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影视同人小说 >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之盛七姑娘
本书标签: 影视同人  知否知否同人  知否知否     

076认错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之盛七姑娘

明兰和珺兰趴在车沿上吐出最后一口黄水,然后珺兰翻身倒在软软的卧垫上,老太太爱惜的抚着她的小脸,不过几天功夫,珺兰本来就瘦的身体越来越凹凸有致了,看着瘦的皮包骨头的珺兰,盛老太太可是心疼坏了,而对于白胖的明兰会窈窕下来这一点盛老太太从来没有怀疑过,可惜她猜到了结局,没有猜到过程。

小珺兰晕车的天翻地覆,看东西都是重影的,对着房妈妈叫祖母,对着驾车的老张说崔妈妈你怎么长胡子了,老太太很是心疼,一路上都把珺兰搂着让她睡在自己膝上。

那日余府大闹后,珺兰和明兰一回府就被盛老太太禁了足,外加禁足和罚抄佛经,盛老太太问她们知道错了吗?明兰和珺兰很老实的点点头:知道,太过张扬。

这一抄就一直抄到起程,珺兰始终没机会再见嫣然一面,余府上下被守的密不透风,什么消息都出不来,外头只知道嫣然生了‘重病’,与顾府的婚事暂缓。

看着祖母脸黑如锅底,明兰一直不敢辩解,直到上了路后看老太太心疼她晕车,态度缓和了许多,才一边吐一边结结巴巴的为自己辩护一下:

盛漪兰(赵琬琰)……祖母您想一想,孙女哪有那么二?

首先,她做好事不留名。只要余家仆妇不出去嚷嚷,曼娘被骂了半天也不知道骂她的人是谁,何况这件事对余府来说并不光彩,他们必然把事情捂的严实,别说明兰和珺兰的发挥,就是曼娘的表演也不会让下人漏出去;而且盛家立刻要全家搬走,而余阁老家却是要在登州养老的,等到了京城或者随盛紘转调外地,那就更加没关系了。

盛老太太神色不变道:

盛长枫你又何必强出头,说到底,那也是余家自己的事!

这句话正中靶心,珺兰消瘦稚嫩的面庞忽然沉默起来,半响,小大人般幽幽的叹了口气:

盛漪兰(赵琬琰)生为女儿身,这一辈子都得谨言慎行,不可落下一点口角与人,可是……这样过一辈子又有什么趣儿呢?走一步路是规矩,说一句也是规矩,从睁开眼睛到躺下睡觉,时时刻刻都要思量着厉害关系;孙女真不喜欢这样过,不过是木头人一般熬日子罢了,孙女想偶尔……偶尔那么一次,也能做自己想做的,说自己想说的……祖母,珺兰知错了。

盛老太太祖母,明兰也知错了。

明兰接着说道。

珺兰伏在祖母怀里,心情十分低落,与其说她是为了逞一时口舌之快,不如说是物伤其类,同病相怜。像嫣然这样祖父尚健在的的,老爹就会为了荣华富贵置女儿幸福于不顾,那自己呢。如果有朝一日自家老爹需要牺牲女儿的婚事来换取利益,那盛老太太是否能为自己做主呢?在这世上,女孩家的命运真如浮萍一般,可是,为了衣食无忧的尊荣生活,是否非得牺牲一切性格和原则而去忍让奉承乃至虚伪狠毒呢?

盛老太太也默然了,抚着珺兰细柔如鸦羽的松散鬟髻。其实余老夫人后来曾亲过府道谢,直夸珺兰急人所急,乃性情中人,颇有侠义之风,还说嫣然这辈子有这么个姐妹也算有福;她也知道此事并无大碍,只是想磨一磨珺兰的性子,免得将来太锐利了容易自伤。

既然珺兰和明兰已经认罪受罚,且改造态度良好,盛老太太便解除了消息封锁政策:

嫣然的婚事千回百转。余阁老素有痰症,那日大闹后吐出一口夹杂浓痰的淤血,倒因祸得福舒开了经络,康复后的余阁老迅速投入工作,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为嫣然订了一门新亲事,是他旧年故交之家,婚事说好不好(和华兰比),说坏不坏(和嫁给顾二比)。

亲家远在云南大理,当地的名门段氏不知第几个嫡孙,比嫣然大了许多岁,据说人品很好,至今未能说上合心意的亲事是因为有腿疾(小时候摔断过腿),因此不能入仕。

这次余阁老是铁了心了,下手狠准快,直接叫儿子送银子过来置办嫁妆,再有啰嗦半句他就开宗祠把儿子逐出家门,珺兰起程出发那一天,余家刚刚和段家过了定礼。

盛老太太……其实也挺好的。

看着珺兰有些不高兴,明兰劝道:

盛老太太就算不能出仕,也能行医经商置产,许多事都能做呢!主要是对嫣然姐姐好才是最要紧的。

想着嫣然总算逃离陷阱,珺兰又高兴起来,拍着手道:

盛漪兰(赵琬琰)这下子宁远侯又得四处寻亲家了,京城媒婆生意不错呀!

盛长枫不用寻了。

盛老太太沉沉道,

盛长枫余大人将嫣然的妹子许了过去,等及了笄便过门。

珺兰与明兰呆住了,直觉万分愤慨,恨不能握着拳头到外头去跑两圈,或狠狠咒两句老天,过了半响,两人一阵眩晕恶心,遂转过头,抱过一个空盂盆子继续呕吐。

一路往南,车辘滚滚,八月末的北方空气温爽,蓝天高阔,明兰的晕车十分顽固,始终相伴相随,为了给明兰解闷,又或许是出了门后大家都心情放松了,房妈妈开始给明兰和珺兰讲古:

盛如兰六姑娘,七姑娘,你们也别怪老太太罚你,她也是为了你们好,女人这一辈子要活的好,门道可大了。

趁老太太在另一辆马车歇息,房妈妈坐在车里照看明兰和珺兰,一边给明兰和珺兰捋平毯子,拍软枕垫,一边絮絮叨叨。

房妈妈理论能力欠佳,但胜在几十年来耳闻目睹的实例案件充沛,按她的经验,女人这一辈子的好坏,不过是一命二运三本事,三者只要占其二,便可一生顺遂。

拿余老夫人来说,她早年出生于山东大儒之家,父母温厚,家规严谨,这命是很好的;后来许的夫婿余阁老是父亲的得意门生,余阁老于贫寒之时受恩师赏识且嫁女给他,便十分感激,与余老夫人一生恩爱,便是后来仕途顺遂青云直上之后,也不改夫妻情义,与妻子一心一意同至白头,余老夫人这运也是极好的。

如此,余老夫人便是搏斗能力为零也无所谓了;可以说,余老夫人一辈子都没经历过大风大浪,也不需要耍心机使手腕,温室花朵般的幸运儿。呃,也就是因为这样,她压不住嫣然她后妈,有时候还需要余阁老亲自出马教训儿媳。

盛如兰唉——没本事又能如何?架不住人家生的好嫁的更好呀!

房妈妈十分嗟叹。

明兰和珺兰听入神了,这比说书还好听。

盛老太太看来投胎很要紧呀!若是爹妈好,便事成了一大半了!

明兰由衷感慨,余老夫人的爹妈挑女婿的本事着实不错。谁知房妈妈不甚赞同:

盛如兰那也不见得,嫣然姑娘生下多久就没了娘,爹爹又是一个狠心的,可她有余阁老和老夫人护着,但凡要是自己有些本事,将来也能立起家业来,就怕……她随了余老夫人呀!

盛老太太是吗?

明兰拒绝苍白无力的理论,要求事实说明。

盛漪兰(赵琬琰)原来如此,我说嫣然姐姐作为嫡女,性子怎么如此懦弱,原来是随了余老夫人啊!

房妈妈很爽快的把自己捧出来说,说起来还不无得意。

她生在一个贫苦潦倒的农户,父亲重病缠身,七岁之前没吃过一顿饱饭,母亲无奈之下把她卖给了人伢子,后卖进勇毅侯府,她的命实在不怎么样。

但是她进侯府之后,勤快老实,很快被选到侯府小姐身边做丫鬟,然后凭着自己好学不倦,写字算账绣花理家等本事一一精通,一心一意伺候主子绝无二心,最后荣升为徐大小姐身边一等大丫鬟。后来跟着陪嫁入盛府后,被老太太做主嫁给了一个管事,夫妻双双脱籍自去谋生,后来儿孙满堂,家业殷实,一个儿子考了秀才开了个私塾,一个儿子开了好几家店铺,还有一个置办田产当起了小地主。

盛老太太妈妈的运气真是不错呀!

明兰越听越精神。

盛漪兰(赵琬琰)果然是好人有好报。

这时珺兰说道。

房妈妈微笑摆摆手:

盛如兰光是好人可不顶用。当初我知道自己必定是要被卖时,便日夜做活攒下几个大钱给了那人伢子,苦苦哀求他把我卖进个好人家,也是运气好,遇上一个厚道的人伢子,所以这才有机缘遇上老太太;是我在侯府里肯吃亏肯多干活,才入了老侯爷夫人的眼;末了,也是我促着我男人出门闯荡,才有儿孙的好日子。我如今服侍老太太,也是当一天算一天,陪着老太太说个话解个闷,什么时候老婆子做不动了,便回乡抱孙子去!

她中年丧夫之后,见儿女都已成家,又舍不得盛老太太一人孤零,便又入了盛府当差,说要全了主仆情义,她儿孙颇为孝顺,逢年过节回回都来求她回去享清福,房妈妈只是不肯。

房妈妈其实并不饶舌,平时说话极有分寸,这次这么连着几天的叨叨,明兰和珺兰知道是说给自己听的,她们一个就是生时命不好,爹爹不疼生母早逝,还是一个庶女,不过运气不错,受到了祖母疼爱,一个虽然说是嫡女,但是却得不到娘的疼爱,不过运气不错,受到了祖母和爹爹的疼爱,但是这些还是不够的,还需要自己争气。

听众的热烈捧场给了房妈妈莫大的鼓励,她天天讲一些,把自己知道的旧事轶闻当连载故事般讲给明兰和珺兰听,讲故事时车门外教丹橘和蒹葭把门,闲人免进,有些地方讲的详细,间或发表议论,有些地方隐晦,得靠明兰和珺兰自己领会。

上一章 075实力派(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之盛七姑娘最新章节 下一章 077贺弘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