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大唐纨绔太子爷
本书标签: 古代    唐朝     

第124章

大唐纨绔太子爷

李承乾强忍片刻,终究按捺不住。此刻,他觉得仿佛有一群苍蝇围着他脑瓜子嗡嗡直叫,那嘈杂劲儿似乎能生生把脑袋搅炸。怒火中烧的他,猛地从门内冲出。院内众人瞬间感受到李承乾腾起的怒意,纷纷本能地缩了缩头。他满腔怒火直奔学生宿舍院子,一眼望去,更是火上浇油。瞧见几个弟弟赫然在场,却唯独不见李丽质的身影,显然没掺和这帮人。而最令李承乾愤慨至极的,当属身为教导主任的上官仪。此人非但不制止,反而带头放声狂笑,仰面朝天,全然不顾是否会闪了老腰。

眼尖的人一下子瞧见李承乾满脸怒气,顿时都乖乖安静下来。这会儿,只剩上官仪还在那捧腹大笑,直到周围鸦雀无声,他才察觉气氛不对劲。“哎呀,殿下,您怎么亲自驾到了?”上官仪慌忙迈步上前招呼道。“我要再不来,怕是这屋顶都要被你们笑翻了去!有啥事儿乐成这样?”

"听好了,都给我打起精神来!我要宣布一件事,那就是——军训正式启动啦!为期整整七天,李祐,这项任务就交给你全权负责,记得叫上你那俩哥哥搭把手。" 李承乾话语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除开李佑那个家伙,其他人一听“军训”二字,脸色瞬间如遭霜打,个个垂头丧气。想着平时也就是嘴皮子耍得欢,这一不留神聊嗨过了头,结果倒好,直接把自己给聊进军训去了,你说这运气是不是背到家了?瞧瞧李泰和李恪,他俩心里头更是苦不堪言。虽说这次是监督别人军训,可毕竟都是过来人,深知其中艰辛。那感觉,就跟自己亲自上阵受训没啥两样,想想都让人头皮发麻啊。

至于李佑,那家伙乐得跟啥似的。为啥?就因为之前这帮人聊嗨了,金句频出,他压根儿插不上嘴,只能在一旁傻乐呵。不过现在嘛,风水轮流转,他也成了发号施令的主儿啦,心里倍儿有底气。瞧他,立马摆出一副领导范儿。"都给我排好队,听好了,按个头高低来,矮的站前头!" 李佑扯着嗓子吆喝,"麻溜点儿,快点动起来!"

“哎哟喂,这可玩真的了!”大伙儿在心里默默哀嚎,虽满腹牢骚,却也只能乖乖站成一列。旁边,上官仪正挤眉弄眼地向那些即将接受军训的学子们传递着无声的同情。他那副模样仿佛在说:“兄弟们,我懂你们的苦。”这一幕恰好被李承乾捕捉到了。他一眼瞥见上官仪的小动作,随即开口道:“上官仪,别光站在那儿卖同情,你也给我进去,跟他们一块儿接受军训。”

"啥?"上官仪一脸震惊,他明明负责管这些学生,咋还得参加军训呢?

"咋?你想撂挑子不干了?" 李承乾直截了当地问。

"哎呀别介,殿下!我训,我训着呢!" 上官仪慌忙表态,乖乖地归队参与军训。

接着,李承乾转向李祐:"李祐,给咱这军训再添个活儿——跑操,明白吗?不是在校园里转悠,是进城,上大街去跑。明儿起,每天一大早,雷打不动地跑起来!"

“好的,太子哥哥,这事包在我身上!”李佑满口答应。他到一旁折一根树枝,拿在手里,回来,道:“我们先来第一个动作,立正,做不好的,就准备吃我的教鞭吧。”众人欲哭无泪,太痛苦了,半个时辰之前这里还是天堂,半个时辰之后,这里就成了地狱,变化也太大了吧,早知道就不那么得意了……这还不算完,李承乾又把薛仁贵派去,专门教这些学生军体拳,他们看到薛仁贵,心里更加苦涩,完了。

李丽质这次算是因祸得福,要不是特意去找武珝,估计她那爱凑热闹的性子早就让她混进那群捧腹大笑的学生中,笑得比谁都疯。当然碰上李承乾这会儿火冒三丈,也甭想逃脱惩罚,管你是最疼爱的亲妹子还是谁!李承乾嘛,只能憋着满肚子气,继续跟那些烦人的教材死磕。外面传来的动静倒还算入得了他的耳:李佑时不时炸雷般的咆哮,加上不知哪个倒霉蛋的凄厉尖叫,他勉强还能忍耐。

第二天清晨,长安城的大街迎来了史无前例的一幕:一群学生早早地在此进行晨跑。时间定格在早晨七点,人数不多,也就十来个,尽管规模不大,但这历史性的一刻无疑承载着深远的意义。首次参与跑操的李承乾自然是其中一员。跑了一阵子后,他察觉到负责喊口号的李佑嗓音中透出一丝疲惫。于是,李承乾主动接过了“一二一”的指挥棒,继续引领大家奔跑前行。

清晨摆摊的商贩们,听着这群学生响亮的呐喊,并没觉得有何难为情或是虚伪做作,反而心里满溢着喜悦,说不出个具体缘由,反正就是打心底里高兴。这阵阵口号飘入了孩子们父母的耳畔,他们同样喜上心头。尽管这些口号不过是李承乾改创的,谈不上多么崇高伟大,但他们想到自家孩子能这般活力四溢地奔跑锻炼,对身体健康大有益处,哪有不欢喜的道理呢?待到这口号传至唐太宗李世民那里,他不禁感慨万千:“我大唐拥有如此奋发向上的学子,定当无人能敌,傲视寰宇!”

刚从东宫踏出门,李承乾就领着大家一路狂奔,直抵东市边缘才收住脚步。哎,早操有谁会跑这么老远?今天可是头一遭出操,李承乾啊,憋足了劲儿想整出个惊天动地的大场面,这才带着我们这群学生来了场马拉松。到了东市,甭管是那二十来岁的大小伙子,还是年纪更小的,全都筋疲力尽,离瘫倒在地就差那么一口气。“喂,各位,别歇着,还得原路跑回去呢!” 李承乾一声吆喝。瞬间,周围哀鸿遍野,抱怨声此起彼伏。“得了,先整口水润润喉再说吧。”

李承乾全然不觉疲倦,毕竟他一身正气充盈,精神头十足。反观其他人,此刻急需补水歇息,养精蓄锐后再接续奔跑。这水来自东市摆摊卖早点的大哥,递过来的碗虽略显陈旧,盛的不过是平平无奇的白开水,可学子们却品得甘甜,直呼好喝解渴。这位大哥并不清楚李承乾的具体身份,但他明白眼前这个人正带着这群学生挥汗如雨地锻炼。听着他们口号响亮,士气高昂,大哥心中暗赞。大哥也为李承乾斟满一碗水,边递过去边朝他比了个大大的赞。他不善言辞,但这简单直接的手势,已是他对李承乾最高的肯定与敬意。

歇息完毕,大家伙儿又掉头开跑,这回换成李佑接过李承乾的活儿,负责喊口号。李佑这家伙喊口号的风格可非同一般,那频率贼高,比李承乾的间隔短得可不是一星半点。那些扯着嗓子喊口号的同学,心里头的感受?羞臊劲儿瞬间翻倍。可是吧,喊着喊着,这份羞耻感竟然就慢慢褪去了。为啥呢?因为他们留意到周围瞧见他们的人,眼神里头满满的全是欢喜,还有那份藏不住的羡慕。嘿,原来吼这些口号,也不是啥丢脸的事儿嘛。大家伙儿心里这么琢磨着。

回到东宫,喘口气的当口,李承乾开口说:“明儿个咱就甭跑那么老远了,每日两里路足矣。”不得不提,李承乾这一跑,动静可不小。第二天,就有不少私塾带着自家学生开跑,还扯着嗓子喊起了口号,那词儿啊,全照着李承乾那一套来。自此以后,做早操就成了各所学校早晨上课前雷打不动的例行公事。

李承乾编印的教材,并非是什么藏着掖着的秘密玩意儿,没多久,大伙儿都知道市面上有这么本书了。不过啊,要说真正识得其中价值的,还得数国子监那帮人,尤其是那些学算术的学生们,感触格外深刻。这国子监啊,等级分明得很,头一档是国子学,其次太学,再往下才轮到四门学、算学这些。头两所吧,除非你爹是个官,否则压根进不去;至于后边这些,即便开了口子让普通人有机会,也得是智商爆棚的天才少年,录取名额还少得可怜。这些学算术的孩子毕业后,大多也就捞个九品小官干干。他们心里最憋屈的就是皇上似乎对他们不太待见,琢磨着:为啥咱就只能当最小的官呢?

显然,李承乾对算学有着极高的热情,这帮家伙私底下早打好了如意算盘:待那书院一落成,立马找上李承乾,一头扎进书院研习起来。他们深信,眼下这位炙手可热的太子殿下,绝不会让他们未来的前程比现在逊色半分。至于这个突如其来的惊喜,李承乾嘛,还得耐心等到三个月后才能知晓。

这些日子,李承乾全身心扑在整理教材上,然而生活偏巧给他抛出个大新闻——太医诊断出长孙皇后有了身孕。当这个消息辗转传至李承乾耳中时,他瞬间僵住,呆若木鸡。心中暗自盘算:“太医说已有一个月的孕期,如此推算,那未出生的小家伙岂不就是未来的李治?”这个问题般在李承乾脑中反复呈现。

上一章 第123章 大唐纨绔太子爷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125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