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现代小说 > 教资笔记
本书标签: 现代  教资  笔记 

科目二 第七章 中学德育

教资笔记

第七章 中学德育

第五节 中学德育的原则、方法与途径

一、中学德育的原则

1.导向性原则:理想性和方向性(政治方向、符合新时期的要求、理想性和现实性)

2.疏导原则:循循善诱,以理服人(道理思想、循循善诱、表扬激励)

3.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严慈相济原则(责任感尊重学生的态度,教育目的严格要求,合理而严格的道德要求)

4.知行统一原则:思想与实践(加强思想道德的理论教育,实践,对学生的评价与要求知行统一,以身作则)

5.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

6.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

(长善救失原则)

7.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8.因材施教原则

9.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二、中学德育的方法与途径

(一)方法

1.说服教育法:(1)含义:基本方法(2)方式:①语言说服法②事实说服法(3)基本要求

2.榜样示范法

基本要求:

①选好学习的榜样

②激起学生对榜样的敬慕之情

③引导学生用榜样来调节自身的行为,提高修养

3.情感陶冶法(人格感化,环境陶冶,艺术陶冶)

4.实际锻炼法(实力练习法):教育者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常规训练,实践锻炼)

5.品德评价法(奖惩法):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奖励,惩罚,评比,操行评定)

6.道德修养法(道德指导法、自我指导修养法,个人修养法)

(二)途径

1.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基本途径

2.社会实践活动

3.课外、校外活动

4.共青团及少先队组织的活动

5.校会,班会,周会,晨会,时事政策学习

6.班主任工作——重要而又特殊的途径

第六节 新时期德育发展的新主题

一、生命教育(对生命本身的关注)

二、生活教育(获得生活常识,掌握生活技能)

三、生存教育(培养学生的生存意识、生存能力和生存态度)

四、安全教育(树立自主维护生命安全,财产安全的意识)

五、升学和就业指导教育(职业观)

教资笔记最新章节 下一章 科目二 第八章 中学班级管理与教师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