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影视同人小说 > 敛尽芳华暮云夕
本书标签: 影视同人  原创  曦瑶同人     

断章十一(中-4)

敛尽芳华暮云夕

断章十一(中-4)

天朝历,癸未,三百四十四年,秦,永泰三年,七月十七,儋耳郡海防遭突袭,琼、崖两州海防危急,太尉楚诣,统战南疆海防,调集大军,率水师痛击海盗,震慑柔佛、吕宋、星洲等外海诸部,九月二十七,南海水寇尽诛,史称“琼崖海战”,此一役,速战速胜,解除了东南海防后顾之忧,秦水师伤亡三百四十六人,含失踪九十六人。

十月初八,楚诣设伏于镇南关、昆仑关,围歼南疆叛军,邕州大捷,稳固南疆前线,协防东南。十月十二,楚诣领兵出镇南关,与安南主帅严珷决战谅山,十月十五,诛严珷,灭其精锐十六万之众,十月十八,安南残部全数撤出秦境,退兵七百里,至此停战。

谅山之战,秦军损兵六万五千三百零六人,含失踪两千七百三十人,边境各村寨,百姓伤亡不足百人。镇南关主帅,禁军虎贲中郎将,林琋,左腿重伤,轻伤十二处。元帅太尉楚诣,于混战之中失踪,生死不明,战后遍寻不得,只在南北分界枯隆山凭江下游附近,寻回佩剑凤皇,以及几片白玉碎片,玉片、剑鞘及剑身遍染血迹,却早已干涸。

战报随同凤皇剑及碎玉,秘传中军,佐奕一言不发,闭帐静坐三日,其后暗中遣派信使,将凤皇剑与白玉碎片,送至东都洛阳燕府,交给御史中丞燕清翔暂行保管。

楚诣下落不明,朝廷一直未曾公开,直至三年之后,三百四十七年,秦,永泰六年,象郡太守殷鉴,随行工部下辖七人,与南疆边民十三人,勘测南疆秦境边关地形,于龙津县独山秀龙岭一处山坳洞穴,发现一具骸骨,战甲缺损,身佩匕首、绳钩等物品,另有疑似军中令箭之物,身边散落几片白玉碎片,殷鉴大惊动容,立即通报州政。

越州长尹蔺文予亲自带人,仔细收殓,上呈行文至京师,经刑部、吏部、兵部核查验证,判定此遗骸为昔日太尉楚诣,燕清翔将凤皇剑、白玉碎片及整理遗物,一并送还荆州楚家。帝令,楚诣遗骸就地封棺,派亲兵沿途护送,棺椁归葬荆州楚家祖墓,行亲王丧葬之礼,追封英国公,谥,毅。

《天朝本纪•秦•荆州楚世家•卷六》史论,曰:

天朝,癸未,三百四十四年,秦,永泰三年,癸亥,谅山之战,越州督兵元帅,太尉楚诣,殉国,时年虚龄四十。丙戌,三百四十七年,秦,永泰六年,象郡下辖官署,寻回楚诣遗骸,帝令,收敛封棺,归葬荆州族地,追封英国公,谥,毅。

天朝,癸未,三百四十四年,七月十五,东南海警一触即发,浯州,鹭州,澎湖等海域,突发战势,东瀛海寇偷袭闽中郡,幸而东南海防早有准备,不至仓促应战。靖海元帅禤云傲,亲临一线督战,指挥战船,分左、右、中三路出击,以攻为守,东南海域激战长达数月,秦水师前后出动战船,共计两百五十二艘,击毁、缴获战船两百八十余艘,尽灭东瀛海寇主力,史称“夷海之战”,东瀛降,奉国书求议和。宣政府长使,太师顾淙,主谈判,签临海之约,两境止战,其后数百年间,互通商贸,未有战事。

夷海之战,自三百四十四年,秦,永泰三年,七月十五起,十一月二十三,秦水师副帅张寰,领军登陆夷州,十二月初九,议和谈判,三百四十五年,秦,永泰四年,正月初六,正式签订止战条约,前后持续半年之久,此战波及沿海十一郡百余县,因迁界禁海之故,海防坚实,百姓因战事伤亡者,仅二十九人。

此战期间,秦军歼敌十四万七千余众,秦水师驻东南各郡兵力,包括海战,经此一役,折损共计八万九千六百七十四人,含失踪三千五百六十二人。

海战惨烈悲壮之势,难以言述,然此战钳制东南海寇,为北击匈奴、南平百越之战局,稳固后防,至此秦境海疆平定,更为其后数百年,中垣江东与南疆稳固,物阜民丰,奠定了基础。

靖海元帅禤云傲,所乘主帅指挥战船,因敌军主舰正面撞击,双方主舰与副舰同毁,敌寇主帅阵亡,禤云傲坠海后被救,但是肺腑重创,武功尽废,战后卸甲归故里,封淮公,于吴郡金陵城安养余生。

天朝,庚寅,三百五十一年,秦,永泰十年,十月初十,禤云傲因旧伤重症不治,病逝于金陵摄山栖霞别庄,时年四十三,追封淮王,谥,献,以亲王之礼,彰以靖海功勋,于紫金山建陵归葬。

上一章 断章十一(中-3) 敛尽芳华暮云夕最新章节 下一章 断章十一(中-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