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影视同人小说 > 芸汐传之穿越中国古代历史
本书标签: 影视同人  古风  穿越古代 

第二百三六章汉朝97(209)盐铁之议1有为而治与民休息

芸汐传之穿越中国古代历史

盐铁之议,又称盐铁会议,是汉昭帝时,霍光组织召开的一次讨论国家现行政策的辩论大会,其本质是对汉武帝时期推行的各项政策进行总的评价和估计。汉宣帝时,桓宽根据当时会议的记录,整理为《盐铁论》。

背景:1.有为而治。西汉初期,政府奉行“行仁义、无为而治”,虽然对商人有歧视性政策 ,却对工商业很少干预 ,因而商品经济快速发展,货币经济也很发达。 至文景两朝,人民富裕,国家安定。

武帝即位后,外有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内有建立大一统制度框架的需要,兼之武帝雄才大略,便谋划借助祖辈基业彻底解决帝国的长治久安问题。 大兴功业必然带来财政的吃紧,因而至武帝中期,国家开始对经济采取干预政策。

元朔年间,武帝设置“武功爵”,共值三十余万 ;还专门树立了一个献财典型--卜式,号召百姓向国家捐献钱财。

元狩六年(前117年),

刘彻“为应对财政危机,任命孔仅和东郭咸阳你们俩人为大农丞,实施盐铁官营,募民煮盐而官府专卖,并彻底垄断铁的专营。”

龙套孔仅:“诺。”

孔仅,西汉大臣、盐铁商、财政家。原籍梁国睢阳(今河南商丘),南阳人。

龙套东郭咸阳:“诺。”

东郭咸阳,西汉齐国人(青州),是资产累千金的大盐商。

元封元年(前110年),

刘彻“桑弘羊,朕任命你为治粟都尉,前去代理大农令。”

龙套桑弘羊:“诺。”

桑弘羊,河南洛阳人,西汉时期政治家、理财专家、汉武帝的顾命大臣之一,官至御史大夫。

桑弘羊出身商人家庭,十三岁时以精于心算入侍宫中。历任侍中、大农丞、治粟都尉、大司农等职。

天汉元年(前100年)桑弘羊被升为大司农。

在桑弘羊的主持下,先后推行算缗、告缗、盐铁官营、均输、平准、币制改革、酒榷等一系列经济政策,这些措施大幅度增加了政府的经济收入,为武帝继续推行文治武功事业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2.与民休息:由于武帝独奉行“有为”,对外征伐不断,兼之大兴功业和救灾 ,以及朝廷上下的奢靡,仅仅二十年后,国家财政就开始频频出现亏空。

同时,武帝时期施行的经济政策,虽然充裕了国家财政,却使一部分财富逐步集中于大官僚、大地主及大商人手中,而剥夺了中小阶层的利益,农民的负担愈来愈重。 而且依靠盐铁官营等政策所聚敛的财货,无法维持战争的长期消耗,至武帝晚年时,已是“海内虚耗,户口减半”,民众多次起义。

征和四年(前89年),武帝下《轮台罪己诏》,指出“此后务在禁绝苛暴,不得擅兴赋役,应致力农耕”,恢复汉初的“与民休息”政策。 这预示着经济干预政策又发生了重要的改变,朝着减少干预放松管制的方向发展。

起因:后元二年(前87年),武帝病重,诏近臣托孤,

刘彻“接下来,加封霍光为大司马、大将军,与桑弘羊,金日磾,上官桀共同辅佐幼主。”

昭帝即位后,有两种不同的政策并行:一是以霍光为首,主张推举贤良、询问民情、免除田租,即“恤民政策”;一是以桑弘羊为首,坚持再开屯田、增强国力,所谓“富国强兵”政策。

二者不但性质相反,而且渊源极深,前者为武帝末年政策的继续,其意合于标榜德治的儒家思想;后者则是武帝中期的积极政策,以增强国家权力为优先考虑,与法家的政治思想合拍。

武帝去世后,桑弘羊的理财政策并未随之废除。桑弘羊推行的一系列官营政策,由于国家几乎完全控制了生产销售和市场,地主官僚、贵族和商贾,都对这些政策表现出强烈的反对和抵制。霍光掌权后,为了缓解统治集团内部的压力,主张对国家垄断的工商业稍微放松一些,不要管的太死,而桑弘羊则坚决主张严管,二人的经济理念出现明显分歧。

始元四年(前83年),因昭帝立皇后一事,上官桀父子、鄂邑长公主与霍光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而桑弘羊为子弟谋官也屡屡被霍光拒绝。 于是,这几股政治力量就联合起来,试图推翻霍光的辅臣地位。

为了保证“与民休息”政策的实行、进一步稳固自己的政治地位,霍光开始酝酿盐铁会议,以使人们认识到这些理财措施的弊端和缺陷,并进一步从政治上打击桑弘羊,为压制桑弘羊提供社会舆论的支持。

上一章 第二百三五章.汉朝96(208).夫妻的相遇(七) 芸汐传之穿越中国古代历史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二百三七章.汉朝97(210).盐铁之议(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