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二次元小说 > 北京地名故事
本书标签: 二次元  地名的故事 

第十章、劲松(下)

北京地名故事

事情是这么回事儿,一到夏雨时节,也就是七八月汛期时,劲松东南灌渠水渠里是泥鳅成团,大鱼扑噜、扑噜露往外蹦;而且都是官厅水库的水库鱼,这可就撩到了劲松稍大点儿孩子们的心。尤其是被大雨呛晕的鱼,涌满了这一带的河渠。所以,尽管架松村小学清代老屋里黑板上老师的粉笔,在叽叽喳喳写个不停,但孩子们的心早就飞到了灌渠边……

放学后的这时,河渠两边儿到处是那些孩子们,纷纷捉鱼捞鱼捉泥鳅,多的能捞一两水桶,站在岸边检漏的人也能弄个几条。欢笑声鼎沸,热闹非凡。盼望着下课,盼望着长大的童年;真长大了天堂也就消失了,相由心生。后来,灌渠这里就成了劲松小区的六、七、八区。时光已逝永不回,往事只能回味。

尽管那时劲松的孩子们没有麦当劳、肯德基、平衡车与‘哈利波特’、‘王者荣耀’,但岁月也赐给了他们一份儿淳朴的丰厚,一份儿甜甜的回忆。那时的老师也不给家长留作业,留给学生玩的时间也多。当然,除了以学为主还要兼学别样,也要学工、学农和学军。workers, peasants, and soldiers; are our teachers (工农兵是我们好老师),这英语句型六零后耳熟能详,跑题了吧?

在劲松小区建城后,东、西两端也只有两趟公交车——从崇文门方向来的41路和东大桥方向来的28路。所以有些退休的老公交司机与售票员,也能回忆起劲松当年的老印象。当时搬入劲松居住区的人都是局级单位的员工,而且对于听着偏远的劲松新楼房是一百个不情愿,各单位都以多给房、多给面积的方式吸引职工去那里居住,其实建设劲松居住区这是中央书记处的决定,大市政与房屋质量一流。

劲松的住宅不但抗震,这里古今都是好地方,生态之好甚至曾有天鹅栖居;劲松片区的农光里社区,早的时候这块是菜地,还有几口井,水特甜,甜水井在北京是稀罕物儿,不多表了,说正事儿。且说1976年北京市计委和市建委下达文件与任务,征地自此拉开了建设劲松的序幕。朝阳区沙筒子、石香炉和大王坟等三个生产队77公顷土地,即将成为闻名北京的劲松居住区,北京建城历史新故事来了。

1981年2月21日,北京市副市长赵鹏飞召开会议,研究部署落实中共中央书记处关于劲松和团结湖两个住宅区的建设问题,当时建委主任宋汝棼的节假日都是在办公室渡过的,对于劲松的建设他不敢大意。这不只是住宅的建设,煤、水、路、电哪个是小事儿?一般人谁管得了?他必须小心翼翼地做好前期工作。

那时房地产开发建设的工作宗旨是:为人民多建房,建好房。具体配合宋汝棼主任、为人民多建房、建好房的是谁呢?是一个在象来街办公、统建办叫曹建华的人,曹总这也是北京劲松地区建设的历史见证人。那时的劲松小区住房,并不是像今天有钱就可以买买买,购房的前提条件是有三材指标,还必须局级以上单位,一个不能少。至于价格吗?每平米不到千元!

当时有个化工二厂也来拿着指标来买房,这让筹建处的一些建筑工程师们当时也吃了一惊:感情人家这工厂是局级单位呀,真是有眼不识金镶玉!那么劲松居住区这‘劲松’二字具体是怎么由来的呢?得有个线索呀!这还真有点儿故事,确实有点历史的不同版本。

1966年,北京正处在文革中,当时掀起一股改换街巷名称之风,什么曙光里、东红路、反帝路和反修路之类的。在这股风的影响下,架松生产大队的贫下中农们也紧跟形势,借用了***诗词“暮色苍茫看劲松”的“劲松”一词,把“架松生产队”改为了“劲松生产队”。这是第一个吃螃蟹的,开了劲松这个地名历史的先河。这名字改的好不好呢?回头再说,这与后来的劲松居住区仍没有命名的直接关系。

且说20世纪70年代,北京政府集资在这里建设居民住宅社区,北京市规划局就地捞宝、顺水推舟将架松的居住区命名为劲松,这是官方专业地名命名工作人员正式一锤定音的。到了1981年1月朝阳区决定成立街道办事处,给办事处取个什么名称呢?朝阳区人民政府也有位熟读《***诗词》的工作人员,也提议将“架松坟”三字,改为“劲松”二字,劲松街道的名字由此三个源头组合而来;英雄所见略同,但这第三者其实是属于锦上添花的。

上溯到元朝,架松村这里是什么样呢?这里与郊淀相连、是一片郊野水泽风光,蒙古人喜欢密葬,这一带没有这坟那坟的;上溯三百多年,架松村这里是清朝皇子坟茔,从清顺治初年一直到本世纪三十年代,这里先后埋葬了五位肃亲王;既有清史大名鼎鼎的第一代肃亲王豪格,也有嘉庆年间的肃亲王永锡,还有末代肃亲王善耆等。豪格就是老罕王努尔哈赤的长孙,他的人生故事就可映照半部清史,但今后有缘咱们会说说豪格的那些事儿。善耆就是川岛芳子他爹,其逆天闺女大名鼎鼎,这故事有人讲,俺不多说。

但是,很多年以前劲松‘207’楼就有怪异的传闻,俺绝不添油加醋,不能把地名故事流于庸俗。但俺坚决认为劲松地区滥伐古树破坏环境气场。据有关文字回忆,当年此地架松横荫十亩,后在1948年被傅作义守军几乎砍去多半,但毕竟墓地周边还有大片的其它松柏树和其它古树二十棵。但有后人陆续在补种树,当然也有人在不断砍树,这砍树者可就破坏了劲松居住区的风水,因为劲松在北京城东部,东部的镇物儿为木,古树就是东部区域的福神。

了解了历史的这些往事儿,就是为了解劲松地名的由来,也是为了劲松的今天和未来,因为劲松地区只要保存好古松就可以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进行地名申遗。但是,据劲松地区的乡贤李续山校长反映,去年三小门前道路改造又很可惜地去掉了几棵古树,都去光了就踏实了是吧?暮色苍茫看劲松,劲松若砍光了劲松,又没有了古架松,这地名情何以堪?怎么可能有一份从容?解放初期的三小可是曾有二十棵古树的,都哪去了?

易卜生说:每个人对于他所属的社会都负有责任,因为那个社会的弊病他也有一份。大家不能都不说话,那劲松的风水就好不了。乡贤李续山老师认为古树的保护不仅仅是绿化问题,也有深邃的传统文化在其中,也有不可言喻的非常道。重要的事儿再说一遍:劲松地区属北京的东部,东部地区对于古树要比其它地区要加倍重视保护工作。也就是说,传统文化认为古树保护问题关系到北京东部社会稳定、社会风气与风俗等一系列问题。

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风水与房价都掌握在劲松人自己手里。自然的春天需要等待,历史的春天需要斗争,房价的春天需要------您懂的!劲松一定会越来越好,但必须真正拥有古劲苍松或其它古树,根源不在什么风水与房价,在于思想。房价是所有大城市的事儿,地名故事本意是博您一乐,和新老街坊们开个玩笑,但没想到结语竟然却是深邃严肃的。

上一章 第九章、劲松(中) 北京地名故事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十一章、潘家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