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惜年忆
本书标签: 古代  三组邀请驻站  先甜后虐     

和亲

惜年忆

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栀子花香,皇后安稳地坐在廊下欣赏着开成一片雪海的栀子花。

秋韵站在她身后替她打扇,轻柔的风拂过脸颊,带来丝丝凉意。枝头的鸟儿缩在树枝间的阴影里,不肯挪窝。

皇后靠坐在梨花木圆椅上,手边是秋韵端来的冰酥酪,还冒着阵阵寒气。她端起来尝了一口,不很甜,想是跟着她一惯的口味做了调整。

“娘娘尝着合口味吗?”

皇后眼睑低垂,手里的银匙轻轻碰在碗壁上便是一阵叮叮当当的脆响,一碗冰酥酪就这么被她搅得没了样子。

“还好,”皇后放下那碗冰酥酪,笑了笑说,“只是不太甜。”

没她在家中时吃的那样甜……

秋韵没听出主子的弦外之音,还疑惑地道:“奴婢让小厨房多放了些糖的呀,娘娘吃着不甜么?”

“不甜的,没有在兰轩时吃着甜。”

兰轩是皇后出嫁前在国公府中住的院子,小小的院子里种满了皇后喜欢的栀子花。

每逢盛夏,花开满园,皇后都要邀请自己的好姊妹们来家中玩耍。她们坐在廊下吃着冰酥酪,从打打闹闹的小丫头们长成了各怀春思的小姑娘。

眨眼间,数十年匆匆而过,小姑娘们早已嫁为人妇,那碗冰酥酪也不再是记忆中的味道,只有皇后还会偶尔想起那个在小院子里吃着冰酥酪的自己。

“北狄的使臣到了吧?”

“到了。”秋韵顿了下,“北狄的五公主……奴婢听说官家有意谈和。”

官家有此想法,皇后并不觉得意外,打了这么多年,也该谈和了,这对如今急须休养生息的大玄来说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况且前线战事将定,定北侯府的事也该提上日程了。只是不知道这一次,官家打算做到哪一步?

把人放回北漠是不可能了,但想要把人留下来……

皇后想起那个只有几面之缘的孩子,那样明亮飞扬的少年郎,真的能被皇权束缚吗?

这个念头刚一冒出来就被皇后自己否决了,那个孩子太像顾老侯爷了,与生俱来的骄傲不允许他们在任何人面前低头。

唯一能困住他们的,只有京都中达官贵人们嗤笑的情义。

官家未必不明白这一点。

不,他就是太明白这一点,才会把人召进京。让两兄弟和皇子们一起读书,一起胡闹。

少年人的情义建立起来总是很快的,更何况这份情义中还没有掺杂任何利益,纯粹到几乎无坚不摧。

皇后揉了揉侧额,他们都不过是官家手下的一枚棋子,江山才是这个帝王真正在乎的。

“官家可说了几时宴请来使?”

“三日后。”

………

三日后,宫里久违地热闹起来。

李郎栾和李戚和带着孩子到晏清台时,殿中除了官家和皇后都已经到了。大臣们起身给两位王爷行礼,两人随便应付了几句便带着孩子落座了。

刚坐下,李戚和便忍不住把乐姐儿哄到身边来,“乐姐儿到叔叔这里来。”

长乐看向李郎栾,见他轻轻点头,才走到李戚和身边,乖乖地喊了声“皇叔”。

李戚和心里美得冒泡,随手拿了一块桌上的点心给她。

长乐下意识地想要寻求李郎栾的意见,却被李戚和直接拉到跟前,“别管你父王,皇叔给你的,你拿着便是。”

长乐拿着精致小巧的糕点,吃也不是,不吃也不是,一张小脸皱成了一团。她进宫前答应了父王,进宫后要乖乖听话,不惹麻烦的。

“吃吧。”李郎栾笑道,“少吃些,一会儿还要用饭。”

得了父王的允许,长乐才小口小口地吃起来。她吃东西向来斯文,不会像别的小孩儿那般吃得满手满脸都是。

李戚和将她抱在怀里,也不担心糕点渣会不会掉到衣服上。他向后招了招手,轻声喊道:“辛夷,过来。”

辛夷原本窝在自家母妃怀里吃点心吃得好好的,突然听到父王叫自己,立刻看了过去。

陆阮阮将儿子放下来,看着他一摇一晃地跑到李戚和身边,伸出手要抱抱。

李戚和干脆地将儿子抱起来,一手揽一个,满脸春风得意,活像儿女双全的人生赢家。

外面突然喧闹起来,官家和皇后在宫人的唱和声中走进殿内。众人起身行礼,一番寒暄礼数过后,官家和皇后在主位上落座,大臣们也纷纷坐下。

“官家可要现在宣北狄使臣觐见?”

“宣。”这本就是为了接见使臣才办的宴席,自然要把人宣进来。

北狄的使臣随着唱礼进入大殿,走在最前面的是一个作儒生打扮的中年人,他的身后紧跟着一个面带红纱一身红衣的曼妙女子。

女子有着一头亮丽的金发,一双如蓝宝石般晶莹剔透的眸子正好奇地四处张望着。

塔娜是第一次来到中原,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她常听族人们说中原的皇族都生得奇丑无比且矮小无力,连一张十石的弓都拉不开,如今她倒要看看传闻是真是假。

“拜见陛下。”儒生打扮的中年人带着一行人见礼。

“免。”李扶林微微一抬手,“诸位远道而来,辛苦了。赐坐。”

“谢陛下。”

几人在宫人的引导下入席,殿中丝竹钟磬响起,北狄使臣举起酒杯给李扶林敬酒,奈何李扶林伤病未愈,不能饮酒,只能由两位王爷代劳。

李郎栾按下身侧的李戚和,端起酒盏附和了那使臣几句后便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臣等此番前来是为与大玄永结秦晋之好。”北狄使臣笑吟吟地道,“听闻贵国两位王爷都是丰神俊朗的人物,如今一见果然名不虚传。正所谓美人配英雄,敝国大汗愿将五公主许配给两位王爷,望从今往后两国能够累世交好,再无纷争。”

对于和亲之事,李扶林心中早有计较。北狄此番和亲,不过是看在镇南王气数将尽的份上,特来示好罢了。

李扶林低咳了两声,“此番若能与北狄结亲,自然最好。只是这婚姻大事,不可儿戏。”

他看向底下坐着的两个儿子,李郎栾刚对上他的目光,就低下头去,一副洗耳恭听的模样;李戚和那边则是忙着给两个孩子夹菜,压根没管他们在说些什么。

“且,”李扶林缓缓地道:“也该问问孩子们的想法,两情相悦才最好。”

北狄使臣一愣,两国联姻向来由皇帝定夺,他还从没听说过要问过儿女的,难道大玄皇帝不打算谈和?那又为何要召见他们?

“这……”北狄使臣拿不定主意,只能先顺着李扶林的话道:“这是自然。”

李扶林当然不是不愿意谈和,只是两个儿子满心满眼都是自家王妃,这几年别说侧妃了,连暖房的人都没几个。

前几日他还把人召进宫来商议此事。李郎栾好歹还来了,李戚和直接一句“不娶”就把他给打发了,连宫都没进。

最后他思来想去还是找李郎栾再商量商量,总不能一直把人晾着。别问他为什么不找李戚和,那就是头一根筋的蠢驴,软硬不吃,油盐不进,除了气得他喘不上气以外,什么用都没有。

李扶林与李郎栾说好了,若是五公主看上他了,他便娶回来,辟个院子出来养着便是,也不要他与人举案齐眉;若是看不上,就随便找个宗亲子弟,给个爵位,把人塞过去了事。

他们五公主自己看不上他们大玄的皇子,又怎能怪他们诚意不够呢?

晚宴过后,皇后邀请五公主在宫中住下,北狄使臣则带着其他人回了驿站。

………

皇后将面前的点心往塔娜那边推了推,笑道:“公主想必还没吃过这些点心,尝尝看,若是喜欢,回头本宫便吩咐御膳房每日给公主做上一些,解解馋。”

“谢皇后娘娘赏赐。”塔娜在宫里已经住了有一段时日了,大玄的两位皇子她也跟着皇后见过几次,并不像族人们说的那样矮小丑陋。

恰恰相反,两位王爷都是丰神俊朗的人物。尤其是安王殿下,对她算不上温柔体贴,却比成王殿下的无视要好上太多了。

左右自己是回不去了,若非要嫁一个,那嫁给安王殿下好像也不错。揣着这样的想法,塔娜在又一次被官家传召时,果断地表示愿意嫁给李郎栾为侧妃。

李扶林二话不说立刻下旨赐婚。

李郎栾接到圣旨时并没有多意外,每次去凤藻宫请安,李戚和恨不得把“莫挨本王”四个大字写在脸上。

五公主就算是一颗随时可以被抛弃的棋子,也是金枝玉叶,怎么可能热脸去贴他的冷屁股。

不过眼下李郎栾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做,没空管那个五公主。他找来府中管事,随便吩咐了两句让他们自己看着办后,便回了后院。

婚期定在三个月后,据说是钦天监算出来的最近的日子了。北狄使臣听说还要等这么久,当即以要复命为由,带着人又回去了,只留下几个侍女给他们的公主殿下。

塔娜倒没什么不满,她是个聪明人,知道自己现在已经变成了一颗棋子,她的安危重不重要还得看她今后有多少用处。

至于现在……

三个月实在太久,北狄使臣当然等不及——他现在回去复命还是大功一件,若是三个月后大玄反悔,别说功劳,他还能不能回去都难说。

皇后见北狄使臣就这么走了,唏嘘之余稍微帮着张罗了一下塔娜出嫁的各项事宜。

秋菊初绽时,京都久违地热闹了起来。北狄五公主在这一天嫁入安王府,成为了安王的侧妃。

上一章 长乐 惜年忆最新章节 下一章 秋狩·问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