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风雨人生路
本书标签: 都市 

背心毛毛,多日不见

风雨人生路

(阳历)1989年9月3号星期日

(阴历)1989年8月4号

  我这一天,清了猪圈里的粪土。

  午时看的《大宝传奇》,诸葛青云虽为人做续传,但构思也不错,文笔也不凡,尤其新时用语也十分讨巧。

  九月一号是笔会,其期已过。

  我和景波会面,谁也没有提及。遥想笔会录上我写的那些话,不禁有些惭悔和失笑了。

  六点半才放下工作,对了,京春来借过书,我推说晚上把书送到景波家。但实际上我必须想办法不乱借书了。

  饭后,打完《我》的草稿,我骑车到景波家,解决了京春借书的事。

  回家刚写点日记,就来电了,连忙打了电视,正演《天气预报》。

(阳历) 1989年9月4号星期一

(阴历) 1989年8月5号

  爸去大石桥,给大杰哥家送土豆。

  我干完活儿,进屋往稿纸上写了《萧山铁剑》的介绍和小引。

  其他作品除了《我》,就不想爬格子了。

  我想把《回头笑看来时路》让赵刚看看再说。

  《望儿山》张同达可去封信。看来我不用太忙爬格子了,有机会给金大小姐刻个印,读读书,很清闲。

  只是她一定很累,但能充实也很好。

  日记写到这里,已快七点了。一集《调色板》之后,点灯看完《大宝传奇》上集。

 (阴历)1989年9月5号星期二

(阴历)1989年8月6号

  今天继续砌墙。

  下午学生放学时,前院小丽颜送来一封信,问是不是我家的。

  我接过一看,信皮上赫然三个字:孙万忠。

  我吓了一大跳,心想:我太爷叫孙万忠呀,谁会给我已故多年的太爷写信?写信又寄到韩家?落款是吉林某地。真是莫名其妙,觉得背心毛毛的。

  爸说不是我家的信,我就送回村部邮箱了。

  归来活儿紧,为了把猪圈内地铺完灰沙,小潭打杂,作佳拎沙,爸抹水泥,我和沙。

  片刻之间,脖子后面的头发已湿了。

(阳历)1989年9月6号星期三

(阴历)1989年8月5号

  晨阅《大宝传奇》,看到书中一个大错误。

  韦小宝与康熙结交之时,几乎同龄。二十年后,韦小宝不过四十岁,而康熙已故。孟七娘却道康熙坐了六十一年皇帝,这岂不是牛头不对马嘴?

  上午砌墙,直到学生放学。

  午时给《辽宁青年》征文写了《我》,给张同达写封信。

  午后把木门移到对门外,移草修路什么的,一忙到晚饭后。

(阳历)1989年9月7号星期四

(阴历)1989年8月8号

  我把院中一些土用推车子拽出门外,垫道。

  然后,我借来大锤,砸沼气池子。

  池子里有不少蟾蜍,青蛙。都是夜里出来玩掉进去的!

  它们自以为到处都是平原旷野,却不料咚的一声掉进沼气池,摸着滑溜溜的墙避,却永远也爬不上来了。

  已有十九天没见到她了,不知她怎样。是否还天天上班?头发是长了呢,还是短了?

  我想我再去她家的时候,她家那一大堆金石总该粉完、清完了。

  她爸在果园看果,她老妹上学,她妈和她二妹闲在家里。

  她照样早出晚归,连调色板也不看,吃完饭就到了西屋,梳梳头,上炕蒙头大睡。

  我写日记,想象玉春的一天怎么过。

  正写着有趣,李兆君开车送来一车石头,于是卸石头,又去他家装七百二十块砖。

  回来卸完砖进屋,接着写日记。

(阳历)1989年9月8号星期五

(阴历)1989年8月9号

  还了卢德洪家大锤,就开始往沼气池子里填土。

  把水填没后,浮出三条鲶鱼,三条鲤鱼、一条鲫鱼、一只虾。

  中午,一点刚过,我匆匆换了双拖鞋,骑车去邮给张同达、《辽宁青年》的两封信。

  路过杨家,想起关俊杰做买卖,不如由他明早代邮。

  到了他家,他已不做买卖,在家和老婆做衣裳呢。

  大嫂子说我的小说写得挺有意思,又说我和景波都腼腆,进屋只坐一会儿就走,像猫追耗子似的。

  我到虎庄邮局寄信,正巧邮局女营业员开箱取信,就把信交给她。

  她看了一眼,说:“以后不兴用这自己糊的信封,用标准信封,再用这信封,给你退回来。”

  我连连答应,飞骑到家,还没到二点。到了二点就该干活儿了。  

(阳历)1989年9月9号星期六

(阴历)1989年8月10号

  我把《孤星传》、《碧云天》送还牛万库,他拿出古龙的《多情剑客无情剑》借我。

  我说等有空在看。

  我现在自己买的书还没看完呢。

(阳历)1989年9月10号星期日

(阴历)1989年8月11号

  中午,眼看地基打完,却掉起了雨点儿。打完地基就收工吃午饭,饭后给《火神爷》做个白色保护皮,看看《饮马流花河》下册。

  《饮马流花河》是我很对别人推崇的武侠小说,可惜一直未看完。

  午后秋雨缠绵,寒透纱窗,身披薄毯,侧看武侠小说,不失人为间一乐。

  五点半,细雨已停,卧在炕上半日,读完《饮马流花河》的下册。

  电视里有迈克,杰克逊的劲歌狂舞,虽不知唱些什么,但就是觉得很畅快。

(阳历) 1989年9月11号星期一

(阴历)1989年8月12号

  大概从半夜就开始了,电闪雷鸣,大雨倾盆。

  那响雷夹带着闪电,一个接着一个,震人心弦,使人难以安睡。

  金老大听到这雷声,一定很高兴,因为天亮不用上班了,最少歇息半天。

  后来雷声渐小,天也亮了。

早饭后万里晴空,阳光普照,开窗透气,清香袭人。

  昨夜在惨白的电视荧光屏光中,看了一些《多情王孙无情手》,感到没什么了不起。

  今天多看一些,什么狗子,钩子的,也怪有趣味。

  这书的风格和《迷仙秘窟》、《金剑寒梅》等当属一类。

  上午雨中,我看《多情王孙无情手》,午后看完了上册,却已无意再看下册。

  看着我的书是不少,翻阅多时,但挑不出一本像《鹿鼎记》、《笑傲江湖》、《天龙八部》这等让我有饱读感的书了。

  

(外一篇)

故乡丘陵起伏,主要农作物是高粱,玉米,地瓜,大豆,花生。还有各种桃,李,杏,梨,苹果等水果。

  我从小喜欢吃花生,鸡蛋,其它就不喜欢了。

  揭开饭锅,里面地瓜,玉米饼子,土豆,茄子之间往往蒸着一小盆大米饭。

  那就是我的食粮。

  一次,在饭桌上,爷爷微笑着问我:“你吃大米饭,怎么也不让一让爷爷奶奶?”

  我只记得奶奶爱吃高粱米,老叔爱吃玉米饼子,爷爷什么都吃。

  我不好意思地说:“你们也不爱吃大米饭呀。”

  爷爷说:“大米饭,谁不爱吃呀?”

  我把米饭让给爷爷,爷爷却不吃。

  我吃饭时掉了几个饭粒在桌子上,爷爷捡起来送入口中,嘴里念念有词地说:“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有一年,毗卢寺唱戏。

  爷爷家到那里要翻山越岭的。他赶着牛车拉着我和文刚,文强去看戏。

  我当然听不懂戏台上咿咿呀呀地唱的是什么,就问聚精会神听戏的爷爷:“你能听明白他们唱什么吗?”

  爷爷点点头,继续牵着牛站在那里看戏。

  中午到了饭点,爷爷给我几元钱让我去买吃的。

  我和两个小表弟去寻找好吃的。

  文刚要买油条,我和文强要买包子。

  最后买了包子,文刚拒吃。

  我和文强吃了几口。

  包子皮是白面混着玉米面,馅里多是肥肉,确实很不好吃。

  我找到看戏的爷爷,让他吃包子。

  爷爷满脸慈爱地看了我一眼,说:“爷爷不爱吃,你们吃吧。”

  我没辙了,只好拎着包子等戏唱完了拿回家。

  到家看见奶奶他们正在包饺子,我大乐,把包子扔给大黄狗吃了。

  爷爷拴好牛进屋,听说我把包子喂狗了,不禁大发埋怨:“这孩子败不败家子啊。那包子我都没舍得吃,饿了一路,他倒好,回家给喂狗了。”

  奶奶憋不住地乐。

  我也觉得可乐,心里想:一会儿就吃热乎乎香喷喷的饺子了,还吃那不好吃的包子干什么?

上一章 装死人,错字多 风雨人生路最新章节 下一章 大哥上山,大姐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