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桥边十里荷花荡
本书标签: 古代  oc世界观 

第四章

桥边十里荷花荡

虽然夏初瑶已经记住了雨萧山大部分的路,但也已经习惯了和苏婉婷一起行动,所以雨萧派弟子皆知,能见到苏婉婷的地方,方圆十里内一定也能找到夏初瑶。

但其实,苏婉婷并不是很受欢迎。

她的性格很怪,真的很怪,旁人随便说她一句,她就能想到九霄云外八竿子打不着的地方去。为此,雨萧派许多弟子虽知她本性不坏,甚至是称得上圣母,但还是对她避而远之,怕了那绣花针的心思和不饶人的嘴,也只有夏初瑶能跟她聊的有来有回,叫人佩服。门派间已经传开了,二长老收了两个女弟子,其中紫头发的那个心思细的像深宫怨妇一样,看这俩聊天都是门学问。对此,苏婉婷却毫不知情,她每天过得格外充实,琴棋书画,诗酒花茶,除了乐器一窍不通,苦学数月停滞不前外,真真让人羡慕,她可谓是学一样,精一样,样样学,样样精,基本功也是标准到令人叹为观止,哪怕拿尺子对着范本量都不一定会挑出错来。

与她相比,夏初瑶就受欢迎的多。

夏初瑶属于比较开朗的类型,现在门派里各式各样的人,遇到她都能搭上两句话,夏初瑶消息也很灵,远近没有她不知道的事,所以师徒三个人围炉煮茶时,总是她叽叽喳喳念叨个不停,她也是苏婉婷了解外界信息的唯一渠道,夏初瑶有时候也很搞不懂,她这个同窗,刀子嘴豆腐心反应慢就算了,怎么还内向成这个样子?有时候夏初瑶的母亲和弟弟会上山探望她,频率不高,大概一个月一次,每次家里人来看她,苏婉婷都会回避,然后夏初瑶晚上就听着她在被子里掉小珍珠,一问,原来是羡慕夏初瑶有家人探望,没办法,夏初瑶只得厚着脸皮钻到苏婉婷被子里,抱着哄好久才把人哄好,后来苏婉婷渐渐习惯,也就不躲了,甚至跟夏初瑶的母亲聊的有来有回。与苏婉婷不同,在武功上,夏初瑶的基本功虽然也很标准,但比起范本,她舞剑的动作总是带着一股跳脱劲,对于这点江茫并没有纠正,若是人人都习成范本子那样才叫可怕,个人习武有个人的个性,江茫倒是很乐意看到这种场面。其实很多时候,夏初瑶和苏婉婷想的是一样的,只是她的表达方式没那么别扭,更好被人接受罢了。

如果说夏初瑶在雨萧派很出名,那江茫在整个江湖都很“出名”了。

虽说随便问女生的年龄是件很不礼貌的事情,但江茫的年纪确实不小,没有五百岁也有三百多了,但外貌一直维持着20多岁的样子,寻常人家只道一个年轻姑娘语气却老神在在,竟还有一种反差萌,若说人们对她最大的印象,除了脾气好,就是穷。是了,不管什么事,江茫都拿不出银两来,是长老中最穷的一个,也不太受弟子尊敬,诨号最多。但其实,江茫不是没钱,相反,她的积蓄是笔不小的数字。

有一次上课的时候,江茫问了苏婉婷和夏初瑶一个问题:“二人无粮,将死,相互厮杀,第三人至,劝止,可成?”苏婉婷神色晦暗,摇了摇头:“没用的,人快要死的时候顾不得什么礼义廉耻,更听不进去人话。”夏初瑶也赞同道:“如果想让他们停止厮杀,只有第三个人把食物给他们。”江茫点头表示认可,随机追问道:“那如果两个人拿了食物还不够,又向第三个人索取呢?”苏婉婷又摇头道:“要了再给给了再要,第三个人又不是无底洞。”夏初瑶补充道:“也许只有他们把第三个人吃掉,然后继续打了。”江茫感叹:“或许从一开始,第三个人就不该插手的......”随即问两个姑娘:“你们知道为什么对外我一直声称自己很穷吗?”苏婉婷和夏初瑶也顺着她的话问:“为什么?”

江茫放下手中的茶杯,看向窗外,初秋时节,窗外的菊花已经快要开了,江茫双眼微眯,似乎陷入了回忆,缓缓说:“大概是四五年前吧,你们知道的,我这个岁数的人对时间没太多概念,现任皇帝登基,开运河,修长城,造大桥,百姓服徭役的年数一年比一年多,但搞这些工程必然需要大量的金钱,所以朝廷的赋税也是水涨船高,但钱这种东西,过一层,少一层,历朝历代贪官污吏太多了,也从不可能根除,你们想,男人都去修路造桥了,留在家中的只有老人和妇女幼子,如何担得起这么高的赋税?虽然五大宗门各自为政不受国家法律约束,但毕竟在同一片地方生存,藕断丝连。数年前,雨萧派一位宗主见百姓交不上赋税,被官兵逼得可怜,就自掏腰包,谁曾想这件事传出去之后,交不起赋税的老百姓一窝蜂全往雨萧派涌。”

苏婉婷听到这里,心下了然:“帮了一个,就得帮第二个,第三个,民心不易得啊。”

江茫无奈的摇了摇头,继续道:“后来年年都有百姓来雨萧派要钱,甚至一年到头不耕不作等着雨萧派的银子过日,管理农民不像带兵打仗,不是一味砸钱就能砸出胜利来的。你魏莫争宗主上任后对这件事头疼不已,但又不能完全不帮,要知道,人言可畏,群众们一人一口唾沫都能淹死你了,没有办法,他只得限量限数,虽然最开始受到了很多人的反对,但有时候就是得脸皮厚点,你反对你就别拿钱,久而久之那些人也不敢在明面上说什么了。”

夏初瑶在此时发问:“那这和您装穷有什么关系呢?”

江茫顺着她的话往下说:“每个皇帝都想有一番作为,名垂青史被后人歌颂,年轻人嘛,我理解,但咱们的皇上太着急了,这话你们别往外说啊容易出事,本来帝国在前几任国主手里就经营的不是很好,北部的游牧名族也愈发猖狂,到他手里本就是大厦将倾,他还如此兴师动众的修长城,开运河,唉。国库空虚,保不齐哪天会对雨萧派下手,你魏莫争长老那天就跟我说,叫我以个人名义藏一笔钱,如果哪天雨萧派出事,我这比银子可以拿来救急。”说完这句话之后很久,三人都没有出声。

平心而论,江茫虽然“穷”了点,懒了点,老不正经了点,但确实是个好师父。

她教苏婉婷和夏初瑶武功,教技巧,更教她们做人。

江茫很会教孩子,在苏婉婷长达百年的岁月里,她的陪伴仅仅是百分之二,但她给苏婉婷带来的影响确实最深刻,最难忘的。

江茫的是幸,也是不幸,小的时候,她甚至没有名字。

她的父母恩爱,天下皆知。而生她那天,母亲却难产去世,她的到来给父亲带来的不是喜悦,而是灾难。男人大哭一场,此后浑浑噩噩,再没有一点修道人仙风道骨的样子,江茫和她母亲很像,长得很像,声音很像,爱好也很像,她的父亲时常看着她出神,恍惚。雨萧剑法,雨萧枪法,向来是一代单传,江茫的父亲在教了她最后一招后,自散寿数而亡,。直到江茫整理父亲的遗物,找到一本日记。是她父亲写的“女儿长大啦,教了她那最后一招,我也就能去见你了,你在路上慢点走,我怕我下去了追不上你,丫头还没有名字,其实我早就想好了,江茫,'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算是我对你的纪念,没有与你商量真是抱歉,还请不要生气,别气到自己...”“不愧是你的孩子,她真像你啊,有时候看她我就像在看年轻的你一样,只是你不知道吧,我现在可邋遢了,你见了肯定嫌弃我...”日记开始还笔画工整,后来却越发潦草,混合着墨水与泪痕的印记,厚厚一本,每一章都如此。

父亲走后,江茫经历了许多,她看着凡人朋友苍老离去,她看着昔日的师弟当上宗主,她看着一代又一代的皇帝登基,再被自己的女人和儿子害死。最后,她活成了江宗师。江湖骗子,说书先生,各路弟子对她无一不是敬而远之,人人皆知,雨萧派二长老江茫,雨萧枪法当代传人,精通符咒,算术,也善猜人心。人人呼她本名,并非不敬,而是她无字。但或许正是因为自己没有,所以想让别人拥有。在苏婉婷刚上山后,她日思夜想,翻遍收藏的古籍,名人传记,最后觉定了“霁云”二字,意为雨过天晴,拨云见日。苏霁云,云雾散尽终见日。

作者3000字了啊3000了,下面是本章中出现的参考,想接着往下看请等下周以及元旦加更吧~

苏婉婷的字出自唐代诗人郎士元的《柏林寺南望》“青山霁后云犹在,画出东南四五峰。”

上一章 第三章 桥边十里荷花荡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