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风雨人生路
本书标签: 都市 

大哥上山,大姐来了

风雨人生路

我勉勉强强挑出一本《邪派高手》。

  身边总得有书看啊,但我知近期不会有良好的读书心情。

  人的一颗心能够安安静静下来做事最好不过。

此刻,我该进入这种意境。看点《邪派高手》。

(阳历) 1989年9月12号星期二

(阴历)1989年8月13号

  窗上见到寒气,算来不久又能见到霜花了。

  我带上大米、酒、买了月饼,去常家沟。

  她家正准备午饭。她妈、二妹在家,不久大伯回来。

  午饭后,我去果园。

  大娘叫我拿本书去,金玉兰叫我别吃苹果吃得肚子疼。

  在果园看完《金箭神雕》,又看看《倚天屠龙记》。

  虽属重睹,但不少处仍令我开怀失笑。

  傍晚归来,大娘家已包完饺子。

  我看了一会儿《营口日报》,她下班回来了。

  看上去,她没有什么变化,黑的西服、黑的体形裤、黑的鞋子,加上一头黑发、薄薄一层口红,很俏丽。

  可商量一下,她说砖厂赶任务,不让耽误工,否则耽误工一天,扣押金百分之十。

  她让我明天等到她下班,然后去我家。

  这事大娘已跟我谈过,我很扫兴,但一想她也为难,就算了。

  大伯特意去趟分水,买了烧鸡。

  饭后她织毛衣,我靠在镜子下墙壁上看着她,说:“这几天不见,你好看了。”

  她踢了我一脚,笑闹一会儿,去看《调色板》。

  一个人在东屋睡时,半夜出去一次,回来听见有人打呼噜,暗想一定是金老大。

(阳历)1989年9月13号星期三

(阴历)1989年8月14号

  早饭后,我匆匆告诉她:“等你好消息。”

  她匆匆走了,我也去果园了。

  下午大娘不让我去了,让我在家等玉春回来。

  我就看书等着。

  老姑来坐一会儿。

  快四点,她回来。我们带着苹果.葡萄、月饼、酒一路回韩家。

我写写日记,她看完了我的近二十多 天的日记,其时天色已黑。

  我们去看电影,先前大老韩来我家问明天砖厂上不上班。他也在砖厂上班。

  玉春告诉他上班。

  但我问他耽误一天工扣押金百分之十的事,他说没有的事。

  原来,是金玉春胡说八道。

  我早说她很能骗人,虽想防患未然,还是上了当。

  但这个月一天不耽误工,厂里给加五个工倒是真的。

  看了两卷电影,我们回来。

  她不听话,我哈了她痒,危急之时,她说明天不上班了。

  回家看一会儿电视,家人忙着做明天包饺子的佐料,我剁了肉。

(阳历)1989年9月14星期四

(阴历)1989年8月15号

  窗外的天黑黑的,日光灯亮如白昼。

  她的高跟鞋格登、格登里外屋的响。

  她洗完脸,就推我脑袋两下。

  我也不多说,爬起来包饺子。

  她只吃了五、六个,我陪她去上班。

  到了砖厂,我上大石桥去了。

  到县科协,赵刚不在,一个中年人在。

  我把几份稿请他转交,他很热心。

  我给张庆华送《我》,他不在。

  我又去了文化馆,张笑薇还未将《草本》交到文化馆。

  我把《今古传奇》,《故事会》等书交给大杰哥。然后到二高见到许德彬、周雨红。

  课间十分钟,我们谈了不少事。

  周雨红经湖南著名作家剑峰倡仪,要为其诗社开分社,主要从分水岭文学社拉人马,我表示全力支持。

  回到文联,张庆华还未来。

我见到齐迎春 ,他要给我发一首诗。本来他说他打算发我的《自来水》,但只因我的诗中有两句抻的太长不好排版,因而废弃。

  他又改《晨》,说诗中文意不通,又改《自来水》。

  玉春叫我别去砖厂找她,我想既不去她家,确实找她也没什么话说。

  我到二姑家,早晨我和玉春上班,二姑在门口叫:看果,奶家什么的。

  我虽没听清,但知道有事,就来了。

  二姑不在,葭丽,葭朋告诉我,是让作佳来看果。

  我说我来看果。

  我打我的如意算盘,在二姑家看几天果,星期一上文联参加学习班小说稿讨论会,一连三天后,已近二辉哥的大喜之日了。

  我先回家,吃完饭带上日记,笔、刮须刀、梳子《我》、稿纸,《回头笑看来时路》、《月朦胧,鸟朦胧》,又上景波家取了散文报,即王维洲等编办的《当代散文报》。

  我来到二姑家,门已锁。

  门上赫然几个粉笔字:“大哥,上山去。”

  我就骑车上山,二姑、二姑夫在山上卖苹果。

  二姑让我给奶奶家送苹果,月饼。

  我去了。

  天很热,只穿个背心,一口气吃五根冰棍,花四角钱。

  奶奶和三个孩子在家,我洗洗头就回来。

  二姑夫见我来,去割豆子。

  我看看散文报,这是很好的报。

  我立刻给王维洲写信。

  正写日记时,葭丽拎个书包来了。

  突然,作佳和学君来了,说他大姐来了。

  我还没弄懂,问:“什么大姐?”

  当知道是金玉春时,我心里一阵喜欢,真不料她有这一手。

  我立刻赶回韩家,她和妈正在包饺子。

  我问:“金大小姐怎么想通的?“

  她笑着捶我。

  我帮着包完饺子,她看了我的《我》,有几处她笑了,不知给张庆华他们朗诵时,会不会有人笑。

  有了笑声,成功也就占了一半。

(阳历)1989年9月15号星期五

(阴历)1989年8月16号

  十五的月亮十六圆,要想吃饭先种田,要想唱歌先谱曲,要想办事儿不能没有钱。

  该过去的始终要过去,很快很快。

  没有人能挽回时间的狂流,没有人能志趣相投永不分离。

  齐秦唱的真好。

  她去上班了,我去给二姑家看果,忘了带《月朦胧、鸟朦胧》。

  给王维洲的信、稿都写完了。

  下午又为齐迎春写了首诗《转眼像云烟》。

  我去邮局邮信,标准信封还卖完了,只得回来,读读《当代散文报》。

  午后的日子百无聊赖。

  夕阳西下,整个果园渐渐失去了阳光。

  晚风把寒意送来。

  终于等来二姑夫,我骑车回二姑家。吃过挂面、芹菜炒肉后,就到东屋。

  二姑的问题又很多,我心不在焉地回答着。

(外一篇)

我特别喜欢看小人书。

  三国演义的蓝框,西游记的绿框,水浒传古朴的花纹框都是印入我灵魂的记忆。

  我曾说我到老了都能买小人书看。

  当小人书无法满足我的读书欲望时,我在寒假里偷偷买了《西游记》到爷爷家看。

  老叔问我:“你能看懂啊?”

  我看个大概齐。大书和小人书的区别是有些文言,有些诗词,一些斋菜和草药一五一十记录下来,不知道是真是假。

  接下来我准备买《水浒传》,可是没钱了。

  我从爸爸的立柜里偷出钱来,偷偷买回书来看。

  看完不知把书藏在哪里好。考虑再三,用一个木盒子装好埋在粮仓旁的土地里。

  过了一两个月,爸爸备白菜垄,钩出个木盒子来。

  最初爸爸肯定一喜:备垄也能备出宝贝来呀?’仔细一看,怎么木盒子好像是自己做的?打开一看,里面是三本发霉的《水浒传》。

  晚上爸爸问我:“是你干的好事吧?”

  我见罪证都挖出来了,自然无法抵赖。

  后来看琼瑶小说,很是喜欢。

  看金庸小说更加喜欢。

  买到《天龙八部》和《笑傲江湖》好像买到了宝贝。

  又想快点看又怕看完了。

  看到五本厚厚的的《鹿鼎记》陈列在商店里,我朝思暮想。

  但实在没钱啊。

  我淘到十几斤鲫鱼送到二姑家,让她等虎庄集的时候卖钱给我。但没等到赶集那天,鱼就死了。

  我只好向二弟借钱,并极力赞美《鹿鼎记》如何如何好看。

  其实我也没看过。

  二弟问:“谁写的?”

  我说:“金庸。”

  二弟说:“那错不了。”

  又问:“多少钱?”

  我小心地说:“十五元多一点。”

  二弟自信地说:“那我还能买起。”

  我再三保证以后一定还他这笔钱。

  《鹿鼎记》是看完了,但这笔钱却至今也没还他。

上一章 背心毛毛,多日不见 风雨人生路最新章节 下一章 文联开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