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明星同人小说 > 梦黄粱(郭麒麟民国军阀文)
本书标签: 明星同人  七组邀请驻站  德云社     

立大志向 成新青年

梦黄粱(郭麒麟民国军阀文)

1917年,郭麒麟一边在司令部学习英语和地理及军事,一边联合好友孟鹤堂、表弟王九龙、小舅舅张云雷及其他身在沈阳的世家公子积极参与沈阳基督教青年会的活动。这一年,胡适、***在报刊《新青年》上提议进行文学革命,蔡元培任北大校长,肃清学风,青年学子莫不呈现出一股积极向上的气势来。在青年会,郭麒麟几人听了南开张伯苓的演讲——《中国不亡,有我》。起初几个半大小伙子还不怎么上心的,听到高潮处竟泪流满面。远处不看,就看脚下。东北土地广袤、资源充足,每年的大豆产量、高粱产量都能出超,但也正因这优越的地理位置让东北成了一块人人垂涎的肥肉,她背靠日俄两大野心勃勃的帝国,隔着山海关还有窥伺的内地军阀。中东铁路、南满铁路分别属于俄国和日本,哈尔滨、大连的城市面貌、居住环境、建筑风格、饮食店铺同俄国、日本的也几乎没有区别。

那天回家,郭麒麟很反常的沉默寡言起来。同父亲、王夫人和太太一起吃饭也没什么喜色,不止王夫人纳闷儿,关悠稷也觉得奇怪。这冤家平时都是一副乐观积极、胸有成竹的样子,偶有她烦心蹙眉的时候,也难得见郭少爷这样垮着脸。

郭德纲却门清,这小子一天天的不着家就跟着那几个腿上没毛、家里没人的出去混,帅府那些个卫队军官也不是吃干饭的,每天大少爷干了什么、去了哪儿都是有报告呈上来的。郭德纲自己没读过几天书,小时候家里穷的揭不开锅,能供他略识得几个字就算是对得住。虽如此,他却有一颗礼贤下士的心,今天南开的张伯苓来他们青年会进行公开演讲这事儿,他是知道的。

“大林,听说南开的那个张伯苓骂我是旧军阀,可有此事啊?”


“我就在现场,还有小孟他们几个,人家没骂您啊。”

“得,那是我手底下人又在哪儿无事生非了。所以你看,还是要多听听、多看看,才不至于误信误判。可有收获?”

“张先生说——中国不亡,有我!爸,我想去读书,去大学读书?”

关悠稷拿着玉米面馒头的手就一滞,纤细的手腕儿又默默的伸回去,垂着头不说话了。自从嫁到郭家来,郭麒麟无数次的和父亲斗智斗勇,希望能彻底独立,无论读书还是工作,不想再依靠家里,更迫切的想摆脱督军少爷这个与生俱来的光环。可无论如何的闹,这事儿还是屡次被搁置下来。这不是不上心,是太上心。

郭家子女以奇或者琦论名序齿,唯有郭麒麟,一出生就因长子身份被父亲给予厚望,后来还有人算命说这孩子天生不凡,有望出将入相。六岁那年,从奇林改名麒麟。从开蒙之日起,他的父亲亲自为其择师,在郭德纲还是二十七师师长的时候他就屡次以权谋“私”,为长子寻觅良师益友。他对他的重视是人尽皆知的,现在郭麒麟长大了,郭德纲手握权柄越发大了,可中国局势却愈加不稳,前段时间西南又出乱子,眼看着直皖火花重了,一场大战又是难以避免……这样的时候恐怕更不会松口。

果然——“这事儿我有安排,你别着急,再议吧。”

“我吃饱了。”

关悠稷赶紧追上去,轻轻挽上郭麒麟的臂膀。他对太太就温和多了,脸上终于挤出了一丝笑意,搓了搓微凉的手掌,然后才轻轻抚上去。

“没吃饱吧?郭家的饮食比不上关家。”

这是真的,关悠稷也没法儿反驳。郭德纲没想着为自己立爱兵如子的人设,但确实不是个贪图口腹之欲的人,因此各方饮食都有定数,每天统一由府里伙房配饭。因为各房妈妈在月钱也无甚差别,因此从来没有加钱给自己升饮食分例的先例。关悠稷既然掌家,就不能违背郭家规矩。她从关府带来的几个早年间享誉北平的名厨也都被分到外头关家酒楼去了,两人居住的地方也没有设小厨房。就这么粗细搭配着,勉强也过了一年多。

“妇人家少吃些好。倒是你,瞧着都没怎么动筷子,晚上饿了可没吃的给你垫吧。”

“我不吃糕,吃人……吃绾绾。”

残霞夕照,鸟鸣蝶喧。此时他看似已经完全摆脱了刚才的丧气与失望,一脸的调侃和暧昧,颇不正经的朝关悠稷的身上打量,神色全不似平常霜枝雪干、风光霁月。关悠稷被他气的一恼,这人简直不要脸,白日宣淫的糟念头竟时时往脑子里涌,这不干不净的,平白给人添气受。一摆手,踩着高跟儿鞋就直直的往前走,竟也不理人了。郭麒麟站走后头瞧,女儿家穿旗袍就是一个背影曲线最婀娜。肩若削成、腰若约素、肤若凝脂、臀似蜜桃,动一动更显的身姿若杨柳依依,妩媚动人之娇态难以言说。

风影交织,日落枝头。眼见着充满没劲的、失望的、挫败的白天就要过去了,愉悦的夜色就要笼罩大地。疲惫了一天的脑袋瓜终于可以卸下重担歇一歇,暂时把残弱的祖国、任人欺侮的祖国抛在脑后。身子也活跃起来,满腹的精魂齐聚某处,赶紧上前抱起温香软玉奔赴床榻去了。

关悠稷知道他心里憋屈难受,因此故意逢迎,幸好郭麒麟早不是愣头小伙子了,在敦伦之事上也有分寸。事毕,夫妻两人双手交织而眠。此时虽然身体疲累,两个人心里却都有一团躁郁之气。

“大林,你听我说。你若真想成为救中国之人,光接受最先进的教育和思想是远远不够的。而眼下,正有一个机会可以让你真真切切的从改变东北开始做起。”

“绾绾这话意思是?”

“袁世凯去世后袁家子弟没有一个能收拢住北洋政府的惨局,因此作为关内的大军阀,直皖之间必有一战。无论咱爸支持谁,你都是他一张很好的牌。”

“此话怎说?”


“段祺瑞已经数次派人前来接洽,我想父亲会把宝押在段身上。徐树铮为求稳妥,已经代替老段邀请你去保定军校读书了。”

“保定军校?有点儿意思。”

郭麒麟此时对军队看法已经与从前有了些许改观,虽说军队依旧习气不改,十分糟糕。但乱世应该用重典,谁手里有枪杆子谁说了算。其他具有进步思想的人绝没有他这样得天独厚的条件,他明白妻子言下之意——如果能系统的接受军校教育,手里真切的握有军权,那么改变军队、改变东北,可比嘴上空谈报国要来的实际的多。

“绾绾,男儿若无展风之志空负八尺之躯啊。”


“若真要你去,你就放心去。我就守在家里,绝不让你有半点分心。”


夫妻两趁着烛火又是相视一笑,一切就都在不言中了。郭麒麟虽然偶有疑惑,总觉得妻子与他之间不像寻常人家那般亲昵贴心,关悠稷总在他面前有所保留似的。但无论如何,她对他是推心置腹的好。有时还同发小们笑司令部的杨宇霆总自比小诸葛,要是悠稷能同男儿一样报效国家,还有他什么事儿。

“其实你该多在家里看看,特别是主楼那儿。我日常只跟着几位妈妈服侍,就能看到父亲许多待人接物的妙举,又能听到最一手的幕后消息。有时我真觉得咱爸了不得,治大国如烹小鲜,且把人情世故那一套玩儿的娴熟至极。”

“那算什么本事?还不如多听听先生讲课。”


“人情练达即文章,世事洞明皆学问。这没有高低之分,况且咱爸能让吉林那边曹金、李菁老老实实的放下军权、卸甲归田,兵不血刃,这是本事!你我还不知道要修炼多少年。”

两人时时说的都是军政之事,有时候郭麒麟不觉得这是夫妻,简直像司令与参谋。若是别的人在他耳边这样说,一定不入心,烦躁透了。否则他也不会长成和父亲几乎两个样子,那从小的言传身教还少吗?偏偏关悠稷,声声入耳,且料事如神。

果然,1918年刚开年,直皖之间就发生了不可调停的矛盾。皖系仅凭一己之力还是不够保险,徐树铮做中间人,联合奉军司令部的杨宇霆引奉军入关。可郭德纲从来不是好说话的,不见兔子不撒鹰。没有好处,凭什么我奉军要掺和你直皖之间的那股子烂汤水?二月一日,驻滦县的奉军就于午夜抢走了几万军火物资。

为体现两派合作之诚意,四月初皖系徐树铮邀请郭麒麟补考保定军校。一同陪去的还有他的表弟王九龙、奉军二十八师师长公子宁远,徐树铮亲自乘专列陪他们赴保定赶考。到了保定还请了一堆的社交名媛、风流女子来作陪,每天好吃好喝的供着,就一次完全可以互相抄袭的幌子补考后几人就过上了纸醉金迷的生活。

相比在关家那种雅致的爱好来说,男人给男人的安排就直接多了。女人、车子、票子、房子,如果喜欢,还有烟有酒,甚至大烟也是京畿公子们普通的消遣需求。他们奉行的是人无癖不可与之交,可郭麒麟牢记与妻子之间的约定,只喝酒、打牌,绝不抽大烟、更不狎妓。

原本这些他还可以忍受,心中始终向往保定军校这所中国第一的陆军学校。一心想踏实用功,学当今最先进之军事战术。可谁成想,直奉不过好了几个月。六月间,已经被任命为奉军副总司令的徐树铮竟然以奉军名义私下诱杀陕西督军陆建章,又擅自调动了几个旅的兵力,直把郭德纲陷入尴尬处境之中。

这时候他父亲那惯用的绿林响马之法就又重现江湖——电报全国与徐段二人撇清关系,并急电郭麒麟速速返奉。

折腾许久,又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迫切想要建功立业、挽救国家的郭麒麟又一次被父亲当作政治筹码使用,只是宁远不受郭家完全管辖。怀着对好友那一身保定军官装的艳羡,垂头丧气郭麒麟和王九龙连夜赶赴沈阳。

————————————————————————

少爷太太联合搞事业!!

上一章 结发夫妻 事业前程 梦黄粱(郭麒麟民国军阀文)最新章节 下一章 家长里短 讲武堂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