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风雨人生路
本书标签: 都市 

关于结婚的遐想

风雨人生路

妈妈说家里准备过完年让我和玉春结婚,先在老房子往,看房子,等过些时日盖房子在搬回这里东屋住,等房子盖好,再搬过去。

  我说盖完房子再结婚,说不能住老房子,更不能住东屋。

  因为怕打得臭了再走更不好。

  妈说她就是怕这一手,所以才让我们结完婚就分开过。

  我又说起她从前和奶在一起住受气的样子和老婶现在的情形。

  妈说她因为受过婆婆气,才不愿让媳妇受气。

  妈这里是没问题了,这样问题也就基本解决了。

  灯下她看了我和玉春的相片,说我哪一张也没有玉春照得好。

(阳历)1989年12月8号星期五

(阴历)1989年11月11号

  爸去常家沟问金家打算什么时候嫁女儿了。

  我把烂白菜帮子清理走,到景波家。

  我们之间的话题越来越干枯。

  这是坏现象。

  我们只是一般的文友了,我们没有合作的机会。

  我要了两张八一联谊会合影的底片和草本回来,洗了头,看书。

  晚饭时,天已大黑,爸回来。

  他传来大娘的一句话:“什么事该怎么办就怎么办,不能听孩棒子的!”

  这话令我大为震惊,如果这话真是她说的,未免太叫人失望。那你何必找我谈心?

  爸说婚礼在正月间举行。

  我从没有想今年正月结婚,最早也应在明年十一月份。

  如果自己的婚礼都叫别人定日子,那还有什么意思?

  如果玉春也同意正月结婚,我也不会快乐。

  飞快结婚并不就能代表爱得炽热、深厚,晚一点结婚也并不是说我不爱金玉春。

  我们需要更长的一点时间互相接触、互相了解,知道双方的长处和短处,以求完美地互补,以免婚后互相不适应,前后像变了一个人似的。

  我喜欢玉春对我温柔,但也喜欢她任性,不定性,调皮的样子。

  我不想娶个老婆像娶个冤家似的,动不动尖声大吼,一点没情调,没女人味。三天两头吵嘴呕气,那样还不如一个人过的好。

  我如果能和玉春结婚,就尽力和她做恩爱夫妻,一辈子不打架。如果真的以后真的避免不了打架,我受不了时,又一定会做怪事。话又说远了,回到刚才的题目,我还是不愿意正月结婚。

不过,慢慢走着瞧吧,也许会有改变呢。

  如果玉春真心想嫁我,我会尽力改变心情,适应这项现实。

  如果她也不希望正月结婚,有谁能使我们改变呢?

  熄灯后,我在夜里还想着这些事。

  结婚不是不可以,关键是金玉春是否以为只要能和我在一起,别的什么也不会计较。

  多少年来,我惑于情为何物,到了今天才知这一条才是爱情真谛的所在。

  如果我和她结婚后,单独在一起生活时,她觉得生活单调,没意思,提出上班,那怎么办?

  一个丈夫不能让自己的妻子快快乐乐地守在他身边,那么他算做什么?

  如果真这样,只证明金玉春还单纯,是个十九岁少女,并没有到想当贤妻良母的年龄,并不想成家生活。

  或者她不爱我。我若不能和一个快快乐乐,有满足感的妻子在一起生活,纵然结婚,又能维持多久?

  我不是肯定玉春是那种女孩,但起码她还不定性。我是觉得她什么时候感到只有嫁给我才有安全感有幸福,那结婚才是最好。

  如果她不会有这种感觉,那么太可悲了,我们之间毫无爱情基出可言。

  可从想象,我们结婚没有新房子,没有新家具。

  老房子里没有柜可以装她的衣服、只有四壁人书画,炕席上铺着两床新被。

  地上的耗子黑森森的,其侧放着半袋大米、一袋面、一小堆土豆,几棵白菜,轻柔的窗帘被玻璃缝间的夜风项得微微拂动。

  一个二十五瓦的灯泡不太亮地亮的,她会满意么?会高兴么?

  新婚之夜我们很甜蜜,三天后回门时门在她家西屋过夜时,她也许会更好些,觉得新鲜、刺游、不愿离开娘家,不愿再回到那幽幽的小平房里去。

  但从后的日子呢?她总要回妈家,要上班。

  我孤单一个人在家,很痛苦,很无聊。

  或者她很用心地陪着我过冬闲,春天有浩儿时,我载着她下地干活。

  同样是农活,你紧张着急,就很累。我但愿我们松松散散地吃大锅饭,混到秋收,分到钱买点什么。

  其间可以回她家栽地瓜卸苹果,但要两个人一起去。

  这样过一两年,房子可以翻盖,她也有了小孩儿,我们三口之家更舒服了,可以在夏季带小孩上蟠龙山玩,去小孩的奶奶家,姥姥家串门,这是很先苦后甜的。

  如果和爸妈东西屋住,大家用心相外,也许不会有争抗的时候。

  弟弟妹妹在一起,也许很热闹。但心情不好,就觉得烦了。

  在一起住有好处,就是东西两屋会收拾的很干净、很整洁,有吊灯,有沙发,可以摆电视,可以听收录机。

  但日久天长呢?我不爱早起,更不爱让玉春早起做饭。但妈已起来淘米了,她怎能还躺着不去烧火呢?

  为了弟妹吃饭去上学,她喊我起床,甚至揭被,处理事情时,我夹在中间,最难做。

  玉春心里爱我,但她不会在家人面前流露出来,甚至冷淡、数落我。

  于是迫于环境,爱情有了裂痕,以后纵然修补,也会费一番手脚,更显得生疏了。

  她一回娘家,就向母亲报怨媳妇难当、嫂姑难处,家里家外,锁事如云,人也不会快乐起来。

  大伯,大娘和她两个妹子有心来看看玉春,又担心麻烦。

  也确实,家里买一桌酒席,又浪费,她们又吃不多少。买少了,场面上过不去,人家还挑理。

  她们走后,妈妈再抱怨一番。儿媳妇气不打一处来,洗盘子摔碗,打上一架。

  爸妈骂我们走,我们去哪儿?不走还受气,走还没地方。

  去老房子吗?我们不说和老人打架了,但邻居一看气哄哄的样子也瞧得出来,说:“这是跟公婆没处好,让人撵出来了。”

  空惹一身笑话,让人谈论。

  如果两种都亮红灯,过两年再结婚。

  我和家里一定得吵一架,玉春母亲总让玉春出门,她也不会高兴和母亲相处。

  过两年我们同意结婚了,但两头老人气鼓鼓,意见毛病一大堆。

  就是喜事也会被他说的没有喜庆劲儿了。

  假设那时大家都高兴就好了,可是没有充份理由可以保证。

  金玉春,你愿意怎样呢?

  我似乎再也没有什么可以说的了。

上一章 有犯罪感的约会 风雨人生路最新章节 下一章 正月结婚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