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灵异言情小说 > 亡灵回忆录
本书标签: 灵异言情  各种民间故事  悬疑灵异   

第二十四章:你不知道的桃花源记,下

亡灵回忆录

中原诸侯的墓道多为南北两条,而楚墓只有一条。文中渔人从原路返回,也印证了楚墓单墓道的特点,土地平旷,屋舍俨然。这段描写了墓室的结构,战国晚期墓室多采用洞室墓。就是先往下挖一个洞,再向侧壁挖出一个墓室,这样的墓室都在地底深处。这种结构的坟墓不利于统一规划,因为大家都是在地下掏洞,深浅不一方向不一,很难形成像文中提到的土地平旷,屋舍俨然的墓葬群,而楚墓无一例外采用的都是统一的土坑竖穴式,说白了就像是盖房子打地基一样,从地面直接开挖,很容易形成整齐划一的墓葬群。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从文中这句话可以推断出墓葬中陪葬品种类和数目非常丰富,劳动工具生活用品应有尽有,乍一看没毛病,古人常说视死者如视生

丧葬习俗来源于人们认为灵魂不死,给亡故亲人们送上一些生活用品也说得过去啊,但在我国历史上,对于灵魂是否存在一直饱受争议,正是在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这中间不乏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还有遁世的道家学派。不但动摇了人们对灵魂的观念也冲击了中原大地对的丧葬习俗

这里出现了两极分化,士大夫等阶级会选择践礼俞制,春秋时期的辉县甲墓墓主人是晋国时期卿大夫,而墓葬规模却使用了天子才能用的九鼎之礼。

对生活放弃希望的下等贫民,不愿相信来世的存在,中原大地薄葬之风大起。《礼记》记载道庶人。。。不封不树!于是就干脆埋个坑把尸体一扔就结束了,没有陪葬品,没有墓碑,没有坟堆,就连一棵树都没有留下。。。

如此洒脱。。。桃花源记中记载的就是平民墓葬群,但是按理说不应该有这么多的陪葬用品才是,这里就不得不说楚墓和中原墓道不同之处了

那么第二个区别可以追溯到楚国的巫术文化和对鬼神的笃信,在《吕氏春秋》中记载道

荆人畏鬼,而越人信祀。

正是因为这种文化,天然隔绝了正统文化中的礼乐制的灾难,因此就算是平民也会有大量的生活用品陪葬。

党羽桃花源记的描述巧妙的与历史相吻合,那么问题来了,这一切的一切是陶渊明熟读历史后写下的还是要给我们留下彩蛋呢?

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做。这句话看起来没什么毛病,但你仔细分析,这明明就是普普通通的农耕生活,但农耕生活最基础的就是牛呀~

为什么只提到了鸡狗,猪牛羊马这些大型家畜为何一字不提,那么这些家畜都是后人送的祭品那么就合理了,我们知道天子祭品称作太牢,所谓太牢猪,羊,牛三样俱全

诸侯卿大夫等祭祀称少牢,包括猪和羊。而平民祭祀用品只能用鸡和狗这两种祭祀动物,这也就完美的诠释了桃花源记为何鸡犬相闻不见牛羊了

男女衣着,黄发垂髫,怡然自乐等,这两处有两个不对劲的地方,首先你要知道晋太元间是从376—396之间战国时期截止到公元前221年,这五百年间衣着有了明显的变化,那么这里的人是如何做到悉如外人的,就算当时寿命不长,就算15年一代人计算,桃花源里近亲结婚至少得40代

我国至少每五人就有一个治病基因,一级亲属携带的基因高达50%,所以说一级亲属结婚后代无病的概率是51.3%,二级近亲结婚后代无病概率近30%,按照这个计算的话,村民至少都得是高达98%以上患遗传病的人

一般遗传病显示出来的为智力缺陷或者面部畸形的怪人,哪里来的黄发垂髫怡然自乐呢?只有一种可能,就是这些人已经死了,身上穿的衣服都是后人烧给他们的

党羽有很多不理解的内容可以看一看《逃出绝命镇》,这部电影就是桃花源记的翻版

党羽不好意思同学们,这堂课已经压堂了,但幸运的是我们已经结束了对桃花源记更详细的解读,下节课我们要讲一讲哈尔滨猫脸老太太事件,请同学们回去复习,同学们再见

上一章 第二十三章:你不知道的桃花源记,中 亡灵回忆录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