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大唐纨绔太子爷
本书标签: 古代    唐朝     

第131章

大唐纨绔太子爷

"殿下,您瞧这东西,怎样使呢?是不是得灌点水进去?" 李淳风满眼好奇地询问。

"没错,水是必不可少的,另外还缺不得沙子。" 李承乾回应得干脆利落。环顾四周,却发现并无沙子踪影,场面一时显得有些尴尬和停滞。"嗨,都杵这儿干啥呢?赶紧麻溜儿给我找沙子回来呀!" 李承乾催促起来。主事一听,二话不说,立马派人去找。没过多久,沙子便顺利到手了。

这些事本该唤下人来做,可李承乾认为头一回使用水泥意义非凡,非得亲自动手不可。再者,他亲自操刀,能精准把握水泥与沙的比例,免去了向旁人详述调配法的繁琐。砂浆已备妥当,李承乾摸着下巴,琢磨着如何派上用场。

当然最后决定打造一个水泥院场了。

首先,得拌砂浆。不过,他自己捣鼓出的那丁点砂浆实在不够使,得多整点儿才成。派人将砂浆搅拌完毕后,李承乾让系统给评估了一下,结果发现,唉,还是不够。为啥?就因为这院子实在是太大了,现在这点料,大约能把院子捯饬一半儿。瞧瞧周围,没一个现成的泥瓦匠。还好,搞个水泥院子这活计,对专业技术要求不高,无非就是往上摊水泥,抹平就成。至于工具嘛,嘿,压根儿没有。李承乾只好让人把一块木板砸碎,一人分一小片,权当抹水泥的抹子,挖水泥也照样用这破木板。没办法,条件有限,将就着来呗。

尽管环境设施简朴,但院子地面却被精心打磨得平滑如镜。请来的这批人,大多是陶瓷制作出身的工匠,对于“光滑”二字,他们有着近乎苛刻的标准。瞧他们干活的样子,简直就像是一群患了强迫症的人,手下的每一寸地方都得整得溜光水滑、平平整整。果不其然,他们并没有把整个院子全铺上,而是只覆盖了大约三分之二的面积。李承乾一边指导着,一边叮嘱:“每天记得给它洒点水,防止地面干裂。大概四五天后就可以不用再洒了。一个月内,你们这院子就能变成硬实的水泥地了。到那时候,就算下雨天走上去,脚底下也不会沾一丁点儿泥巴。”

试了砂浆后,李承乾意识到他的瓦片构想不太靠谱,觉得直接用砂浆灌模筑造水渠更合适。他自我宽慰:“这不过是个水利工程初级版,有点小缺陷无伤大雅,不必苛求完美。”眼瞅着天色已晚,两人显然无法立刻去找合适的修渠地点。归途中,李承乾把这个任务交给了李淳风,让他寻觅几个亟需水渠的山村,唯一条件就是必须紧邻山脚。

李淳风微微颌首,说:“这有何难?你看啊,多数村子都坐落在山水之间,老话有云,‘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样的村子才经得起时间考验。”他心中已渐渐浮现出一个计划:既然李承乾如此胸有成竹,那就给他找个只有山、无天然水源,全靠井水维生的村落试试看。

果不其然,李承乾回到东宫,只见李泰正候着他,满脸写着“我已备好问题等你”。李承乾暗自叹息……李泰诚恳地对李承乾说:“太子哥哥,我们这儿有些地方还没整明白,还请您为我们答疑解惑。”

“行,你搁那吧,我晚上瞅瞅,明儿个来拿就成了。”

李泰接话茬儿,又问:“那水泥实验搞定了没?”

“妥了。”李承乾应声回答。说实在的,他没打算给自己或者李泰他们整啥水泥院儿,为啥?因为他们现有的院子已经相当不错了,地面清一色石头铺的。这石头院子,吸湿性强,到了大夏天,可不像水泥地似的,猛反射阳光,把屋里烘得跟火炉似的。

李泰一听李承乾这话,立马明白水利工程方案能正式启动了。可关键在于,自己却无法亲身参与其中。尽管他学东西贼快,但短时间内掌握全新的教材,这事儿还是够呛啊。李承乾瞧见李泰一脸的沮丧劲儿,赶忙宽慰他:“嗨,不就挖个沟嘛,多大点事,真没啥好玩的。等建成了,我亲自带你们去瞅瞅,那才有看头,有乐子呢!”

“那好吧。”

李泰走后,秋月急急忙忙来找李承乾,说有个要紧事儿,明儿个皇帝也就是李世民,要李承乾上朝呢。讲真,太子上朝这事儿吧,朝廷里头是有规矩的,一般是每隔五天轮一回。不过呢,毕竟李承乾年纪还小,上朝了多半也插不上话,所以之前也就没怎么去过。可是最近啊,李承乾你表现得忒亮眼,李世民看他已经够格参与朝政了。再者,最近国家大事一堆堆,让李承乾听听大臣们讨论国事,对成长也有好处嘛。

李承乾一听到这消息,心里犯起了嘀咕,看来关键时刻,又得靠系统出招了。他琢磨着,直接对系统说:“来,给我剖析下,叫我上朝究竟是几个意思?”系统迅速回应:“应该是突厥那儿有动静,多半和他们脱不了干系。”李承乾一听,默默盘算着,合着是要准备打仗喽……

第二天,秋月细心地帮李承乾穿戴整齐朝服,天刚亮,便陪他与群臣一道上朝去了。那突利使臣前一日就抵达了,李世民特意安排今日才接见,无非是想让李承乾多观察、多倾听,甚至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见解。“禀陛下,我是突利可汗麾下的使者。如今突利可汗遭到颉利可汗的忌恨,面临攻打的威胁,特此请求大唐出兵援助我们可汗。”使者恳切陈词。

李世民面露沉思:“朕与颉利曾立下盟约,且与突利结拜。手足有难,朕理应施以援手。然而盟约既已确立,若随意背弃亦非妥当之举。这该如何是好呢?”

杜如晦慷慨直言:“陛下,那所谓的盟约早被颉利践踏得粉碎!他屡次三番领兵侵犯我边境,掠夺财物,何曾把盟约放在眼里?微臣恳请,即刻征讨颉利!”

李世民眉头紧锁,心中暗忖:对颉利,朕可谓仁至义尽,然而其人仍无休止地滋扰边疆,实乃令朕愤慨。然而出兵征伐一国,此事断不可草率行事。于是,李世民环视群臣,沉声询问:“诸位卿家,对此有何异议?”此刻殿上众人竟异口同声,无一人提出反对。显然,颉利的行径已使得满朝文武皆忍无可忍,再无丝毫耐性。

“听这意思,这一仗是非打不可啦?”李世民发问,转头看向李承乾,“你怎么看,承乾?”

“父皇,儿臣琢磨着,打是没问题,但不能打着救突利的旗号。”李承乾直言道,“突利被颉利欺负成这样,归根结底,还不是他自己窝囊无能嘛!”

李世民一听,打断了李承乾的话,对旁人吩咐:“来人,先带使者去歇息。”毕竟,当着使者面数落人家可汗的不是,多多少少有些不合适。

使者满脸惊愕,难以置信地盯着李承乾,毕竟他们那位可汗,可是与咱陛下一同结为异姓兄弟的人物。如今李承乾这番直言不讳,简直是半点颜面也不留给啊!不过,事已至此,他只能强行按捺住情绪,谁叫他是有求于人呢?姿态再低也得端着。“承乾,接着说。”李世民发了话。李承乾接腔:“他们本是叔侄,血缘上理应比与父皇您的关系更为亲密。然而现在,突利却打算舍弃这份亲情,转而向您示好。试问,这种轻易背叛亲人的家伙,其人品德性如何能让人信服?我们又为何要接纳一个德行存疑、薄情寡义之徒呢?”

李承乾口中所言,句句属实。想当年,颉利、突利这对兄弟联起手来,还对大唐动过武呢,这事儿谁敢忘?毕竟“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道理咱都门儿清。李世民叹了口气,心里明镜儿似的:比起颉利,突利的确是个没啥大能耐的家伙,不然也不会向示弱。要知道,那些游牧民族个个崇尚自由,最恨受人摆布。“承乾啊,说突利是胆小鬼,这话有点过了。他虽不善统兵作战,但人家愿意与咱们交好,这可是他的闪光点,你琢磨琢磨是不是这个理儿?”李世民语重心长地说。

“我可不这么想。”李承乾依旧坚持己见,那股倔劲儿一览无余。满朝文武皆惊愕万分,毕竟胆敢当面顶撞皇上的人实属凤毛麟角,而今这李承乾何时也有了这般胆魄?“咱大唐,如今可是首屈一指的大国,明白这一点,就得认清一个现实。”李承乾稍作停顿,掷地有声道,“咱哪有什么朋友?根本不需要朋友!”“咱们跟他们维持的关系只有一种——利益交换。愿意这么玩的,就留下来;不愿意的,压根没必要存在!”李承乾言辞犀利,语气坚定地补充道。

众人一听“利益交换”这个词,全给惊得不轻。就是说,连银子白花花地塞给那些家伙,他们还一个个眼冒贼光、跃跃欲试呢,怎么可能愿意坐下来好好搞什么利益交换?这哪里是想对付一个国家,分明是打算把身边这几个邻国挨个儿狠揍一顿的节奏啊!瞧瞧,大唐周围的几个小国,就跟猫玩耗子似的,总在大唐忍耐的边缘疯狂蹦跶。可要知道,真要打场大仗,得有深厚的家底撑着,兵马粮草样样得备足了。现在刚喘口气,正处在养精蓄锐的时候,真心不适合挑起大规模的战火。“行吧,杜如晦,这次的战事就交给你来指挥。”李世民拍板道。然后他转向太子,话锋一转:“太子,你有没有兴趣去前线督战啊?”

李承乾道:“儿臣领命。”

上一章 第130章 大唐纨绔太子爷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132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