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短篇小说 > 沉香写作阁
本书标签: 短篇 

论创作14

沉香写作阁

  这里写一个知青路遇一个女孩,相偕来到晋陕峡谷一同游泳时的心理。

  这还不算是典型的意识流,也就是说,这段心理还被一个叙述主体提摄着在游泳这一动作的现实时空中呈现着,但已经不是一般的心理描写了。

  这段心理至少有三个层次:

  一是黄河水奔腾汹涌、咆哮震颤的声气和力量提影现;

  一是中流击水的感受和意识;

  一是游泳之外,主要是与那个女孩有关的意绪。

  第一个层次是通过第二和第三个意识层次来体现的,第二层次是意识流的主体意识层次。

  三个层次交织融贯在一起,形成意识流动的自然状态和复杂情形,它逼真地反映了中流搏击时与黄河巨浪相应和的,主人公亢奋而恍惚、雍容而充实的心理状态和情绪状态,尤其是那种力度感和雄博感,反映着青春的气息和时代的脉搏。

  我们注意的是,这里有一个由现实时空逐渐进入心理时空、甚至现实时空完全弱下去的叙述态势。

  从客观现实进入主体心理,从黄河大浪的雄博再现转变为关于生命和世界的情感表达,这里有一个“理式”,就是“黄河──小姑娘──黄河”。

  这大致反映了主人公的心理轨迹,反映了一代人从黄河到人群、再到对于这片有着黄河和人群的土地的理解过程和认同过程──这样一个文化旨趣。

  整个《北方的河》大致遵循着这样一个意脉组织层次、叙述心理的。正是在这样一个“理式”的趣向上,“有意味的形式”落实为丰富复杂的心理事实从而形成意识流的本体的。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把这个“理式”叫做隐喻结构。

  对于叙述模式和隐喻结构的体认,使我们从反映生活这一铁律下松动,逐渐走回到艺术本体的建构上来。

  这是一个革命。由于这一革命,我们不必匍匐于生活的本质呀规律等话语权势下——不是的,我们可以据有相当独立的价值趣向和审美趣向,重新诠释生活从而重新构建世界,使艺术不仅仅成为工具,尤其成为主体价值的充分实现。

  3.心理形态

  前面讲过,心理化小说是一种个我终极绝对意义上的价值解读和人性解读。

  所谓“个我终极绝对意义”是指完全超离客观本质的社会历史逻辑制约而裸现突出着主体个我的、排斥任何意义的社会历史性命题的话语陈述。

  所以,心理化小说其形式抽象完全是一种个我心理形式的建构,一种充分感觉化了的符号组接。

  传统小说中情节、人物、环境之类的要素同一为心理事实,同一为心理意绪的符号和素材。

  这不是说使小说情节题材都平面化、拆零化或机械构件化,而是变形,而是荒诞,是符号意义上的潜心理的澄明和原生态的细化,亦即将人物心理的现实性或存在状态的客观性从极端和夸张的意义上被放大和呈示,就像凹凸镜下看到一片肮脏的地面或一张丑陋的嘴巴一样。

  (1)潜心理的澄明

  潜心理的澄明是主体心理深层展示的结果,就像晨曦入帘,将满屋游尘呈现得一清二楚。

  客观题材也许还保留着自身的清晰和明朗,但主体心理成为了一面凹凸镜,对于客观题材的临照就具有了选择性和强调性。

  所以,客观题材愈清晰愈明朗,其歪曲程度和变异状况就愈深刻。

  丙崽就是再白痴也不会白痴到只能说一句猥亵母亲的话——这是由生物性内部亲和力的向度决定的;

  生物正是由此走向繁衍、走向存在;连无性繁殖的细胞都是以裂变为其繁殖方式。

  但是韩少功将此一生物性意绪强调为一种返祖乃至弑祖意向,根本歪曲着生物自然性,从而显示文化对于人性的扭曲和消解以及文化自身的劣化倾向。

  可以说《爸爸爸》所呈示的整体心理过程是现实题材的历史真实性的异变性强调,漶漫氤氲,汪洋恣肆。

  至于王安忆的《小城之恋》其性心理描述远远超过卫慧之流的性展播,通篇洋溢着的就是一股生殖气味,整个情节就是一种性心理下人类道德鬼气游尸的妖异化过程。

  (2)原生态的放大

  原生态细化同样是客观题材心理化的结果,它有两个方面:

  一是深化,一是放大。

  前者是传统小说优雅化掉的、主要涉及猥亵和丑陋的心理部分,在原生态深化的过程中被“烛幽探微”了;

  后者是传统小说回避的、非价值和泛意义的部分,在原生态放大的过程中被裸露也被放大了。

  方方的《风景》可以说是这一倾向的代表。

  小说关于母亲“像母狗一样”调情招客的描写其价值倾向是中性化和低势化的,它展示了生命的自然情调,放大并且固化了人的存在状态的某种焦灼和滞重。

  此外如刘恒的《白涡》、《狗日的粮食》等小说,都不同程度强调了生命的原生态,强化了人性中的无价值倾向,而不是细节的精雕细刻。

上一章 论创作13 沉香写作阁最新章节 下一章 小说创作境地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