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大唐纨绔太子爷
本书标签: 古代    唐朝     

第133章

大唐纨绔太子爷

没过多久,李承乾手中便握有一份详尽的煤矿分布图。尽管眼下他还无法享受到便捷生活,究其根源,无非是能源供应的匮乏。而当下最触手可及、最具潜力的能源,无疑就是煤炭。接下来便是冶炼钢铁、兴建工厂、建立电站,一步步推动工业化进程……所有这些宏伟蓝图的理论框架,他早已了然于胸,如今只待付诸实践。想到此处,李承乾不禁心潮澎湃,跃跃欲试。

第二天,李承乾吩咐人将煤炭分布图送至工部,让那儿的官员按图进行开采。工部里不乏对煤炭颇有了解的行家,可当他们一瞧这张图纸,个个惊讶不已:这李承乾是如何得知地底藏着这些煤炭的呢?不过转念一想,这并非关键。难采的深藏煤层暂且搁下,先集中力量开采那些位置较浅、易于挖掘的煤矿。事实上,对于那些裸露在外、一眼可见的煤矿,人们早已动手开采,并深深领略到煤的种种妙用。连皇宫里头烧的都是煤,甚至已有人开始尝试以煤为原料,进行一些基础的化学加工了。

挖煤矿那可是个大工程,可不是一朝一夕能搞定的,得耐住性子慢慢来。眼下李承乾手头的各项事务都有专人负责推进,他反倒清闲下来了。不过,这人呐,就是天生的操劳命,哪怕没啥硬性任务压着,他也总能找到事儿干。这不,琢磨着就有一桩事还没办呢——得赶紧知会薛仁贵一声。

薛仁贵走后,李承乾又恢复了先前那闲得发慌的日子,不禁感慨现下可打发时间的玩意儿实在屈指可数。可真就这么匮乏吗?不过是自个儿还没摸清门道,游山狩猎、美食畅饮、嬉戏取乐,哪样不中?归根结底,还是他对这环境尚未全然适应。他默默琢磨着,想当年没电的日子,人们解闷不外乎棋局牌桌、饲鸟弄宠。棋牌嘛,都会来两手,只是提不起多大兴致。至于麻将,大学那会儿倒是学上一学。

暂时放下棋牌,李承乾琢磨着养只宠物。身为太子,养猫遛狗实在不够酷炫,他要养,就得养个威猛的家伙。哎,不如就养只鹰耍耍?刚想到自己拥有一只鹰的画面,那感觉倍儿爽啊!想象一下,他轻轻吹个口哨,雄鹰瞬间从云端俯冲而下,稳稳停在他手上,这画面,怎一个“帅”字了得!可口哨…李承乾挠挠头,好像有点小尴尬,毕竟他还真不会吹那个手指贴嘴边的口哨。对,就是那种口哨,才够格当养鹰的专属口令嘛!

薛仁贵想找个人带路去杜如晦家,毕竟他压根不清楚这位大佬的具体住址。终于摸到人家门口,他自报家门,门房听了便领他往里走。门房心里犯嘀咕:怪了!昨天杜大人下朝后特意嘱咐过我等薛仁贵上门,这家伙硬生生拖到现在才来。要知道,就算是皇上对杜大人也得客气三分,这薛仁贵摆的哪门子谱啊?估计他一进屋,就得被杜大人好好教训一顿。

然而,当薛仁贵与杜如晦碰面的那一刻,事情的发展完全颠覆了他的预想。杜如晦不仅毫无愠色,反而眼底竟闪烁着一抹欣喜。这让门房心头一愣,暗自琢磨:哎呀,这可真是奇了怪了!老爷好久都没露出这般神色了,今儿个究竟是哪阵风把他吹得这般开心?正当门房满腹狐疑之际,只听杜如晦招呼道:“仁贵,来,随我走一趟。”

杜如晦对薛仁贵感慨道:“仁贵呐,瞧瞧那秦国公,年纪一大把了;程国公虽才四十,可比起我才大三岁,身体状况却比我强多了。我一天不如一天,病恹恹的。再看看咱们从小看着长大的陛下,如今也已三十岁了。你说说看,我们这帮老头儿里,还有谁能有精力替咱大唐去拓展边疆、开疆拓土啊?唉,真是老喽!”

薛仁贵则宽慰他道:“杜大人您正值壮年,凭您的身子骨,再为陛下效力个二十年不成问题。”

杜如晦一听,连连摇头,颇有些激动地回应:“你这话可就扯远啦!我自己的身体咋样,我自己能不清楚吗?我何尝不想再为陛下鞍前马后二十年,可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薛仁贵心里明白,杜如晦的身体状况确实不佳。杜如晦说:“我们现在急需为皇上找一位能接班的小将。程咬金虽不通文墨,但对武学有独到眼光,他欣赏你,说明你武艺定然了得。加上你出身将门世家,对行军作战应有自己的见解。趁我们这帮老骨头还能教你些东西,抓紧时间再授业解惑,将来,你可就是我大唐军中的顶梁柱啊。”诚然,杜如晦那句“我们都老了”让薛仁贵心头一震,只是,这触动似乎尚欠火候。

薛仁贵的淡定神情让杜如晦满心困惑:明明自己已掏心掏肺,诚意满满,为何这位薛仁贵却如此波澜不惊呢?他可是打心底坚信,这段肺腑之言,搁哪个热血青年身上都得给整得心潮澎湃啊!想当年,他自己也是血气方刚时,若碰上个老前辈如此语重心长地一说,那还不立马拍胸脯应下,哪有半分迟疑?不过,杜如晦心里跟明镜儿似的,自个儿这招嘛,确实掺杂了点儿“套路”。毕竟,世道就是如此,真心话常常被忽略,反倒是那些设计巧妙的套路,更容易戳中人心。虽然手法稍显老套,可他的初衷绝对是良善的呀!这究竟是哪儿出了岔子呢?杜如晦一边寻思着,一边在心中默默盘算。

他眼神瞬间闪烁出光芒,脑海中浮现出一个名字——李承乾。杜如晦转向薛仁贵,问:“你知道颉利那老小子手下有多少兵力吗?”

薛仁贵略带迟疑地猜测:“大概二十五万?”

杜如晦微微点头,赞许道:“答得靠谱,看样子你对战况还是挺上心的。没错,就是二十五万。不过,这家伙对外却号称坐拥五十万大军,你知道这是为啥吗?”

薛仁贵毫不犹豫,吐出了一个人名:“耶律图奇。”

“对啊,耶律图奇,就是那位让颉利赞不绝口,声称其一人之力堪比他麾下二十五万精兵的大将。”杜如晦接着说。薛仁贵竭力保持着镇定,然而杜如晦却捕捉到他眼中一闪而过的热望,那是对战事的期待与渴望。杜如晦趁热打铁,煽动道:“依我看,这耶律图奇恐怕是名声在外,实力未必真能达到那种夸张的程度。想我大唐英才辈出,哪个敢说自己能顶几十万大军?可既然连颉利都这么推崇他,那说明耶律图奇多少还是有两把刷子的。你就没想过亲自跟他过过招?”

薛仁贵眼神中交织着跃跃欲试与迟疑,内心深处,他极度渴望与那家伙一较高下,然而,李承乾此前的叮咛又在耳边回荡,令他无法应允。此刻,杜如晦适时揭晓了最关键的信息:“或许太子还未及向你提及,他也要亲临战场督战,就是这一场战役。”

薛仁贵沉思后发问:“若我此番加入战斗,该担当什么角色?”

杜如晦对薛仁贵说:“关于做决策的事儿,你就紧跟着主将学,记住了,你的重中之重,就是生擒敌军老大,再干掉耶律图奇那家伙。”

薛仁贵回应:“行,我答应你。”

杜如晦接着道:“那好,你回头跟太子知会一声,从今儿起,你争取每天都来我这儿报到。我亲自指点你怎么调兵遣将,过些日子,再安排你去收拾几伙马贼,好让你既攒点实战经验,又能捞些军功。”

薛仁贵应道:“没问题。”

薛仁贵走后,杜如晦悠然地倚在椅背之上,这可是他近来少有的舒心时刻。一思及未来大唐能得猛将之助,心中便涌起难以抑制的喜悦。今日这心头之喜,真该痛饮一番以示庆祝,奈何身子不给力,罢了,还是忍忍吧……

薛仁贵告知了李承乾结果,然后秋月来了。

李承乾眼睛瞬间闪烁出惊喜的光芒,“哎呀,我的宠物鹰这么快就找到了?”

秋月这时插话进来:“殿下,有人送了一堆稀奇古怪的瓷器过来,问我们要不要搬进府里。”

李承乾一听,微微一怔,心里嘀咕着:这么快?才两天工夫就完工啦?他随即果断回应:“当然要搬!都给我搬进来!”

秋月依命行事,那些瓷器很快就被搬进了府内。其中,唯独一个瓷球还算精致耐看,其余的物件则是做工粗陋,毫无美感可言。

“秋月,给我找把刻刀,我要开始雕刻了。”

没错,李承乾准备搞一个地球仪。

李承乾手握刻刀,左手紧紧捧着瓷球,此刻却呆立原地,心里头一片茫然,不知从何下手。虽说他确实下过功夫,研读了不少雕刻技法的书,也琢磨出一些门道,家里更是摆满了各式世界地图、地球仪作为参考,可真到动刀这一刻,他却像被施了定身术,迟迟无法落下第一刀。无奈之下,李承乾只能咬紧牙关,鼓足勇气,硬生生地朝瓷球刻去。幸亏这瓷球他提前特意叮嘱过,没给它上釉。要知道,一旦上了釉,那表面滑不留手,根本没法雕刻。可就算如此,当刻刀触碰瓷面的刹那,那股直钻牙缝的酸涩感瞬间袭来,李承乾顿时如遭电击。他最怕的就是这种类似指甲刮黑板的尖锐噪声,简直让他头皮发麻。难以忍受之下,李承乾不得不停下动作,手中的刻刀悬在半空。他盯着眼前的瓷球,轻轻叹了口气,满心无奈。

上一章 第132章 大唐纨绔太子爷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134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