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影视同人小说 > 宁安如梦:独幽
本书标签: 影视同人  坤宁  宁安如梦     

血冠礼(二)

宁安如梦:独幽

二十年前,萧燕两氏是亲家。

然而随着那名不足七岁的孩童在平南王叛乱中夭亡,这由姻亲连接起来的脆弱关系,轻而易举就破裂了。

萧远在定国公位置上做了二十余年。

当年老定国公膝下有三子,这位置本轮不到他来继承。

只是他运气好,原本该立为世子的嫡长兄重病,烧成傻子。

国公正犹豫立谁的时候,他娶了燕牧的嫡亲姐姐燕敏为妻,由此轻易扭转了后宅的劣势,既得到一名端庄干练的妻子,又得到了她母家的支持。

很快,他便封为世子。

待老国公逝去后,顺理成章成为了定国公。

萧定非是他与燕敏唯一的嫡子。

这孩子聪明伶俐,又是燕萧两族的血脉,出生起就备受关注,在五岁时被圣上钦点封为世子。

但萧远并不喜欢这个孩子。

尤其是在平南王一役后,但凡有人提到这个名字,都忍不住沉下面孔,与人翻脸。

因为燕敏竟在此事之后与他和离!

勇毅侯府是近几代,在战场上立功,慢慢积攒足够功勋,有了如今的地位。

可定国公府却是百年香火未断,真的世家大族,也只有当时的楚家能与之匹敌!

当时是楚家和萧家权倾朝野,各执一文一武,平南王一役,楚琏楚铭双双战死,楚家退居二线,勇毅侯府却在此刻崛起。

在萧远之前,不曾有任何一位国公爷与妻子和离!

对男人而言,想来只该休妻,而和离是奇耻大辱!

妇道人家,头发短见识短,哪里知道朝局轻重?

奈何燕敏背后有勇毅侯府,且皇室一族对燕氏一族有愧,被萧太后一番劝诫后,萧远终究是与燕敏和离了。

从此之后,燕萧两家便断绝了来往。

二十年过去,萧远从未踏足勇毅侯府。

今日,还是二十年的第一次!

重甲在身、刀剑在手的士兵悉数跟在他身后,圣旨持握在他手中,过往所受之气、所受之怨全都在这一刻畅快地宣泄出来!

萧远走入厅堂后脚步便停下。

带着几分危险的目光扫过所有人,看见依旧在为燕临加冠的谢危皱了皱眉头,最终看向了侧旁已经站起的燕牧。

燕牧脸已经低沉到冰点:“我勇毅侯府世代恪尽职守,忠军爱民,定国公方才是何意?”

萧远冷笑一声:“当然是圣上的意思!一个时辰前,通州来讯,有人暗中教唆,驻扎大营五万大军闹出哗变,声称要为勇毅侯讨个公道!

燕牧啊燕牧,当年平南王一役,你我两家也算是深受其害,却未料到,你竟敢暗中与乱党联系,圣上仁义有心饶你一家死罪,谁料尔等竟敢意图谋反!你们的死期可算是到了!”

通州大营,军中哗变!

在场之人哪个不是在朝中混?听他这一细说,只觉得寒毛都竖起来了,一个个不由转过头向燕牧看去。

燕牧听完后,满腔的凄怆化作无边无垠的怒火!

他猛地一拍旁边的桌案。

案上的茶盏摔到地上,砸了个粉碎。

燕牧眼底近乎充血,一字一句恨声质问:“你萧氏一族也敢说平南王一役的受害么?!”

偌大的前厅安静地可怕。

楚安瑜强迫自己镇静下来,不能被前世滔天的恨意掩埋。

楚锐心中只觉得悲戚,平南王一役,死的可不止一个萧定非!他们楚家才是真正的受害者!!

少年将军,英姿策马,忠君爱民,护百姓,御外敌,本该闪耀的一生却埋在残城中,蒙上一层阴影,尸骨无存——楚铭。

一生短短四十八年,半生随君打天下,守城池,是百姓们口中的英雄,无人在意的角落里,英雄未能见到妻子最后一面——楚琏。

燕临的冠礼终究还是未能避免染上血色,笼罩上一层家族覆灭的阴云。

有那么一刹那,燕临想要起身站到父亲身旁,与他一同面对。

然而他面前的谢危,却再次伸出手去。

赞者哪里见过这场面?

端着漆盘在旁边吓得腿软。

谢危见半天没人递东西,他一掀眼帘,轻轻道:“簪子。”

厅内寂静无声,谁也不敢说话,脑袋里一根弦紧绷着。

谢危这平淡的一声响起时,众人谁也没有料到,士兵们差点拔刀出来就要动手,转头一看,却是谢危。

赞者都没反应过来,呆呆站在原地。

谢危又重复一遍:“簪子。”

束发的玉冠所配乃是一对木簪,方才只插了左侧,还剩一边。

谁能料到刀都悬颈上了他还惦记着加冠之事?

赞者后知后觉,近乎呆滞地将木簪递到谢危手中。

谢危看都没看旁人一眼,持着木簪便插向束发的玉冠。

萧远的目光也落到他身上,眉头不由紧蹙,这位谢先生乃是天子近臣,出身金陵谢氏,是个极有本事之人,这处变不惊的模样浑然没将众人放在眼底啊。

他不再废话,一挥手,冷厉道:“废话少说,今日赴宴的大人们还请不要乱动,凡燕氏党羽都给我抓起来!”

“是!”

他身后的将士领命,便要上前。

“大乾律例,圣旨传来下当为接旨之人宣读圣旨,国公既携圣旨前来,怎不宣读圣旨便要拿人呢?”

萧远愣了一下。

按律例是有这么回事,可宫里来的圣旨,他还能假宣圣旨不成?

眼底顿时带了几分肃杀。

他循声望去,一身形瘦高的青年站于人群之末,面相冷刻寡淡,只觉得眼生,便冷冷道:“你是何人?”

那人一身平淡,并不紧张,只道:“在下刑部清吏司主事,张遮。”

张遮。

萧远总算有了点印象,前阵子前朝惹人非议的刑科给事中,难搞的言官!

他也不能公然拒绝宣读吧?

左右不过是宣读一道圣旨的功夫。

圣旨和刚刚萧远的话并无两样,宣读完毕,萧远合上圣旨,阴沉沉道:“这下圣旨宣读过,尔等总该信了吧?便是给本公天大的胆子,也不敢伪造圣旨,来了——”

“国公爷,勇毅侯还未接旨呢。”

张遮冷冷补充一句。

“……”

“……”

“……”

这回别说是宣读的萧远,就是大难临头的燕牧眼皮都跳了跳,搞不懂这位姓张的大人要做什么。

萧远差点没被一句话给噎死,只道:“本公难道不知?还要你提醒?”

“勇毅侯上来接旨!”

燕牧借过圣旨,看着张遮只觉得眼生,侯府该没有这个朋友,也不知道对方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萧远本以为他没什么刺挑了,再一次挥手就要来拿人。

谁料张遮竟向燕牧移步,看向他,问了一句:“敢问国公爷,方才说通州大营军中哗变的消息一个时辰前才传来,圣上才下旨抄了侯府?”

萧远已经不耐烦了,“正是。”

张遮便向燕牧道:“请借圣旨一观。”

萧远有些气急败坏:“卑微小官班门弄斧,究竟意欲何为!”

燕牧却是将圣旨递出。

楚安瑜蹙眉,张遮这是闹哪出?上一世有这个桥段吗?

旁边的楚父却是若有所思,见她疑惑,低声解释:“抄家灭族才是大罪,圣旨还需由中书省盖印,军中哗变消息却是一个时辰前才传来,时间怕是不够用。”

果然,张遮也是注意到这点,所以才借圣旨一观,平静地指出其问题,与刚刚楚锐说的一般无二。

张遮的目光从本该盖着中书省大印的空白处移开,落到萧远面上,“国公爷这圣旨,怕还宣不得,作不得数吧。”

萧远忍无可忍,拔剑直指他的咽喉。

“竖子焉敢胡言!圣上亲书之旨由得你来置喙!本公今日当削你项上首级以乱党论处!”

陈瀛更是在张遮刚说话时便悄悄远离了他。

然而张遮本人却无比平静,他伸手将圣旨递回,寒光闪烁的刀刃倒映着他清冷寡淡的面容,无悲无喜,好言相劝般,“国公爷怒杀下官并无所谓,圣旨还是要送回宫中,请中书省加盖大印,方可下达。”

圣旨已到,士兵就位,这人却说不作数,要送回去盖个大印才能下达。

岂有此理,岂有此理!

萧远提剑就要向张遮而去。

楚锐却在此刻冷呵一声:“定国公是想滥杀无辜不成!”

姜雪宁紧张地喘不过气来,突然发现身旁的楚安瑜早已不见。

楚安瑜穿梭在密密麻麻的人群中,敏锐地找到沈芷衣,扯了扯她的衣袖。

沈芷衣还在想怎么办,突然感觉有人在扯她,低头一看,是楚安瑜。

楚安瑜上前一步,附耳对沈芷衣低声说了几句话。

沈芷衣诧异地看了她一眼,略一思索便露出几分惊喜,目光一转,看向萧烨。

先前姜雪宁送与燕临的剑并未收入库中,而是由青锋抱着,立在一旁。

沈芷衣二话不说,掀了那剑匣把剑提起,待向萧烨而去!

萧烨此前和燕临闹了龌龊,更别提之前他们关系本就不好,此时见勇毅侯府大难临头的倒霉样,别提有多高兴,就差拍掌叫好。

那剑真是出奇的重。

沈芷衣措不及防之下,刚将剑提起,就被重量一带,险些跌倒在地。

这一来便吸引了周遭的眼光。

萧烨看过来。

一瞬间,寒气爬上,萧烨褪去脸上的笑意,反应比兔子还快,大喊一声:“父亲救我!”

正要举剑的萧远顿时一怔。

他回过头一看,站在另一头的萧烨拔腿就往这跑。

沈芷衣顿时着了急。

姜雪宁见此情景,脑袋飞速运转。

萧烨慌忙从她眼前奔过的刹那,她一咬牙,直接一脚踹了出去,正在萧烨膝上。

萧烨逃命逃得好好的,还想着得亏自己跑得快,要不就要成为盘人要挟的工具了,措不及防被这一踹。

膝盖上传来剧痛,不由自主地面朝下摔在地上,脑袋“叩”一声叩在坚硬的地面,甚至撞出血来!

沈芷衣立刻提剑压在萧烨的脖颈上。

萧远勃然大怒:“长公主殿下这是什么意思!”

沈芷衣隐隐知道母后与皇兄对勇毅侯府的态度,今日王兄想来,他们未能准许。

若是定国公公事公办,她也不好多置喙什么,可实在是欺人太甚!

她与燕临是玩伴,如何能忍?

到底是帝国公主,沈芷衣脸拉下来极为难看,寒声道:“皇兄圣旨叫你捉拿,你却要大开杀戒!焉知这不是要私挟报复?

萧远你听好了,这堂厅上的人你要敢动上一动,本公主担保,你这不成器的儿子,立刻人头落地。”

剑刃几乎贴着萧烨的脖颈,他立刻惨嚎:“父亲,她要杀我!快救救我!”

堂厅宾客再次目瞪口呆。

张遮的脖颈也被萧远的剑压住了,抬头望了一眼,姜雪宁不声不响地站在那边,倒是没几个人看见那一脚是她踹的,楚安瑜此时也悄然回到原位。

上一世,她们都没有来,这一世,楚安瑜来做甚他不知,但姜雪宁来了,是要补上上一世的错,弥上上一世的憾了吗?

萧氏一族就这么个命根子,还等着他继承家业,萧远对萧烨也是百般宠爱。

沈芷衣竟以此来做威胁。

萧远森然道:“长公主殿下难道站在燕氏这边想要抗旨不成?”

沈芷衣方才又不是没听见,根本不将定国公放在眼底:“第一,圣旨下达于律不合,张大人说的是,你该回去盖大印。

第二,本公主不管你们朝堂上的事,犯人秋后问斩尚要吃顿好的,今日乃是燕临冠礼,尚未结束,容不得你等胡作非为!要么你此刻退下,要么我杀了你儿子!”

这一刻,她面上杀伐果断。

真正的凤华凛冽!

见长公主站出来,胆子大些的也站出来附和。

“男儿冠礼,由少而长,生逢仅此一次,定国公何必把事做绝了?”

“是啊,这也太欺人太甚了!”

……

堂厅内附和的声音渐渐多了,也大了。

燕临眼眶红了些许,胸膛里滚烫的热血自跳跃的心房奔涌而出,灼得他微微颤抖。

最后,还是谢危站出来,潜在得分析了利弊,才让萧远回去盖大印。

他面上看似为勇毅侯府说情,实际在说这帮人站在勇毅侯府这边的后果,届时圣上大怒,他们又没错处,只能迁怒到勇毅侯府头上。

回宫加盖大印,看似不可为,实则大有可为啊!

楚安瑜听出了话中意,越发觉得谢危深不可测,寒毛竖起。

只怕萧远回去,必会引得沈琅不满,这不明摆着告诉世人,沈琅执意发落勇毅侯府吗?

萧远若不回宫盖大印,这便是个把柄。

可他回去了,勇毅侯府倒台后,沈琅的下一个目标便会是萧家,可如今没了这个把柄,沈琅又是个疑心重的——

萧氏此举,像是暗中防着沈玠以此作为把柄,必定会引来沈玠暗中的不满。

事实也和楚安瑜想的大差不差,不过这都是后话了。

上一章 血冠礼(一) 宁安如梦:独幽最新章节 下一章 血冠礼(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