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唐玄宗与杨贵妃
本书标签: 历史军事 

江山与美人的抉择

唐玄宗与杨贵妃

上一篇我讲到天宝十五载的六月九日,潼关失守了,消息传到长安,唐玄宗可真是着了急了,怎么办呢?赶紧找大臣商议对策吧!大臣之首是宰相杨国忠,杨国忠怎么说?杨国忠他对的群臣痛哭流涕,说:“十年以来,不断有人提醒陛下,安禄山要谋反,可是陛下就是不信,如今落到这个地步,这可不是我当宰相的责任。”先把责任推给唐玄宗了,至于说他自己逼安禄山造反,还有陷害哥舒翰出兵,这些都一笔勾销了。唐玄宗晚年就信任这样的宰相,他能不误事吗?可是光推责任也没有用,重要的是接下来朝廷该怎么做?这一点,杨国忠倒是早想好了,他就跟唐玄宗讲:“陛下,你看这个情况,长安城守是守不住了,咱们不如避一避风头好吧。那逃到哪儿去呢?他说咱们得逃到蜀地去,逃到四川去。为什么往四川逃呢?

第一,蜀地是杨国忠的老地盘,他长期担任剑南节度使,这人熟地熟便于控制。

第二,这四川是一个盆地,四周环山,易守难攻,比较安全。

第三,四川自古号称天府之国,物产丰饶,在这儿足以支撑起一个流亡政府来。

所以他主张逃跑到四川去。那么,杨国忠提出这么一个方案,朝廷里其他大臣是什么反应?根据史书的记载,当时大部分大臣都是唯唯诺诺,什么话也说不出来。只有一个低级文官出面反对了,这个文官就讲:“请即日招募城中敢死之士,及朝官各率家童子弟,出军防遏。(《册府元龟》)”长安城,我们不能放弃,我们应该立刻在城里招募老百姓,另外我们所有的大官小官都得带领着全家老小登城防守,誓死守城。这话是谁说的呢?监察御史,也是著名的边塞诗人——“高适”。高适以一介书生在大敌当前的情况下,慨然提出誓死守城,真是给天下读书人增色。那么现在“守”和“逃”两个方案摆到唐玄宗面前了,他选哪个呀?要知道誓死守城,那可是需要巨大的政治勇气,换到三四十年前,唐玄宗还年轻的时候,没准他会这么做,可是现在已经是天宝十五载了,唐玄宗也是七十老翁了,他的瑞气早就没有了,精神早就颓唐下去了,所以唐玄宗都没有经过什么思想斗争,就决定下来了,还是逃吧!可是怎么逃,也得有一个具体方案。

六月十二日这一天,唐玄宗先放了一个烟雾弹。他就声称“皇帝一本人要御驾亲征了,我要往东跟安禄山斗上一斗。”然后就把这个宫城的所有钥匙都封好了,交给宦官边令诚了,你拿着,我去打仗。可是,上午演完这出戏之后,他下午就悄悄地从自己日常驻跸的兴庆宫,转移到北面的禁苑里头。那禁苑可是又是禁军的保护范围了,就在六月十二日当天晚上,唐玄宗就命令禁军的首领龙武大将军陈玄礼,让他厚赏士兵,同时又准备好九百匹战马在那儿待命。然后到六月十三日凌晨的时候,蒙蒙细雨之中,唐玄宗就带着杨贵妃姐妹,还有在宫里住的那些王子、公主、妃嫔、皇孙,还有宰相杨国忠,另外一个宰相韦见素,还有御史大夫魏方进以及他们的家眷,还有高力士等等几个有数的亲信宦官,在几千禁军的保卫之下,从禁苑西门出去,脚底抹油,溜了。唐玄宗这次逃命,其实是真的不地道,除了我们刚才点到名的这些人之外,剩下的是谁都没有告诉,连那些住在宫外的王子、公主、妃嫔都没有通知,更不要说是一般的大臣了。所以说六月十三日清晨那天,该上朝的时候,谁都不知道,大臣照样来上朝来了,到宫门都没有觉得有什么异常,仪仗队照样在那排班,一听里头还有铜壶滴漏之声,可是宫门一开,发现就不一样了,里面的宫女是大呼小叫,四下乱跑,她们说:“皇帝不见了。”这一下子,局势可就全乱了,王公大臣也明白了,皇帝是丢下他们自己跑了,他们也得各自逃生,带着家眷就全部往外跑,他们往城外跑,那城外的那些小老百姓也是正抢着往城里跑,干吗呀?抢夺金银财宝。首先就把王公大臣的家洗劫一空,有一个农民甚至骑着一头毛驴就来到了唐玄宗日常办公的大殿之内,一点王法都没有,那长安乱了套了,掌握着个个门禁钥匙的边令诚,他怎么办呢?边令诚这时候把所有的钥匙都封好,派着一个宦官直接往东送给安禄山。这不是莫大的讽刺吗?边令诚也算是唐玄宗最信任的几个宦官之一,半年之前就是他在这儿诬陷高仙芝和封常清抵抗不力,唆使唐玄宗杀了这位两位将军。现在他倒好,安禄山还没有攻进来呢,他主动先把钥匙给人送过去了,所以唐玄宗晚年用人不明,真是处处都可以找到例子。

尽管唐玄宗事先做了一些布置,但是实际困难比他想象的多得多了。他遇到什么困难了?第一个大困难就是,没饭吃。唐玄宗一行不是凌晨出发的吗?到了上午九点就来到了咸阳市的望贤宫,九点钟,该吃早饭了,本来唐玄宗在出逃之前派了一个宦官叫王洛卿去打前站的,让他通知沿途州县长官准备接驾,沿途安排好食宿,可是到望贤宫一看,连一个接驾的人都没有,县令怎么还没来?咸阳市的县令一听王洛卿说连皇帝都跑了,他也跑了,而且王洛卿也跟着跑了,谁还接驾?本来应该九点钟吃饭,到中午十二点也没吃上,那上下可就都饿坏了,怎么办呢?这时候宰相杨国忠没有办法,亲自跑到咸阳的市场上去买了几枚胡饼,几个芝麻饼,先给唐玄宗了,皇上先垫吧垫吧。可是皇帝这儿有一口吃的了,别人还是没有吃的,尤其是那些小王子,小公主饿着是哇哇乱叫。这时候,周围有一些老百姓听说皇帝落难,到他们这儿来了,也就纷纷围拢过来了,唐玄宗只好放下架子问他们:“卿家有饭否?不择精粗。(《资治通鉴》)”你们家有饭吗?赶紧给孩子们拿点来吧。孩子们饿得都受不了了。老百姓看皇帝那么可怜,也都争先恐后地到自己家里拿了点粗茶淡饭来,老百姓家有什么好吃的,那饭里掺着麦粒,豆子,不是什么好东西。我们原来讲过,在天宝年间,唐玄宗的儿女们给他献食的时候,一顿饭就要耗费中等人家十家的产业,当年是何等锦衣玉食,放在平常这样的饭,小王子,小公主连看都不要看一眼,可是俗话不是讲“饿了吃糠甜如蜜”,饿得实在受不了了,谁也不讲究了,这些小王子,小公主伸手就去抓,一会儿工夫,把饭抢了个精光,还是没有吃饱。老百姓一看皇家落难至此,忍不住都流下了同情的眼泪,唐玄宗也是掩面而泣。那这时候有一个叫郭从谨的老人家,就从人群里出来了,走到唐玄宗面前,想要教育教育他,这个老人家就讲:“安禄山包藏祸心,这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以前也有人想面见陛下报告这样的事情,可是陛下不是一听他们这样说,就把他们杀掉了,谁还敢说去跟您说真话,所以今天您才落难至此。”唐玄宗一听也是,赶紧说:“此朕之不明,悔无所及!(《资治通鉴》)”这是在咸阳这边,那么离开了咸阳,继续往西赶路,到了十三日这天半夜,玄宗一行就到了金城县了,金城县情况怎么样?还不如咸阳市,咸阳市就是县令跑了,金城县呢?县令也跑了,老百姓也跟着跑,根本找不到人。唐玄宗一行就来到了驿站之中,那驿站的驿卒也跑了,一盏灯都没有,黑灯瞎火,人困马乏,谁还管什么尊卑贵贱?大伙儿一到这儿就横七竖八地躺了一地。皇帝的尊严,贵妃的娇贵,宰相的威严,全部荡然无存了。唐玄宗逃跑的第一天就这么过去了。

那么,第二天到中午时分,就来到了新平县的马嵬驿,就在这个时候就驿站里头,军队出问题了,军队出什么问题了呢?这些禁军将士们开始抱怨起来了,而且声音是越来越大,情绪也是越来越激动,为什么啊?很好理解,首先他们已经跑了一天半了,身体都非常疲乏,又吃不上,睡不好,谁没点情绪?再说了,这些将士可都是长安子弟,他们离开长安的时候都没有来得及跟父母家人说一声,现在离家越来越远,前途渺茫,归期更是无望。所以身体的这种困顿,再加上精神上的绝望,一起压在将士们的身上,他们可就受不了了,不满的情绪越来越严重。怎么办呢?我们刚才说过,当时禁军的首领是龙武大将军陈玄礼,这陈玄礼可是老臣了,现在看见将士们纷纷抱怨,他就嗅到一丝危险的气氛,什么样危险的气氛呢?就是政变。陈玄礼有经验,他知道,如果说将士们这种愤怒情绪得不到疏导的话,很可能会引起哗变,那时候所有人可就危险了。可是怎么样疏导一下将士们这种不满情绪呢?这时候,陈玄礼就想到杨国忠了。杨国忠招乱,当时已经是人所共知的事情了,天下人说起杨国忠都是咬牙切齿,恨不得杀了他。陈玄礼本人也是这样想的,既然如此,何不就让战士们把他杀掉泄愤呢?这样既疏导了这种不满情绪,又能为国除害,这不是两全其美的事情吗?可是陈玄礼也知道,他是一个将军,如果背后没有高层领导支持的话,一个将军擅自杀宰相,那无异于谋反,陈玄礼本心可不是要谋反的,寻找哪一个高层人物的支持呢?唐玄宗那是不可能的,唐玄宗是宠幸杨国忠的,他肯定不同意,那这个时候陈玄礼就想到了国家的二号人物——太子。他知道太子李亨和杨国忠早有矛盾,何不去寻求李亨的支持呢?想到这里呢,陈玄礼就悄悄沟通了李亨的这个亲信宦官叫李辅国,托李辅国把自己杀杨国忠的想法传达给太子了,请太子指示。那么,太子李亨对此是什么反应呢?我们也知道,李亨对杨国忠是早就恨之入骨了,当年李林甫时代的时候,那不是屡次制造大案,想打击太子吗?当时杨国忠就是马前卒。后来,杨国忠自己当宰相了,也是处处打压太子的势力,所以李亨真是巴不得陈玄礼能杀这个杨国忠。他同意杀,可是怎么表态呢?太子当了这么多年的太子,早被锻炼成一个极端谨慎的人了,他的表态也是一向非常谨慎,也非常巧妙,按照资治通鉴的说法就是“太子未决。(《资治通鉴》)”什么叫“太子未决”?这真正含义可不是太子决定不下来,而是太子不反对,不反对,那不就是默认支持了吗?有了太子的这个态度,那陈玄礼心里马上就有底了,这时候他就把一帮禁军的将领给召集到一起了,跟他们讲:“今天下之崩离,万乘震荡,岂不由杨国忠割剥氓庶。朝野怨咨,以至此耶。若不诛之以天下,何以塞四海之怨愤!(《旧唐书·杨国忠传》)”今天下分崩离析,这么多人,此后埋怨朝廷,这不都是由杨国忠一个人造成的吗?朝廷沦落到如此下场,如果不杀了他,如何去填补这一些怨愤呢?!这是战斗动员,哪些将领一听老将军这样说,他们什么反应?他们心中的怒火马上就被激发出来,而且都集中在杨国忠这儿了,他们也说:“念之久矣,事行身死,固所愿也。(《旧唐书·杨国忠传》)”我们早就想这样干了,就算是杀了他,我们也得死,我们都愿意。那这样一来,等于禁军已经确定下来了,要杀死杨国忠。火药桶摆在那儿了,就差有人点这个火。

正在这时候,杨国忠从驿站外面巡视回来了,来到驿站的门口了,到了门口,他就被二十几个吐蕃人给包围住了。吐蕃人哪来的?其实 这是吐蕃派到唐朝去见玄宗的使者,可是到了长安之后,正好赶上唐玄宗出逃,他们也就跟着逃出来了。他们一路上跟别人一样,吃了上顿没下顿,所以这时候吐蕃使者拦住杨国忠,想跟宰相讨口饭吃,杨国忠这还没有来得及做出反应呢,有一个禁军的士兵就看见了这一幕,他就大喊了一声:“国忠与胡虏谋反!(《资治通鉴》)”他这话音未落,一箭就照着杨国忠射下去了,射偏了,射到马鞍子上了,杨国忠见势不妙,马上就跳下马来,就往驿站里头跑,想要寻求唐玄宗的保护。那士兵哪能容他跑进去上去,就是一刀就把他的这个首级,把他的头给砍下来了,这还不解气,接着又把他大卸八块,连他的肉都撕下来吃了,然后就拿枪挑着他的首级挂到了驿站的西门之上。这时候,驿站里头听见外面响动不寻常,御史大夫魏方进就出来看情况来了,一出门一看,杨国忠人头在那挂着,他就本能地喊了一句:“汝曹何敢杀宰相!”你们怎么敢杀宰相啊?士兵那都杀红了眼,一听他这么一说,又是一刀,魏方进也死了。这时候,另外一个宰相韦见素又出来了,也是来看情况的,这时候士兵都没容他说话,一闷棍直接打在他头上,眼看着血就流下来了,第三条人命就要放在这儿了,幸好这时候有一个士兵认识韦见素,就喊了一句:“勿杀韦相公!”相公又不是杨国忠,杀他干吗?总算保住了韦见素一条命。可是这个时候,愤怒的士兵已经把整个驿站团团围住了,杀声四起。唐玄宗在哪?唐玄宗这时候在驿站的一个驿亭里正休息呢,听见外面有喊杀之声,赶紧派左右去探听一下情况,左右去了,回来说:“士兵们讲了,杨国忠谋反,我们把他给杀了。”唐玄宗听了这句话,大吃一惊,说了这么一句:“国忠遂反耶?!(《新唐书·杨国忠传》)”杨国忠难道谋反了?唐玄宗为什么这样问呢?因为他知道,当时天下都可以说人人都可能造反,唯独杨国忠是绝对不可能谋反的。为什么呢?因为唐玄宗也看出来了,杨国忠的人缘是真的不怎么样?不光叛军要杀,自己人那边都对他不满意,所以这时候杨国忠要想保得住性命,只有紧紧地依靠他唐玄宗,他怎么可能谋反?可是人家都把杨国忠给杀了呀,他哪儿敢再跟这些士兵们去较较真,理论理论杨国忠是否谋反呢?还不敢呢。只好拄着拐杖来到了驿站的门外,安抚这些士兵,他就跟他们讲:“杨国忠竟然谋反,你们杀得好啊,谢谢你们了。现在呢?杨国忠既然已经死了,请你们各自归队吧!”说完,他等着士兵散去,可是士兵一动不动,虎视眈眈地就盯着他。这下子,唐玄宗可心慌了,莫非还要连我一块杀掉不成?赶紧派高力士沟通一下情况吧,下去问一问士兵为什么不走?高力士一问士兵,说了“贼本尚在。“,这贼本是谁?陈玄礼在一边说得明明白白:“国忠谋反,贵妃不宜供奉,愿陛下割恩正法。(《资治通鉴》)”既然杨国忠这个当哥哥的已经杀了,那么妹妹杨贵妃恐怕不宜在您身边伺候着了吧?请求陛下割恩正法。一听这句话,唐玄宗简直是当头一棒,就愣在那里了,愣了一下子之后呢,他说了这么一句:“朕自当处之。”这件事我自己来处理,你们别管,说完之后转身就进入了驿站的大门。进去之后,他就觉得天旋地转,连站都站不稳了,全身的重量就压在了这根拐杖上,半天说不出话来,眼看皇帝久久不说话,韦见素的儿子叫韦谔,一个年轻人,着急了,他就上前说道:“如今众怒难犯,我们这些人的安危就在这一会儿工夫了,陛下,您赶快做出决定吧。”说完,就跪到那儿给唐玄宗磕头,头上头磕出血来了。唐玄宗看看韦谔说:“贵妃常年生活在深宫大内之中,就算杨国忠谋反,她怎么会知道呢?她跟杨国忠又有多大关系啊?”一听皇帝这样说,旁边的高力士接话:“贵妃诚然无罪,可是将士们既然已经杀了杨国忠了,杨贵妃如果还在您身边的话,他们怎么能安心?将士们要是不能安心,您又怎么能安全呢?”这句话说得太透了。“如果您现在不杀贵妃的话,一会儿将士们恐怕连您都要杀了。”那这一句话可算把唐玄宗给点醒了,要知道唐玄宗他毕竟是一个政治家,他不是一个情圣,他可以爱杨贵妃,可以做到“三千宠爱在一身”,但是他做不到不爱江山爱美人,更做不到不爱生命爱美人。把自己的生命和政治前途放在天平的一边,把杨贵妃的生命放在天平的另一边,唐玄宗觉得还是自己更重要。就这样,万般无奈之下,唐玄宗就让高力士把杨贵妃领到了驿站之内的一个佛堂里头。在这儿把情况说了一下,跟杨贵妃诀别了。杨贵妃一听这个情况:“愿大家好住,妾诚负国恩,死无所恨。(《杨太真外传》)”所以望陛下您自己保重吧,我就算死了也不怨恨。唐玄宗也说了一句:“愿妃子善地受生。(《杨太真外传》)”妃子以后到好地方托生吧!礼佛之后,高力士就把杨贵妃勒死在了佛堂之中,这就是白居易《长恨歌》里所说的“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这一年,杨贵妃是三十八岁,她二十二岁来到唐玄宗身边,陪伴玄宗度过了十六年最快乐的日子,现在又以自己的生命换得了唐玄宗的平安,绝代佳人就这样死于非命。那么,杨贵妃死后呢?唐玄宗就命人把她的尸体抬到了驿站的庭院里,请陈玄礼他们几个重要的将领来验尸。陈玄礼验证之后,这才脱去甲胄,跪地给唐玄宗谢罪,他说:“杨国忠祸国殃民,以致生灵涂炭。陛下迁播,臣等为了社稷,矫诏杀死他,真是罪该万死。(《旧唐书·杨国忠传》)”杨国忠他祸国殃民,造成了长安老百姓生灵涂炭,陛下高明。我们事先没有能够请示陛下就把他杀死,我们罪该万死。彼此都是明白人,这时候陈玄礼也不再说什么杨国忠谋反不谋反的事,他直接说出来:“我是为了江山社稷而杀的他。”唐玄宗怎么回答的呢?唐玄宗说:“是我没有知人之明,用人不当,现在我也知道杨国忠不是什么好人了,我是想到了四川再把他杀死,你们呢?提前了却了我的夙愿。这是好事儿,我还准备赏赐你,还说什么有罪不有罪的话呀。”双方就妥协了。那这时候陈玄礼才赶紧率领士兵高呼万岁,士兵终于散去了。马嵬之变至此基本结束了。

刚才我们讲了那么多,我们肯定已经明白了

第一,马嵬之变从本意上来讲,绝不是要杀杨贵妃,他是要杀杨国忠的。我讲过,杨国忠当了宰相之后,一件好事没办,所以早就引起了官怒民怨了。另外,他对于安史之乱的爆发以及潼关失守,玄宗出逃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成为众矢之的,是在这种情绪引导之下,陈玄礼才率领禁军杀死杨国忠。所以马嵬之变本意是要杀杨国忠而来,塞天下之愤,至于说杨贵妃之死,在很大程度上来讲只能说是受了杨国忠牵连的缘故,她不是这场政变的主要目标。

这是我说的第一个问题,马嵬之变的性质。

第二,既然政变的目标不是杨贵妃,那么为什么杨贵妃后来成了人们记忆中的主角了呢?我们怎么一提马嵬之变就想到杨贵妃呀?其实我想这就是人们的心理问题,什么心理呢?首先就是对弱者的同情,一个弱女子死在乱军之中,无论放在何种时空背景之下,肯定都会引起人们的同情的,何况是杨贵妃这么一个花容月貌的绝代佳人。所谓悲剧,不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打碎给人看吗?还有比这更悲惨的故事吗?因为正是因为这个故事太悲惨了,甚至太传奇了,人们才会把目光集中在杨贵妃身上,甚至都编出了好多杨贵妃不死的事情了,那流传最广的就是杨贵妃逃脱了杀戮,让别人做了替身,然后流落到日本了。人们之所以这样传说,也是寄托了对他的一种同情和美好的愿望。还有,就是对盛世的缅怀,安史之乱之后,大唐的盛世就已经一去不复返了。那么,生活在唐后期的人们,乱世人,他就不可避免地对唐玄宗这段安稳繁华的这么一个盛世景象,产生了深深的缅怀之情。那么就在这种情绪之下,集丰满艳丽,能歌善舞,雍容华贵于一身的杨贵妃,就逐渐成为人们心目中盛世的象征了。那她的惨死也就成为盛世终结的一个标志性符号了。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之下,马嵬之变的政治色彩就逐渐淡化,悲剧性色彩就逐渐得到了升华,就在这种转移的过程之中,政变的主人公也最终从杨国忠变为我们心中的杨贵妃了。

第三个,我们到底应该怎么样评价杨贵妃呢?我想我们要解决的,是“杨贵妃是不是唐玄宗政局由盛转衰的关键?”其实这不是唐玄宗政局由盛转衰的关键。杨贵妃,她是一个妃子,她不是一个政治主角,没有一个决策是由她提出的,我们现在的人都知道,责任和权力是联系在一起的,她没有权力怎么谈得上主要责任,又怎么称得上是罪魁祸首呢?这是我们要否定红颜祸水这个说法,那我们再看杨贵妃固然不是祸水,那他是不是一个贤妃呀?恐怕他也称不上是贤妃,因为我们知道中国古代后也好,妃也好,那可都不是一般的伴侣或配偶,那是一种政治身份。人们对于后妃的要求绝对不是不干政,而是合理干政,什么叫合理干政?按照现在的讲法,就是当贤内助,随时随地提醒皇帝办好事,别办坏事。我们看杨贵妃固然是不干政,但是从现有的史料之中,你也找不到哪怕一条说她劝唐玄宗勤政的例子。事实上,杨国忠虽然跟她渊源不太深,但是她也不是悬在他们头上的一个保护伞吗?将士们迁怒于他,也一定是有道理的。而且杨贵妃她是一个悲剧人物。她本来无心于政治,她并不像长孙皇后那样有政治的城府,更不像武则天那样有政治野心,她本来就是一个爱好享受生活,爱好唱歌跳舞的这么一个单纯的女子。如果让她和寿王共度一生的话,她本来可以过一种平静而幸福的生活,可是命运从来就没有能留他自己把握过,无论是来到唐玄宗身边。成为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贵妃,还是最后在马嵬驿横死,成为替死鬼,都不是她自己的选择。她本来不是一个政治人物,但是最后却被裹挟在政治漩涡之中,乃至于被政治暗流所吞没。

所谓红颜薄命,恐怕更多的是一种时代的悲剧。马嵬之变激起了我们的无限同情和无限感慨,但是它在当时的真正意义却并不在此。事实上,当时马嵬之变最大的意义是它使得一种新的政治格局成为可能。那么一种新的政治局面是什么呢?唐玄宗又在其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

上一章 爱的最后一道防线 唐玄宗与杨贵妃最新章节 下一章 父子的皇位游戏