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影视同人小说 > 步步惊心之江山为重
本书标签: 影视同人  宠文  步步惊心     

谈谈弘历和张廷玉这对师徒的恩怨情仇续

步步惊心之江山为重

其实乾隆一开始不同意张廷玉告老还乡原因很简单,张廷玉配享太庙这件事本身就不符合规矩。

张廷玉不但是汉人,而且还是个文臣。

道理很容易懂,咱们数一数就知道了,在张廷玉进太庙之前,清朝配享太庙的大臣一共只有十九位,其中有十八位都是立有赫赫战功的。包括乾隆早期进太庙的两个人,一个是主持西南三省改土归流的鄂尔泰,一个是镇守西北的超勇亲王策棱。哪一个不是战功赫赫?

而当时配享太庙的这十九个人里,唯一一个没有战功的,还是雍正的亲弟弟怡亲王胤祥。

张廷玉能跟老十三比吗?很明显不可能的啊!

以至于在乾隆朝,当时就有人对张廷玉进太庙这件事儿,提过反对意见。就比如说当时的吏部尚书史贻直就带头反对这件事。

用乾隆的话说就是

弘历史贻直久曾于朕前,奏张廷玉将来不应配享太庙。

而乾隆对此的反应是

弘历彼时,朕即不听其言也。

所以可见在早期,面对其他大臣,对张廷玉配享太庙提出反对意见时,乾隆是选择了保护张廷玉的。

而张廷玉第一次提出告老还乡,被乾隆拒绝,给出的理由是

弘历“卿受两朝厚恩,且奉皇考遗命,将来配享太庙。岂有从祀元臣归田终老之理?

意思是张师父啊,您将来是要进太庙,在京城享受皇家香火的,您这怎么能回家养老呢?

这一年乾隆三十八岁,读这句话的时候,我第一感觉也是,乾隆在有意刁难张廷玉,可是细想想,又觉得不对,因为在这句话里,乾隆至少还在承诺,张廷玉将来是一定能配享太庙的。

那么乾隆这句话,就可能有另一层意思了,就是以张廷玉你的功劳,配享太庙本来就已经有争议了。你倒不如就留在京城死在京城,一辈子对皇家鞠躬尽瘁,那你将来进太庙,也更名正言顺一点。

至于后来改变主意允许张廷玉告老还乡,是因为看到了太医院给张廷玉开的诊断书,老先生身体是真的撑不住了,必须要休息了。

所以在张廷玉再次祈求告老还乡的时候,就没有再拒绝。还专门开了个朝会,表彰了张廷玉一生的功绩。

可是张廷玉年纪大了,难免患得患失,就觉得你前面不允许我告老还乡,给出的理由是,配享太庙的臣子,不应该告老还乡,那你现在改变主意让我高佬了,是不是就不让我配享太庙了?

于是就进宫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要求乾隆给他写一份保证书,将来一定会让他配享太庙。

乾隆作为一个皇帝,被自己的臣子逼着写保证书,心里能不生气吗?

可是他最后还是写了,让张廷玉安心,我一定会按照我皇考的遗命,让你配享太庙。

可就在乾隆什么都做了之后,到张廷玉谢恩的时候,见不着他的人了,只见到张廷玉他儿子了,

你要是乾隆你生不生气?

哦,你张廷玉要恩典的时候,自己亲自出马,到最后谢恩的时候,就派你儿子来打发我,是你飘了还是我做皇帝的拿不动刀了?

关键是乾隆生气责备张廷玉的圣旨还没宣布呢,张廷玉就提前得到消息了,立马飞奔进宫谢恩去了,这事可就办的太糊涂了。这不是明摆着告诉皇帝,他的身边有你张廷玉安排的眼线吗?

这还得了!

但就是到了这一步,乾隆还是给张廷玉留了面子,只是革去了自己赐给他的伯爵,并没有剥夺他配享太庙的权力。

可是接下来发生的事,彻底让乾隆火冒三丈。

乾隆十五年三月十五日申,乾隆的皇长子永璜因病去世了,张廷玉曾经做过永璜的老师,张廷玉本来已经收拾好行礼准备回乡了,结果碰上这事就没走成,

永璜的丧礼是三月二十三日结束的,结果仅仅过了两天,三月二十五日,张廷玉就去找乾隆再次请求归乡。

张廷玉皇上,大阿哥的丧事已经结束了,您看臣是不是可以离京返乡了?

这事可办的太寸了,人家乾隆刚死了儿子,还正在伤心呢,你这会儿跟他提这个,你不是上赶着找骂吗?

更何况你张廷玉不光是朕的老师,你同样也是永璜的老师啊,您就没有半点师生之情?

于是乾隆这下子是彻底被激怒了,,于是乾隆命人把所有太庙配享诸臣的名字告诉张廷玉,让他自己好好想想到底够不够资格配享太庙。

最后乾隆帝用大学士九卿的提议,正式取消了张廷玉配享太庙的资格,免治罪让他回乡去了。

直到乾隆二十年张廷玉因病去世,,享年八十四岁。死后葬于龙眠山,

乾隆帝这才遵照雍正皇帝遗诏,让张廷玉仍旧配享太庙。

上一章 谈谈弘历和张廷玉这对师徒的恩怨情仇 步步惊心之江山为重最新章节 下一章 洗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