是沙枣树。因为沙枣花香。

  南方秋桂十里飘香,

  北地沙枣一树芬芳。

  冬天没了叶子的沙枣树和普通枣树没啥区别,长得都不是笔直的木材,树枝枝枝丫丫,木头上坑坑洼洼,不能打造家具和床板,最多也就是劈了烧柴火。

  沙枣树似个老者,做什么都慢慢吞吞。阳春三月草长莺飞,桃李争艳。一片绿荣荣的大地上,只有那沙枣树还没醒来。到了四月它那裂纹老树皮才缓过神抽出嫩绿枝条吐芽长叶。

  沙枣叶长得也不精神,她不像家枣树叶子那般叶面上有一层油亮色,显得油亮亮的绿着。沙枣树的形状是长圆状,它的叶片正反两面都披着银白色细小的鳞片,所以远看沙枣树就像位穿着银绿色裙子的老姑娘。

  沙枣开花也慢,别的花开起来轰轰烈烈,它开花慢吞吞,花苞是从五月就开始长的,一开始是白芝麻大,慢慢长成一样小小的方棒槌样,到了五月底又长了点,成了一个有棱角的小纺锤。六月初沙枣花开了,一开起来香味弥漫。

  为什么叫沙枣叫银柳呢?它的树形和柳树较像,耐干旱好养活,它的叶子及结的沙枣果儿表皮面都有一层银白色的细霜状鳞片,所以人们又把它叫做银柳。

  沙枣花开了,它的花是一串串开在树条上,小花朵开起来像四角星,又像破了角的小喇叭。沙枣花香味清幽,没有玫瑰、牡丹那么香的迷人,它的香味轻轻的,但你却事实能嗅到。

  兰姨奶奶总是在沙枣花开的时候折几枝,插在水瓶子里,清香满屋,她浸泡在这满屋沙枣香的小屋里睡一觉,第二日醒来带着一身清香去做事。传说香妃身上的香气就是这沙枣

  村里的孩子喜欢兰姨奶奶,她总是干干净净,清清香香的。兰姨奶奶因为干农活不太熟悉腿被牛犁耙剌了一道口子,早已生产的奶奶抱着快一岁的我爸,去求了太爷爷,又回娘家弄了草药给兰姨奶奶敷上。

  后来兰姨奶奶的腿就不大好了,奶奶觉得她和农村妇女不相同,托着自己的爹给兰姨奶奶介绍一个工作~学堂里教孩子认字读书。

  国家号召百姓们白天生产种地,晚上夜读学习。兰姨奶奶这时就派上了大用场,小学堂白天是孩子们的,到了夜晚就成了大人们的,大家都跟着兰姨奶奶念书认字,有些村人,特别是有些年纪的人不肯学习,还被自家孩子拖着来,包括梁婶,梁婶子一直都在背后说兰姨奶奶坏话,说她的穿着,嚼她的行为,就连兰姨奶奶插在屋里的沙枣花也被她说成:骚情。

 相反的梁叔学习很积极,读书认字打开了他的一扇新世界的大门,一个月的学习后,梁叔就可以自己阅读一些书了。大字报、旧报纸,就连路上飘来的一张有字的纸片,他都要捡起来认真的读。梁叔他对文字着迷,后来又学着临摹,一手字练的真真好!不知从那一年起,村里人过年时都会挤到梁叔家,拿着裁剪好的红纸,求梁叔写祝福字给他们做对联、福贴。

  梁婶子是最后一个被她家牛娃拉来学字的,牛娃哭喊:狗子和蛋蛋家的娘娘(niang念一声,老村话妈妈的意思)都会写自己的名字,就你连字都不识!梁婶子不情不愿,加上梁叔又跟她说:婆娘你的名字要去学会也,以后出门连自己的名字都不认识,那别人会笑话你呀!

  梁婶子带着情绪来学,一开始学不进去,觉得特别难,看兰姨奶奶的眼神都露着凶光。兰姨奶奶发现梁婶子不适合从拼音学,就直接教她象形文字。梁婶子这才感觉到有趣,有一次她一下子学会了八个字,梁叔和牛娃夸她。梁婶子更有学习的劲头了。

  兰姨奶奶不再种田,大家都会拿些口粮来给她。兰姨奶奶还教村民们怎么种粮食收成会好些,一开始很多人不信,说她一个锄头都不怎么会扛的人,教别人种地那不是瞎胡闹吗?梁叔可是坚定的拥护她,梁婶别别扭扭也同意了学着兰姨奶奶的方法去做,没想到秋收那年她家的粮食真的大获丰收,村人们见状,默默的盯着梁叔家的地,他家怎么行动就跟着做。

  兰姨奶奶的婚事也是一波三折,本来太爷爷不怎么待见她,但她实打实的做了许多事,太爷爷就帮着她相看,一开始看上的是以前是位秀才的重孙子,结果那后生兰姨奶奶没相中。后来觉得大太婆家的当兵的三儿子不错,接触了一段时间,这兵哥哥到是真不错,奈何有个老娘子从中作梗,大太婆总觉得自己儿子该娶总统的女儿,提给年轻的兰姨奶奶的第一个条件就是:允许纳妾!后来就晾着了。

  就这样兰姨奶奶在村里从20出头待到了30多,闲话听了不少,人生走过了十载。1977年国家恢复了高考,当时和兰姨奶奶一起来的一位已经成家的男知青,坚决的报名要回城参考,因着名额太稀少,差点还喝了农药!

  兰姨奶奶也想回去,棋行险招吃了麻黄素,费劲心力开了一张病退证明,可能那时的她受够了农村吧!终于要走的时候,最舍不得她的还是梁婶子一家,大家的眼神里多半是羡慕,她像是凤凰落到鸡窝,最后依然张翅飞,令人眼红。

  一年多后太婆婆身体不好,要去县城治病,第二天要早起,村口来了一辆那时代的军卡车,载来了兰姨奶奶的遗体。有几个壮壮丁抬她下车,问太婆婆村后的沙枣林在哪里?太婆婆颤巍巍说不清话,太爷出面带着他们去了沙枣林。

  太爷回村后大家都围了过来,村人们早起都看见了这一幕,向太爷打听怎么回事,太爷说:兰姨奶奶回来了,她立了遗嘱要葬在这沙枣林里。

  村里炸开了锅,她还那么年轻美貌,后面的谣传就有许多,但是每年的沙枣花都芳香依旧,开在这片她喜爱又讨厌的村庄。

上一章 银柳(上) 野花入川途最新章节 下一章 萝卜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