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短篇小说 > 知识就是力量,学习
本书标签: 短篇 

宋朝概况

知识就是力量,学习

1、重文抑武的国策

鉴于中唐以来藩镇强盛、尾大不掉的历史教训,宋王朝决定采用重文抑武的基本国策。通过解除武将的兵权、重用文臣等措施,有力地加强了中央集权,同时也使士大夫的社会责任感和参政热情空前高涨。

2、理学思想对文学的影响

理学思想是士大夫阶层主体意识的理论表现。但在宋代,除了南宋的最后半个世纪,理学思想并未得到朝廷的正式承认。在这其中,比较著名的理学家有朱熹、程颐等人,而欧阳修、苏轼等文士也热衷于讲道论学。宋代的士大夫大都怀有自觉的卫道意识,并积极地著书以弘扬己说,摒斥异端。而在宋人的文集中,也常有论道的文章。

3、文以载道说的盛行

宋代的士大夫在政治上和学术上都具有强烈的使命感,因此十分重视诗文的政治教化功能。唐代韩愈在倡导古文时就提出了“文以贯道”的思想,而这一思想在宋代则得到了高度的重视,并由理学家周敦颐提出了“文所以载道”的新命题。

“文以载道”的思想在宋代文坛上占据着统治地位,其作为一种价值观,把文学的社会政治功能置于审美功能之上。这一观点若走向极端,则成为程颐所说的“作文害道”,从根本上否定了文学。不过对于多数的宋代文学家们来说,还是文道并重的。但不能否认,宋代诗文的说教意味显然比唐代要浓厚。

4、印刷业和教育的发达与作家学术修养的提高

宋王朝十分重视文治教化,印刷业和教育事业都有空前的发展。公私刻书业的兴盛使书籍得以大量流通,学校的数量和种类也大量增加。因此,宋代士人的总体学术水平达到了空前的高度,作家更善于深刻地思考社会和人生、细密周详地进行议论。

5、诗文政治功能与议论成分的加强

(1)宋代的文学家普遍关注国家和社会。文学作品,尤其是被视为正统文学样式的诗文,反映社会、干预政治始终是其最重要的主题。宋代文学家描写民瘼或抨击时弊成为整个文坛的创作倾向。社会政治功能的加强,使宋代诗文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和刚健的骨力。其负面影响是严肃有馀、灵动不足,有时还因过于注重社会性而削弱了个体抒情的意味。

(2)“文以载道”的价值观,必然导致把议论视为写作的目的。这导致议论不但充溢于各体散文之中,而且还大量地出现于诗歌之中。过多的议论会削弱诗歌的抒情功能,但适度的议论则为诗歌开辟了新的题材范围和美学境界。宋诗之所以会形成与唐诗不同的重意倾向,议论成分的增强是一个重要因素。😁😃😃😁😃😃😁😃😃😁😃😃😁😃😃😁😃😃😁😃😃😁😃😃😁😃😃😁😃😃😁😃😃😁😃😃😁😃😃😁😃😃😁😃😃😁😃😃😁😃😃😁😃😃😁😃😃😁😃😃😁😃😃😁😃😃😁😃😃😁😃😃😁😃😃😁😃😃😁😃😃😁😃😃😁😃😃😁😃😃😁😃😃😁😃😃

上一章 白天更新 知识就是力量,学习最新章节 下一章 做决策,从众还是从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