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明星同人小说 > 德云江湖之平西王传
本书标签: 明星同人  五组邀请驻站  剧情文     

第十三章 灯会

德云江湖之平西王传

  这夜的月色很美,晕散在辰星四布的天空中,像一汪清水缓缓泻出在云海之上,隐隐约约可以见到一条闪烁的星河,宛若一条璀璨的银带横亘在天宇之间。

  街道上千家灯火,含情脉脉的女儿们只在这夜结伴而出,轻折一木花枝,青丝绾上一方发髻,细细描勾峨眉,浅浅抹画胭脂,裙曳回风,莲步微移,面对那湾鹊桥,乞一方姻缘,一方奇巧。

  大林到底还是跑去了麒麟楼,幽愁颇深的望着台上身姿窈窕的嫦娥,好似在广寒下赏一曲凄清的箫调儿,活像庭院里望穿秋水的怨女。我看着大林的双眸,那眸中清清澈澈印出唯有一人,唱穿陈词,走罢春秋,那眸光就那般随着念着。阿陶时而亦会看向台下,两人的目光就那般相遇升华,惊鸿掠影,沧海巫山。

  “勾魂的女裙钗……”

  我委实是受不了这两人浓的腻死人的目光,白眼翻上天,嘟囔了这句便静悄悄的离开了,只留下大林一副痴汉相。

  想来师兄这会儿估摸着该被九郎拐到寒江寺看灯会去了,千灯明灭,人影绰绰,好不快活。哪似姑娘我孤身一人,在凉风凄凄的大道上瞎逛,漫无边际,百无聊赖。

  棹一叶兰舟,沿江而行,灯火光影在水中泛碎成一汪粼粼,波光中几尾叫不出名儿的鱼嬉戏穿梭着。这个季节,夏日的百媚千红已然烬落了,至于十里桂香那是金秋的事儿,也不知这朦胧的水汽中到底凝着哪处的幽芳。

  我坐在船头,任由小舟顺着江水洄流而下,取出一只短箫,在月影下轻轻地吹起来,箫声呜咽,哀怨绵长。

  我记得那年杏花微雨,古道上,柳絮飞了一路。云哥哥坐在高头大马上,一只短箫轻抵唇边,箫声三折,就那般萦留在我的心底,再难忘怀。

  只可惜,那一去,世事两难,情非得已,一切都物是人非了。

  他说过这首曲儿唤做《寒衣调》,待到冬来鹤氅着,良人自会远归。这句话,这首曲,我记了二十多年。

  不知怎的,西风吹过,眼角一片冰凉。

  “姑娘。”我隐约听到身后不远处有人唤我,便悠悠止住了箫声。

  身后一只小舟缓缓划到我的身侧,小舟上,一童子撑着兰桨,一位身着月白色织锦服的年轻公子,正立在船头,笑容明媚。

  他有一双像极了师兄的好看的狐狸眼。

  “姑娘的箫声好是凄清,可是有心事?”公子的声音很是清亮,恍惚溯洄过韶光,戏台上那个小角儿仿佛又向我走来。

  “心事?因见秋风起,莼鲈之思罢了。”我敛眸,将短箫收入袖中。

  “鲈鱼虽美,然则宇宙虽广,自容何所……”公子轻微勾唇,眼神中有一丝落寞。

  宇宙虽广,自容何所……

  我苦笑,眼中隐隐泛着泪光,当年云哥哥寄回来的最后一封笺,便只有这一句罢,此后雁来雁往,音信杳杳,再与我无关了。

  “公子倒是深谙音律之人,小女佩服。”我略一欠身向舟篷中退去,正袭来一徐微风。

  “姑娘且慢,”那位公子忙向前进了两步,“小生冒昧,敢请姑娘一同城外赏灯。”

  我略一勾唇。

  “公子说笑了,女子风尘之人,岂敢作蔷薇媚态?”

  “风尘与否,在心在骨,不在身世地位。”公子打开扇面半摇半遮,“况乎姑娘的气派,与风尘二字,是丝毫不相干的。”

  我心底不禁有丝微动。这个人与云哥哥太像了,一样的眼睛,一样的话语,一样的坦然,只是淡淡地在那处,便叫我忆起二十二年遗忘的人和韶光飞逝。

  但我知道,他不是他,再像也不是他。

  我曾亲手在大雪中找了他三天三夜,直到幼小的身子冻僵在空城之外,除了尸骸旁破碎的玉珏,便只有漫天飞雪纷纷扬扬淹没所有的罪恶与血腥。

  “赏灯就罢了,小女乏了,公子请回吧。”我不再回头,走进篷舟内。

  “姑娘……”那位公子依旧还想说什么。

  “公子若要寻我,便来德云阁捧捧场,说不准哪回就见着了。”我的声音从舟中传出,渐渐地,便漂远去了。

  小舟顺水,行过青石桥,不觉竟已近城外,不远处寒江寺的灯火明灭,鱼龙光舞,倒也隐隐约约见得清楚。

  “既已到了此处,不如去看看罢。”

  我如此想着,将身跃上岸去,一缕纤绳把船系在桥边,便向寒江寺寻去。

  今晚的寒江寺香火鼎盛,院内墙外各式的灯笼随风轻晃,恍若天上银河坠入凡尘,来往的行人各执河灯,或十指相扣,或含羞颦颦,在水边许下微语心愿,随河灯去到那天河深处。

  我来到庙里,向住持讨了只河灯,正欲走时主持叫住了我。

  “女施主留步。”

  我闻声退了回去,对师傅合掌施了一礼。

  “师傅有何指教?”

  住持须发斑白,面上慈善祥和。

  “老衲观施主面相,有几句话想说。”

  “洗耳恭听。”

  “缘空缘灭总是劫,劫至深处自成缘。冤冤相报何时了,古庙青灯造化前。”老师傅又念了句,“阿弥陀佛。”

  我望着庄严慈善的佛像,心底的黑暗与执念仿佛无处遁藏,自惭形秽。住持的话像是一根尖刺,深深地扎入我的心里。

  好一个冤冤相报何时了……

  可,若此冤不报,我如何对得起九泉之下的母后,对得起皇兄,对得起老平西王,对得起云哥哥,对得起云家三百多条人命。

  我,又该如何向秋姨交代。

  “多谢师傅,小女记住了。”我再次向住持行了一礼,手执河灯向门外走去。

  走到门口时,住持叹息的声音传来:

  “倘若有一日女施主无路可走,可来这寒江寺,佛会保佑您的。”

  我径直出了庙门,却没听到住持在身后幽幽的叹息。

  多年之后,我才知道,原来师傅当时说的那句话是:

  “小公主这么多年都没有变啊……可惜,天意弄人,成魔成佛,就看她自己的造化了。”

  刚出了庙门,迎面便撞上一人,定睛一看,却是阿陶。

  “师姐?”阿陶亦看见了我,“您也来了。师姐可见到了阿林?”

  “大林?”我挑眉,“不是在麒麟楼听你唱戏吗?”

  “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儿,后台卸了妆出来,阿林就不在了。”阿陶神情几分落寞,“我寻思阿林素来爱热闹,今儿个寒江寺灯会,他该会来的。”

  阿陶个儿不高,比起师兄矮了半个脑袋,面容清秀,行止如弱柳扶风,自带着青衣名角的味儿,特别是那双眸,扮上后媚眼如丝,见者勾魂。

  我伸出手揉了揉他的脑袋。

  “阿陶,你相不相信冥冥中的缘分?”

  阿陶显然有些不解。

  “冥冥中的缘分?”

  “对,”我抬头望着天空,星辰与灯火交相辉映,“这世上总有两个人,互相之间前世注定,今生相遇。不管对方走到哪儿,凭借着这个缘分,无论如何都能再遇见。”

  “就像是师姐和二师兄。”阿陶懵懵懂懂道。

  “就像是你和大林。”我笑着,“你的心告诉你,他在这儿,他就一定在这儿。”

  “这样吗!”阿陶笑了,天上仿佛亮起一颗星。

  “还有,师兄注定的那个人,不是我,该是九郎罢。”我的眼中有些深邃。

  “九郎……”阿陶一时不知该如何回答。

  “快去吧,去找你的阿林。”我笑着撵他走,“师姐也要去找我的前世注定啦。”

  阿陶听罢,怀里抱着两只河灯,跑开了,很快便消失在灯火阑珊处。

  身后不远处的小河旁,传来熟悉的声音。

  “九郎,你相信天意吗?”是师兄的声音。

  “天意?”九郎不解。

  “我以前并不很相信,直到重新遇到小师妹,直到回来德云阁,直到遇到你。”师兄的双眸无比深沉,像是两眼古井,望的见古今,望的见命运。

  “我可不信什么天意。”九郎望着师兄,“天意阻不了我遇到你,天意阻不了我留住你。”

  我便在灯火稀疏处远远地看着、听着,所有的嗔、痴、怨、恨似乎都在此刻瓦解了,那些伪装,那些血海深仇,终于在这一瞬间尽数消散了,尽管只有这短短的一瞬,也足够成为我生命中永恒的牵念与执着。

  “师兄,如若从今往后,我不能陪在你身边,我食言了……终归,终归还会有个人,比我对你好,比我在乎你,比我更适合陪在你身边。答应我,你和九郎两个人,一定要一直好好的,无论我是碧落还是黄泉,我会一直祝福你们,死生契阔,与子成说,高于爱情,无关风月。”

  我默默地念着这些话,除了风,无人听得见。所有的泪就那样放肆地流,也许这以后,便不会再流泪了,所有的眼泪,都将留着涤洗罪恶的灵魂。

  我背过身去,不去打扰他们,只看见一对河灯顺着河水缓缓流去。

  墙角,有一对河灯,掉在地上,沾了尘埃。我走去捡起它们,抖了抖灰尘——

  这是阿陶怀里的那对。

  我正疑惑着,便看见转角后的姻缘树下,一位白衣公子牵着姑娘的手,在树枝上挤上红线,在明月下殷红如同枫林。

  哪位姑娘很美,笑起来眼睛会发光,眉间一点朱砂痣,眉目温柔,巧言欢笑。我看见大林牵着她的手,笑的很幸福,那是与阿陶在一起截然不同的幸福。

  可是,大林不明白,阿陶也不明白,有些人遇见了,不过是昙花一现;有些人错过了,却是一生一世。

  有些人,永远无法代替。

  灯火阑珊处的人影,永远是最难以忘怀的众里寻他。

  

上一章 第十二章 七夕 德云江湖之平西王传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十四章 棋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