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影视同人小说 > 芸汐传之穿越中国古代历史
本书标签: 影视同人  古风  穿越古代 

第二百三七章.汉朝97(210).盐铁之议(二)

芸汐传之穿越中国古代历史

召集人员:始元五年(前82年)六月,杜延年向霍光建议“行文帝时期政策,提倡节俭、对民宽和",霍光采纳 ,诏令三辅、太常各举"贤良"二人,各郡国察举"文学"一人。

与会人员有一、政府官员:御史大夫桑弘羊,丞相府的属官丞相史和御史大夫的属官御史等。政府方面的主要发言人,是御史大夫桑弘羊,共发言一百一十四次。御史发言十九次,丞相史发言十五次。

二、民间人士:贤良、文学,即“贤良方正”,共六十余人。贤良是已经取得功名的儒生,文学是在某种学问上有一定成就的名士,他们都不是国家的官吏,而属于民间的知名人士。留下姓名的有茂陵唐生、鲁国万生、汝南朱子伯、中山刘子雍、九江祝生等。贤良文学也是经过一定挑选的,并不是每个郡平均出人。

三、中间方:丞相田千秋,他发言不多,只是在双方辩论激烈的时候,讲一些折中调解的话。

杜延年“权官,臣建议进行‘行文帝时期政策,提倡节俭、对民宽和’,”

杜延年,字幼公,南阳郡杜衍县(今河南南阳市宛城区)人。西汉时期大臣,御史大夫杜周的儿子,“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

霍光采纳意见,诏令三辅、太常各举“贤良”二人,各郡国察举“文学”一人。

始元六年(前81年)二月,召集抵达京师的贤良文学(贤良方正所选拔出的人才),商议罢黜盐、铁、酒等专营政策,会议在京师隆重召开。

始元六年(前81年)七月,会议结束,历时五个多月。

盐铁会议的中心议题是“民所疾苦,教化之要”。 在会议上,从民间来的贤良文学对盐铁官营等财政措施进行了全盘否定,并进而攻击汉武帝时期的内外政策;作为这些财政措施的经办人,桑弘羊坚决捍卫汉武帝的内外政策,不仅就盐铁等政策的存废与贤良文学展开了激烈论辩,而且充分肯定了诸如抗击匈奴、加强中央集权、大力抑摧豪强和农商并举政策的作用。

此外,还涉及农业的基本政策,对社会现状的估计和伦理道德观念的理解,以及如何看待古与今的关系等问题,这次会议已成为汉武帝一代政治得失的会议。

经济政策:贤良文学全盘否定官营政策,指责盐铁官营、均输、酒榷等“与民争利”,并导致民风败化,把盐铁等官营视为民所疾苦的根源;主张让农民从事本业(农业),抑制末业(商业),即重农抑商。其本质则是抑制官商,即反对官营。

他们认为盐铁官营之后,只注重产量,质量差,价格高,生产的农具多大而不适用;同时还存在不准挑选、购买不便、强买强卖和强迫农民服役等问题。 均输法推行后,均输官征收当地没有的物品,采取欺诈手段,低价买进,高价卖出,给农民造成了更大的负担和痛苦。

平推法的施行,导致物价上涨,出现营私舞弊、官商勾结甚至囤积居奇的现象。

桑弘羊承认盐铁等官营事业,由于一些地方官不按国家规定的办法行事,造成了一些流弊。但他批驳了贤良文学们全盘加以否定的看法。

他认为兴盐铁、酒榷、置均输平准,扩大了财源,是抗击匈奴,消除边患的经费来源,而且,这些政策便于堵塞豪强大家的兼并之路,且可济民救灾,有益于农民。如果政府不实施官营政策,增加收入,就要增加农民的赋税,反而更会加重农民的负担。

(未完待续……)

上一章 第二百三六章汉朝97(209)盐铁之议1有为而治与民休息 芸汐传之穿越中国古代历史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二百三八章.汉朝97(211).盐铁之议(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